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的種族歧視依舊存在,變相的種族隔離難消以消除,美白人警察過度執法現象幾時休

文匯網 發佈 2020-06-09T08:54:44+00:00

近日,因美國明尼蘇達州一白人警察過度執法導致黑人男子弗洛伊德死亡而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在全美蔓延。此次事件並非個案,因白人警察對黑人過度執法引發社會抗議活動時有發生,但在當前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此次抗議規模遠大於過去的類似事件。

6月6日,示威者手舉弗洛伊德的畫像在美國芝加哥參加遊行示威。 新華社發

近日,因美國明尼蘇達州一白人警察過度執法導致黑人男子弗洛伊德死亡而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在全美蔓延。此次事件並非個案,因白人警察對黑人過度執法引發社會抗議活動時有發生,但在當前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此次抗議規模遠大於過去的類似事件。截至6月7日,美國50個州的數百個城市中,均發生了抗議活動,並已經持續一周多。從倫敦到巴黎,從布魯塞爾到華沙,從多倫多到惠靈頓,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怒火在全球持續蔓延。

弗洛伊德事件讓國際社會更加認清了美國人權、種族、社會治理等問題的嚴重性。激憤的抗議口號,將美國長期積累的系統性社會弊病揭示無疑。

為什麼白人警察針對黑人過度執法的事件時有發生?白人警察的過度執法並非個別的「壞蘋果」現象,而是和美國社會中由來已久的種族主義密切相關。在此背景下,白人警察的過度執法現象難以根除。

一方面,白人警察的過度執法,體現了系統性種族主義的特徵,即由赤裸裸的種族壓迫演變為隱性的種族歧視、種族偏見以及對有色人種的刻板印象。由於多年的種族隔離,不同種族之間的經濟和教育不平等,少數族裔社區的貧困以及刑事司法系統對危害少數族裔犯罪的忽視,黑人社區中的犯罪活動往往會更多。為此,黑人被監禁的現象尤為普遍。長此以往,美國社會對黑人形成刻板印象,尤其是媒體把黑人和高犯罪率等同起來。由此導致在不少白人警察過度執法事件中,即使黑人沒有任何的反抗行為,白人警察依舊選擇開槍射擊。

在電影《騾子》中,毒梟選擇白人男性老人作為最安全的毒品運輸者,卻不會選擇年輕的黑人男性,其背後的種族刻板印象一目了然。根據美國媒體報導,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心理學教授喬什·科雷爾曾經通過模擬射擊的測試方式了解警察的種族偏見問題。他發現,警察通常在避免射擊所有未攜帶武器的不同種族目標時做得很好。但是,當有必要開槍射擊時,警察對黑人嫌疑犯扣動扳機的速度要快於對白人嫌疑犯。這表明美國警察在射擊時表現出某些種族偏見。

由馬克薩爾科技公司6月6日提供的衛星圖片顯示,美國華盛頓16街上由黃色油漆塗寫了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三個英文單詞。 新華社發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民權運動後,種族隔離制度雖然名義上被廢除,但美國卻通過大規模監禁人口(其中主要是黑人)的方式,實現變相的種族隔離,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吉姆·克勞法》(泛指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美國南部各州以及邊境各州對有色人種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的法律)。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監禁的人口持續上升,1970年被監禁的人口數量近36萬,2014年增加到230萬。美國人口占世界的5%,其監禁的人口卻占世界監禁人口的25%。其中,被監禁的人員大部分因毒品而被定罪,黑人男性則是最主要的被監禁對象。根據美國司法部的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黑人男性在一生中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被監禁,黑人男性大約占美國人口的6.5%左右,但其被監禁的人員數量卻占全美被監禁人員的40.2%。

美國民權和法律學者米歇爾·亞歷山大在2010年出版了《新吉姆·克勞法:色盲時代的大規模監禁》,此書一經出版,就在美國社會引起廣泛討論,並獲得民權、法律、社會學界多項榮譽,2020年此書再版。該書分析了和黑人相關的種族問題以及美國的大規模人口監禁問題。她認為民權運動後,美國用大規模監禁黑人的方式重新設計了美國的種族等級,「大規模監禁是令人震驚的、全面的、偽裝良好的種族化社會控制體系,其運作方式與《吉姆·克勞法》極為相似」。亞歷山大認為,美國的刑事司法系統實際上已成為西方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社會控制體系,其目標主要由種族來界定。而當有色人種被不成比例地貼上「罪犯」的標籤時,這就允許美國社會在就業、住房、教育、公共福利、投票權、陪審團職責等方面採取一系列法律歧視措施。

由此可見,在美國社會種族主義廣泛存在的當下,白人警察針對黑人的過度執法現象只不過是諸多種族歧視和偏見事件中的一角。如果種族主義不徹底根除,白人警察針對黑人的過度執法事件未來還會再度發生。

作者:唐慧雲(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編輯:沈欽韓責任編輯:敖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