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谷穿羽絨服

南方周末 發佈 2020-06-10T19:33:46+00:00

時值歲末年初,飛機在曼谷素瓦那普國際機場剛剛降落,我就打開手機查看溫度,螢幕上蹦出一個數字:36攝氏度。

大皇宮節基殿 (張亞萌/圖)

時值歲末年初,飛機在曼谷素瓦那普國際機場剛剛降落,我就打開手機查看溫度,螢幕上蹦出一個數字:36℃。

「曼谷有三季:很熱、非常熱、非常非常熱。」曾經帶著我在曼谷和芭提雅吃喝玩樂的導遊這樣調侃。

真的很熱。溽熱的空氣灌入鼻腔,仿佛在呼吸灼熱的膠水,熱浪包裹住每一寸肌膚,就像伏地魔的愛蛇納吉尼爬過身體一樣粘——不,納吉尼應該比曼谷的空氣還要更涼爽一點。

如此之炎熱,為什麼全地球的閒人都對這裡趨之若鶩?不參與看人妖、玩滑翔傘或者請佛牌之類高難度或重口味的項目,僅僅為了路邊小店裡味道各有不同卻一樣令人垂涎三尺的冬陰功湯——一提起這個詞我就要大吞口水,或者素瓦那普機場如同阿里巴巴的山洞一樣好逛的免稅商店,哪怕只是逛逛曼谷市區那些快被人群踏平了的旅遊景點,曼谷就值得一來再來。我可以拍著胸脯說,除了天氣,對旅遊者而言,曼谷沒有任何缺點;當然,如果要探訪鐳射大金佛、尼姑浮水和吃著炸鱷魚肉串觀看鱷魚表演之類更「妙」或者更「雷」的景點,還是得去芭提雅。

玉佛寺內的夜叉 (張亞萌/圖)

況且,此時的曼谷,「大約在冬季」呢:冷氣兇猛的地鐵或輕軌里,不少當地人身穿毛線背心或者外套,只有遊客才會大聲喊熱。曼谷真的在「冬天」——涼季,曼谷最好的季節;畢竟玉佛寺中的翡翠佛「拉達那哥欣」(Rattanakosin)都換上了一套長袖長褲的全身黃金「羽絨服」,只露出一張小綠臉。在「非常熱」的雨季和「非常非常熱」的熱季,泰王還會為它換上半露臂和形似「比基尼」的衣裝,據說那套「比基尼」最為珍貴,黃金上綴滿珠寶,也難怪,誰讓它的名字就意為「因陀羅的寶石」呢。

從來到曼谷人人必去打卡的玉佛寺正殿出來,擠過正在與正殿外裝飾的112尊人形金翅鳥合影的大批遊客,就能躍入更大的人浪之中,一同欣賞拉瑪四世時期修建的斯里蘭卡式黃金佛塔普拉·西·拉塔那舍利佛塔,有著閃閃發光的柱子、塔尖直衝天穹的純粹泰式佛塔藏經閣,和高棉風格的碧隆天神殿(先王殿)。它們都近在咫尺地擠在一起,不同亮度的金色與黃色在藍天艷陽下灼人眼目,幾座大型建築之間的空隙,全都被20隻哈奴曼托住的雙金塔、藏經閣北面的吳哥窟模型等近20座建築和洶湧的人流填滿了,觀之令人眼花繚亂、呼吸困難,產生如同在《西遊記》中的幻覺。想要在玉佛寺里透口氣或者避免中暑,只有走到繞寺而建的迴廊內,順時針欣賞牆上雕刻的泰國版《羅摩衍那》——《拉瑪堅》壁畫故事,這裡也方便找到為遊客安裝的飲用水龍頭。

玉佛寺《拉瑪堅》壁畫(局部) (張亞萌/圖)

走出位於大皇宮東北角的玉佛寺,就能看到大皇宮正中央最宏偉的白色建築、為紀念卻克里王朝成立100周年而建的節基殿,在這座兼具維多利亞式和泰式風格的宏偉建筑前,靜立執勤的阿兵哥脖頸淌下大滴汗珠。節基殿西側、1789年拉瑪一世時期修建的律實宮是皇宮中最古老的建築,白色外牆上的多層屋頂,色彩奪目絢爛。而大皇宮南向的臥佛寺比律實宮還早一年建成,是曼谷最古老的寺廟,正殿中的臥佛長46米、高15米,這說明,在高大卻悶熱的正殿中,無論排隊多久,都不可能拍到與臥佛合影的完美照片了;正殿外有風吹過時,不會感覺氣悶,而只有酷熱——想吹空調?走過由花磚碎片裝飾而成的眾多佛塔,走到寺內的古典按摩學院才行——正宗的泰式按摩就是從臥佛寺發祥的。

說起來,卻克里王朝也正是在大皇宮、臥佛寺所在的拉達那哥欣島發祥的,以大皇宮為中心,周圍寺院林立,善見寺、曼迪爾寺、馬哈達寺、布旺尼威寺、叻差那達寺……讓曼谷成為名副其實的寺廟之城。而卻克里王朝之前那個由華人後裔鄭信王建立的吞武里王朝的短暫歷史,卻被記錄在與臥佛寺一河——湄南河(即昭披耶河)——之隔的鄭王廟(又稱黎明寺)。

