殉葬制度探秘

黃猛銅仁報道 發佈 2020-06-08T02:26:33+00:00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說到最沒有人性的制度,那麼非殉葬制度莫屬了,那麼它究竟從何開始的呢?直到明朝中期,明英宗朱祁鎮覺得這樣太殘忍了,因此就要廢除殉葬制度,在明英宗逝世後,沒有人陪葬,因為明英宗留下了「罷宮妃殉葬」的遺言,這五個字意味著以後所有沒有子嗣的妃子,都不用再殉葬。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說到最沒有人性的制度,那麼非殉葬制度莫屬了,那麼它究竟從何開始的呢?



殉葬制度始於春秋

春秋晚期,奴隸制瀕於崩潰,人殉的作法引起非議。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後用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三名才能出眾、深孚眾望的良士。國人因此作《黃鳥》詩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對暴君的憎恨。這時在各諸侯國,婦女作為主人婢妾生殉的惡俗也逐漸受到摒棄。

齊大夫陳子車死後,其妻和總管商定用人殉葬。子車的弟弟子亢對他們說:「如果哥哥在陰間需人侍候的話,沒有比他的妻子和總管更合適的了,這件事要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堅持,我就準備用你們二位生殉。」子車的妻子與總管只好取消生殉婢妾的打算。

春秋之後,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見,基本上改用木製或泥制的人形偶像殉葬。戰國時的秦國於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廢止人殉。

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卻再次發生了大規模的生殉事件。

秦始皇嬴政死後,殉葬的確切人數至今仍是個謎。《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從這段文字看,後宮女人大約全部殉葬了。

秦王朝的速亡,也狠狠地教訓了漢朝的統治者。漢武帝死後,殉葬了大批金銀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但他的幾千名妃子、宮女卻都保住了性命。從此,除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外,強制婦女殉葬的制度,基本不復存在。



漢朝時期後宮妻妾皆殉死。「漢武帝時,多取好女至數千人以充後宮,及棄天下,又皆以後宮女置於帝陵」《漢書》卷72。《漢書》是漢代當朝人寫的歷史,對於漢武帝的殘忍行為的記錄,當為真實。

張廓《多妻制度——中國古代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還說,兩漢、六朝、隋唐、宋遼金等朝,相繼以後宮活人為專制帝王殉葬,至元朝時期達到高潮。

元代是殉葬制度的高潮。

成吉思汗死時,靈柩經過之處,所遇之人也「盡殺之」,「諸將負成吉思汗柩歸蒙古,秘其喪,在道,遇人盡殺之」馮承鈞《成吉思汗傳》。成吉思汗戰死後靈柩歸葬蒙古,途經萬里之遙,所遇之人都殺死,其數字之大,難以估量。成吉思汗還用美女駿馬殉葬:「殺40名貴族美女及大汗之駿馬以為殉」何建民《中國殉葬史》。「蒙古大汗時,殺最良之馬以供蒙古大汗來世之用,蒙兀沒時,送葬之途次,遇人盡殺之,其數在2萬人以上」《馬可波羅記》蒙兀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他的做法,就是秉承了天之驕子成吉思汗的家傳。

由此,明朝建立以後,繼承了元代的一些宮廷殉葬制度殘餘,《明史·后妃傳》記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所謂「宮人」,就是嬪妃和宮女的統稱。可見,朱元璋臨終要求責殉諸妃並非空穴來風。

明朝人毛奇齡所著的《彤史拾遺記》則對朱元璋殉葬情況進行了更明確記載,並給出了具體殉葬嬪妃人數:「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必須強調的是,這46人當中,僅有2人是死在了朱元璋之前,其餘44位則全部是活人殉葬。

毫無疑問,朱元璋臨終要求責殉諸妃是非常不人道的行為。殉葬是古代一項非常殘忍的制度,有幾千年的傳統,至少早在殷商時期,我國就有了活人殉葬習俗,是階級不平等的體現。但隨著社會發展,到了漢朝,這一惡習就被朝廷明文禁止了。



既然如此,朱元璋為什麼要開歷史倒車,在死前特地恢復了已經廢止了一千多年的殉葬制度呢?

