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新利器:直播電商將「土貨」賣成爆款 誰來培養農民網紅?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06-08T03:44:46+00:00

南都訊 首屆直播節期間,在廣州「花果山」分會場的扶貧帶貨專場,部分貧困地區的市長、縣長以及產業扶貧企業負責人走進直播間,推介當地扶貧產品。

南都訊 首屆直播節期間,在廣州「花果山」分會場的扶貧帶貨專場,部分貧困地區的市長、縣長以及產業扶貧企業負責人走進直播間,推介當地扶貧產品。「直播+電商」已成為今年備受關注的消費扶貧模式,多個電商平台上線特色扶貧產品。新模式獲得點讚的同時,如何保證農產品質量和提高供應鏈水平,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廣州助推黔貨出山 直播電商跨地域「帶貨」

首屆直播節設有扶貧專場,貴州畢節、黔南等地區的近50款農產品,進入了直播間,主播們妙語連珠,產品銷量可觀。6月7日晚,畢節市商務局副局長王顯斌走進廣州「花果山分會場 助農專場」,為貴州礦泉水和農產品代言。他和主播一起,介紹產品的特點,分享購物連結,線上氛圍很是火熱。直播最後,他還歡迎網友們到畢節遊玩,「九月份的畢節韭菜花盛開,這裡山好水好,人傑地靈,歡迎大家前來遊玩。」

「消費扶貧工惠行」一晚下單2100多單

廣州「花果山分會場 助農專場」,主播為貴州特產帶貨。

按照中央和省的統一部署,廣州承擔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黔南州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助力當地農產品銷售,是扶貧工作之一。2019年,廣藥王老吉邀請李佳琦、薇婭等頭部網紅助推貴州消費扶貧產品「刺檸吉」,單一平台粉絲播放量超過1億次,扶貧產品銷售額超過1億元。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農產品出現滯銷。4月9日,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於切實做好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應對工作的通知》,為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提供參考。此前,國務院扶貧辦等7部門曾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通知》,對消費扶貧主要方式、工作要求以及規範產品認定、嚴格加強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廣州市商務局表示,今年將繼續利用好直播電商這一「帶貨」利器,鼓勵更多的直播電商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工程,支持電商企業通過網絡直播將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輸送到全國各地,助力廣州消費扶貧工程。

據了解,廣州市商務局主辦的雙塔聯盟花果山扶貧專場,與市總工會、廣州市協作辦合辦的「消費扶貧工惠行」兩場扶貧專場為大家帶來了清遠、梅州、貴州畢節、黔南,新疆喀什疏附、江西全南、甘肅甘孜、黑龍江齊齊哈爾等地農特產品。其中「消費扶貧工惠行」在6日當晚直播期間線上觀看人數130多萬人次,線上線下共單2100多單,銷售扶貧產品近60萬元的消費額。

貧困地區領導走進直播間成特產「代言人」

廣州網紅主播和貴州茶農一起帶貨。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貧困地區的官員進入直播間,化身主播推銷當地特色農產品,湧現出一批「新網紅」、「帶貨王」。5月底,在貴州畢節市和黔南州舉行的「網紅直播帶貨」光彩行活動中,從廣州過去的網紅主持人就和畢節、黔南黨政領導以及當地網紅聯手,一起為貴州農產品代言。活動採取組合直播、異地直播、接力直播的形式,直播觀看量超400萬人次,直播帶貨接近100萬元。

「現在年輕人對於直播的接受度高,傳播力度大,通過組織廣州的網紅來黔南州做直播,一方面宣傳了黔南,也讓大家認識了不一樣的黔南州,在直播過程中還能將農特產品賣出去,實現增收。」黔南州州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陳良海在活動中參與了直播,這是當地官員首次直播帶貨,他希望帶動更多老百姓加入到直播帶貨的場景中。

觀點

直播帶貨是新的農業基礎設施

對於當前火熱的短視頻、直播帶貨,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楊東寧指出,這是一種產品市場的創新,「有可能你不買貨,但看了直播帶貨內容,就是一種內容消費。」同時這更是一種要素市場的創新,「就像是把必要的信息加載到農產品上一樣,例如人才、資金等,對農產品的作用是一樣的。」

楊東寧認為直播帶貨也是一種新的社會文化現象,同時也是新的農業基礎設施,「在農貿、集市、田間地頭、超市、網店、地攤等場景之外,它創建了一個新的市場。」

陝西省果業中心主任、國務院扶貧辦電商扶貧特邀專家魏延安認為,有四個方面的原因推動了農產品直播電商的火熱。一個是網絡零售在向農產品加速滲透。農產品電商增長保持較高速度,但網絡零售占農產品流通的比例還不到10%,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二是疫情成為農產品直播電商爆發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因為大家不出門,生活必需品在網上買,農產品是目前網上消費最活躍的一部分。」三是社會各個方面在積極推動,特別是近期以來,官員、明星、網紅都加入到戰疫助農的行列,進一步推動了農產品的快速發展。四是美麗鄉村有較強的吸引力。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風險點

魏延安同時指出,當前農產品電商直播過程中,也存在需重視的問題,比如產品標準化不夠,特別是品控做得不夠細緻;二是目前供應鏈需加強,特別是鮮活農產品,有的消費者收到貨發現一些產品出現腐爛變質;三是直播過程中存在渾水摸魚的現象;四是人才比較短缺,雖然目前出現了一些農民網紅,但整體數量還是比較少,賣紅的產品依然是靠大量的線上明星來代言。他提醒,直播過程中不要悲情營銷,這屬於煽情過度,最終容易造成貨物出現質量等問題。

業內人士也對農產品的質量表達了一定的擔憂,廣東直播之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方婷認為,直播帶貨能夠為農產品銷售帶來高曝光度,但帶貨不僅為了銷量,更多地要考慮到銷售的全鏈條,前期如產品是否有註冊商標、後期如運輸鏈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如果農產品直接來自於一些私人作坊、田間地頭,而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檢驗合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將會成為直播帶貨的一大風險點,因此選擇帶貨的農產品要十分謹慎。」

建議規範直播機構 提高供應鏈水平

方婷表示,目前,直播帶貨的行業監督機制還未形成,因為行業與相關部門沒有黏性,不受行政指令影響。並且主播與平台機構之間絕大部分為採買關係,並非隸屬於某家公司。因此,她建議要儘快從頂層設計上規範直播機構。

魏延安也提出要規範市場秩序的建議,特別要打擊打著扶貧、助農名義的非法牟利行為。他同時提出,要有重點地加強農產品供給質量,加大標準化生產力度,讓農產品變成一個合格的「網貨」;提升供應鏈水平,加大對農產品冷鏈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農產品網銷供給水平。

此外,魏延安提出需加快人才培養,加大電商、直播、短視頻等網絡銷售和展示農村大好風光方面的培訓,希望下一步電商直播平台能夠多與農戶合作,培養更多的農民網紅。同時,他希望政府部門能有更多的扶持政策,比如支持農產品直播活動等。

統籌:南都記者 裘萍 蔣臻 游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蔣臻 鄭雨楠 夏嘉雯 莫郅驊 王美蘇 趙安然 吳廣宇 汪陳晨 實習生 張文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