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杜甫》:人們至今熱愛他的理由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發佈 2020-06-11T04:49:22+00:00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飽受熱議。《杜甫》中,當白髮蒼蒼、充滿紳士儒雅的伊恩·麥克萊恩朗誦起杜甫寫給妻子的《月夜》時,那眼中的哀慟和微微的嘆氣令人深信:對於那些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來說,他們也許誤讀,但彼此的情感依然共通。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飽受熱議。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的耀眼巨星,而這部紀錄片以歷史學家麥可·伍德探訪杜甫的生命軌跡為線索,穿插以英國國寶級演員伊恩·麥克萊恩對杜甫詩篇的深情朗誦、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的精闢解讀,使之格外惹人期待:杜甫這位中國詩人的故事,憑何種魅力走向世界?

《杜甫》的敘事隨著導演兼主持人麥可·伍德探尋「中國古典文化之意義」的歷程而展開。伍德是中國文化的粉絲,曾執導過紀錄片《中華的故事》《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還是不折不扣的「唐詩迷」。在他看來,詩歌是「為所有中國人共享的奔涌於地下的暗流」,其中蘊藏著中國人的精神密碼,他的使命正是通過重走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所生活過的地方,在街頭巷陌的當代中國,重新認領一位東方詩人之於他的民族乃至整個世界的重大意義。

不少觀眾通過這部紀錄片才驚訝地發現,在西方,杜甫同樣是一位頗負盛名的偉大詩人。片中,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評價杜甫說,「杜甫是非常特殊的一類人,這類人包括但丁、莎士比亞和杜甫。這些詩人創造的價值,成為了後世詩歌的評判標準。」 杜甫儘管偉大,紀錄片《杜甫》更願意在滿目氤氳的中國式煙火氣息中,召回有關詩人杜甫的一切,這樣的視角下沉,無疑是一種更容易被觀眾接受的敘事策略。鏡頭裡,西安的夜市人頭攢動、琳琅滿目,寫著「油潑麵」「褲帶面」的店招醒目地矗立街頭,坐在街上的嬰孩,正一臉呆萌地看著鏡頭……這些精心選取的鏡頭語言,巧妙地勾連起古長安的繁華與現代西安的城市活力,不僅營造了滄海桑田的時空感,亦鮮明地表達了一種企圖:要在當代中國和中國人的精神基因里,發掘歷史的身影和迴響;在這樣的坐標系裡,確認一位詩人的真正價值。

《杜甫》怎樣認識杜甫?有意思的是,對中國觀眾來說,他們往往能從片中清晰地辨認出中西方學者對同一位詩人的不同闡釋路徑,這其中的碰撞與火花,尤為他們所喜聞樂見。如片中的中國學者認為,「杜甫詩歌是中國詩歌中結合歷史結合得最好的作品,他在記錄歷史的過程中,也把他的個人生活史和個人精神史記錄在了詩篇中」。麥可·伍德則運用西方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來分別描述李白和杜甫的不同創作特徵,認為前者注重對個體內在情緒的抒發,而後者更講求理性和秩序。在杜甫於天寶十一年寫下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中,伍德更是從「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中,讀出了詩人理想幻滅之際所感到的「關於存在的恐慌」。這種在西方闡釋框架中理解中國詩人的研究路徑,令中國觀眾覺得新奇有趣。 不僅如此,《杜甫》還很好地回答了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杜甫對今天、對世界的意義何在?該片認為,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作為苦難生活中孕育出的偉大人格,杜甫成為全世界最具有可通約性的形象符號之一。片中學者就認為,「現在你會比以前更加感覺到他與自己的關係,因為你看到了他作為一個小人物,對發生在他身邊的大事件感到無助,他必須用筆說出自己想說的」,杜甫的詩歌於是成為「掙扎於日常的偶然性並試圖從中找出意義的藝術」。他固然是堅守儒家倫理的英雄,他的許多詩歌又是關於普通人和簡單的生活樂趣,這樣一種兼具英雄與凡人特質的人性質地,使他的光彩歷久彌新。尤為精準的是,《杜甫》儘管將杜甫視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卻又鮮明地提出,他對中國的意義不僅僅是詩人——「事實證明,某些人在某種機緣下,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感情,還能象徵整個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這樣一種認識,不可謂不深入。

然而,在跨文化闡述中,「誤讀」一定存在,《杜甫》也不例外。由於對中國古代士大夫傳統和儒家思想的認識不夠深入,《杜甫》沒能正確地看待詩人積極入仕的價值意義,錯誤地將其視為對權力、成功、名聲的追求,並將失敗後的落寞歸因為「他成為皇帝宰相併將自己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上的夢想再也不會實現了」,這無疑是對杜甫思想境界的矮化。至於認為杜甫隱居成都時期因生活寬裕而「完全忘記了皇帝,只關心他的美餐了」,更僅僅是該學者的「一家之言」。伍德在採訪中也承認,「了解中國需要終生努力」。

那麼,如何看待跨文化交流語境中的誤讀?其實,與其糾結於「他們」是否真正地懂得「我們」,不如充分發掘誤讀所包含的文化趣味、審美視角、闡釋模型,在與誤讀的碰撞、交鋒中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也在此過程中打開自身文化的豐富意蘊和無限的生長活力。不必過度擔心這種誤讀會損害交流。《杜甫》中,當白髮蒼蒼、充滿紳士儒雅的伊恩·麥克萊恩朗誦起杜甫寫給妻子的《月夜》時,那眼中的哀慟和微微的嘆氣令人深信:對於那些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來說,他們也許誤讀,但彼此的情感依然共通。 交匯點記者 馮圓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