朱元璋是個好父親,但卻不是一個好哥們、好領導、好丈夫。為了鞏固皇權,為了把江山永遠留在朱家子孫手中,他不惜大殺功臣,殘害忠良。對於後宮三千佳麗,朱元璋也稱得上是薄情寡義,真正讓他付出真情的唯有結髮妻子馬皇后。

馬皇后死後,朱元璋終身沒有再立新皇后。很多人都把原因歸結為他對馬皇后的刻骨深情,認為在朱元璋心中,馬皇后是不可替代的,除了她,沒有任何女人配當皇后。但對此,筆者卻不能完全贊同。

誠然,朱元璋晚年不再立皇后,確實與他對馬皇后的真情有關,但絕非僅此而已。作為一代帝王,如果把朱元璋看得這般兒女情長,那也太小瞧他了。其實,朱元璋另有深思遠慮,背後原因,與他臨終要求責殉諸妃完全一致,與他大殺功臣也如出一轍。



朱元璋越過二十幾個兒子,隔代傳位給孫子朱允炆,雖然避免了奪嫡之爭,但卻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那就是朱允炆年少懦弱,將來的皇位傳承必將隱患重重。歷朝歷代血的教訓告訴他,主少國疑通常有兩個結果:要麼權臣當道,要麼外戚專權。這在歷史上衍生為兩種制度,即顧命制和垂簾制。

但是,朱元璋是絕對的強權主義者,他既不喜歡顧命制,也不喜歡垂簾制,所以,他首先要剷除權臣,其次就要殺絕外戚。

我們常說「以史為鑑」,朱元璋雖然沒什麼文化,卻也熟讀歷史。漢高祖劉邦英明偉大,死後卻有呂后專權,禍亂朝綱;唐太宗李世民文韜武略,死後卻有武則天篡權,牝雞司晨。所以,晚年的朱元璋最擔心的,除了權臣謀反,還有外戚專權和女主天下。



無論是外戚專權還是女主天下,其前提都是主少國疑,后妃上位。朱元璋不立皇后,就是不希望再出一個呂后,朱元璋要求責殉諸妃,就是不希望再出一個武則天。殺死所有強權女人,滅掉所有潛在威脅,則大明江山就可以長長久久留在朱家子孫手中了。

歷史證明,朱元璋的心狠手辣確實效果明顯,他死後,既沒有出現權臣篡位,也沒有出現外戚專權或女主天下。但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終究是百密一疏,他做夢也不會想到的是,最終篡奪朱允炆皇位的會是他的兒子朱棣。

另外,由於朱元璋開了一個壞頭,明朝接下來的幾位皇帝死後也都有大量嬪妃殉葬。根據《李朝實錄》的記載,明成祖朱棣駕崩時,殉葬的嬪妃數量多達三十多人,即便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駕崩時,殉葬的嬪妃數量仍有十多人。直到明朝中期,明英宗朱祁鎮覺得這樣太殘忍了,因此就要廢除殉葬制度,在明英宗逝世後,沒有人陪葬,因為明英宗留下了「罷宮妃殉葬」的遺言,這五個字意味著以後所有沒有子嗣的妃子,都不用再殉葬。於是,從明英宗以後,妃子就不再為皇帝殉葬了。



有一種說法,明英宗和他的原配錢皇后兩人十分相愛,至死不渝的愛情使明英宗為了自己死後,讓妻子錢皇后不受委屈和壓迫,這才留下了「罷宮妃殉葬」的遺言。但是在明朝殉葬的人是除了皇后和為皇上生下皇子的妃子,所以這一說法也是不對的。即使明英宗逝世後,需要陪葬,而皇后肯定不會是其中一個。

在明朝,后妃們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縊,還有絕食。這些在中國正史上的記載都是很少的。而明英宗就是覺得這樣的殉葬很殘酷,所以廢除了殉葬制度。這個制度在之後的明朝都延續了下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