泰國中部諸多河流匯成的湄南河,流經曼谷,寬闊平緩,積澱了這裡悠久的歷史,也讓今天在城市擁堵的時刻,乘坐湄南河公交船穿梭於河兩岸各個知名景點成為不二之選。在Tha Tine碼頭下船,從河對岸的臥佛寺甚至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寺中高79米、被稱為「泰國艾菲爾鐵塔」的大乘塔,相當壯觀。這裡在大城王朝時期只是一座叫瑪喀寺的小寺院,吞武里王朝時期供奉如今在玉佛寺里的翡翠佛,塔身式樣模仿了象徵濕婆神隱居的神山凱拉薩山(Kailasa)的印度凱拉薩神廟,外表鑲嵌無數的陶瓷片,在烈日下閃閃發光,讓人的眼睛都感受到灼熱的溫度;拉瑪二世時期又圍繞大乘塔修建了四座小塔。遊客可以沿著相當陡而滑的石階爬到大乘塔的中層,俯望湄南河兩岸風景。

湄南河 (張亞萌/圖)

在風中,塔身安裝的一些小鍾會隨之搖曳,有人說那聲音頗為淒涼。但凝神細聽,它酷肖頤和園智慧海檐下鈴鐺在風中發出的聲音,悠揚,而且可愛。聽到鄭王廟的鐘聲,會增添智慧嗎?

不知道。我們自然也不知道,到底是這「七寶樓台」在晨光中的熠熠生輝,還是夕陽中的迷離悠遠,啟發以它為原型寫作《曉寺》的三島由紀夫寫下這樣的語句:「一層一層,儘管被多重的夢、多重的期待、多重的祈願壓毀,仍然不斷地累積,向天空徐徐逼近,形成一座絢麗多彩的寶塔」;我們只知道,曼谷的確是「絢麗多彩的寶塔」:香火最盛的四面佛居然坐落於輕軌奇隆車站附近的大型商廈門口,這裡總是人流如織,每每造成交通擁堵;律實地區的瑪哈坎要塞潔白如新,卻絕少有人「光顧」;唐人街商鋪招牌霓虹閃爍,燕窩店鋪與金店餐館擁擠在一起;考山路總要到午夜時分才會完全甦醒,凌晨三點最為活躍的酒吧、販賣各種便宜而奇怪商品的商店、扛大包老外最愛的青年旅舍和魚療店裡專吃腳丫泥兒的魚缸spa,展現的是曼谷對恣意胡鬧的巨大包容——沒有秩序才是這裡的秩序。

考山路午後 (張亞萌/圖)

湄南河岸的摩天輪夜市,攤位不多,卻感覺氛圍不錯,直到我看到一個炸物攤子上擺著一個紙板廣告,上書「Cricket 板球」,疑惑走近,才發現那堆得滿坑滿谷的都是——蟋蟀,當然還有蠶蛹、竹蟲、蝗蟲、水蟑螂……店家熱情招呼,示意我:各種酸辣調味汁不限量。

「迷失曼谷」的喧譁與騷動是必然的,這座「因陀羅給予、毗濕奴建造的都城」擁有168個羅馬字母組成的世界最長地名,註定了它的駁雜、豐富與多元。但如果不想迷失在諸如暹羅商圈或者素坤逸大街等主要幹道上每日例行的世紀大塞車中,乘坐市內運河上的空盛桑公交船(Khlong Saen Saep Express Boat)就能快速穿行在曾經運河交錯的「東方威尼斯」之中。

曼谷運河 (張亞萌/圖)

雖然被一些旅遊手冊「盛讚」為「可以體味水鄉味道」「是城市的一縷風」,但乘坐這種當地人也經常使用的通勤工具,還是需要技巧的:上下船要快速靈巧,不然船就開走了;在船上儘量坐到船體中間,因為儘管兩側船舷都有透明塑料布圍擋,但在航運與兩岸人家排污功能兼備的小運河裡,船家開足馬力地飆船,和聲浪不相上下的氣浪,還是會把又稠又臭的河水掀在你臉上……

空盛桑公交船 (張亞萌/圖)

從市中心的水門市場乘船西行,公交船的終點在金山寺附近。抹掉臉上的臭水,一邊敲著成排的鐘,一邊爬上像城堡一樣的「黃金丘」,就可以感受到金山寺的安靜氛圍,同時可以俯瞰整個曼谷街市,俯瞰金山寺近前緬甸風格濃郁的叻差那達寺和王孫廟(Wat Ratchanada & Loha Prasat)。走近這座建築,37座造型奇特的金屬「王孫塔」沐浴在午後靜謐的陽光中。當我準備離開這座金黃得令人頭暈目眩的建築時,看到一個穿薄款深藍羽絨服的「浪人」正在陰涼中席地而坐。看到這個景象,我一度懷疑自己已經熱暈而出現了幻覺,身上有一條36攝氏度的納尼吉無聲地爬過。

張亞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