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每天吃兩頓,唐朝咋還以胖為美呢?

喝茶觀史 發佈 2020-06-11T14:13:06+00:00

古人每天吃兩頓,唐朝咋還以胖為美呢?唐人以胖為美,以一個形象為核心:胖仕女。其實例有以下幾個類別:一、墓葬壁畫:初唐墓葬壁畫都是苗條的,完全不見胖仕女的蹤影。最早出現胖仕女的形象,是中宗神龍二年的章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其中胖瘦都有。


古人每天吃兩頓,唐朝咋還以胖為美呢?

唐人以胖為美,以一個形象為核心:胖仕女。

其實例有以下幾個類別:

一、墓葬壁畫:

初唐墓葬壁畫都是苗條的,完全不見胖仕女的蹤影。

最早出現胖仕女的形象,是中宗神龍二年的章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其中胖瘦都有。但同期規格更高的懿德太子墓里,一個胖仕女都沒有。

胖仕女的形象,在玄宗一朝達到極盛,尤其是天寶年間。

安史之亂後,胖仕女的形象在墓葬壁畫中維持了一個階段後,漸漸稀少,在晚唐完全消失。

二、傳世唐畫:

初唐的作品如《步輦圖》,女性都是苗條的。

中唐資料缺失。

晚唐的《搗練圖》,《簪花仕女圖》中,女性身材豐滿,尤其臉都很大。但都沒有達到肥胖的程度。

三、陶俑:基本百分之百是陪葬器。

初唐的仕女瘦,但中唐以後的一部分作品,不止是胖,是特別胖,絕對達到了肥胖的程度。

以實例推斷,以胖為美只存在於盛唐末期和中唐前期。這可能與這一時期河北、西北甚至江淮的部分地區嚴重胡化有關。

明器里的胖仕女陶俑,很可能是一種特殊的墓葬工藝品。

過去老北京小康人家的六個標誌:「金魚天棚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

我猜測陪葬的胖仕女陶俑的風氣,可能與老北京流行胖丫頭類似,都是炫富的符號。


另外有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前面已經確認,唐代的確在某個時期,某個族群是以胖為美的。

但很奇怪,在文獻記載里沒有留下絲毫痕跡,唐代是詩歌的時代,以胖為美,在唐詩里竟然一丁點兒痕跡也沒有。


女性美是唐詩的重要主題之一,但從來不見讚美體態較胖女子的詩句,相反,唐詩里讚美細腰女子的詩句卻比比皆是:

「願作輕羅著細腰」

「腰細偏能舞柘枝」

「小腰麗女奪人奇」

還有白居易那句流傳千古的「楊柳小蠻腰」。

唐詩里的女子,最「胖」不過是「肌理細膩骨肉勻」——不追求病態的瘦,勻稱而已。


至此,不禁有點兒令人生疑,「以胖為美」真是唐代的普世審美觀嗎?——從唐詩至少可以證實:唐朝人的主體是以瘦為美的。


那為什麼即便是胖仕女極盛的玄宗天寶年間的唐詩里也沒有以胖為美的痕跡呢?

唐詩作者,尤其是描寫女性美的唐詩作者,大部分是進士出身,他們既不屬於鮮卑關隴集團,也不屬於河北胡化族群,他們是漢文化的代表,從而可以解釋為什麼唐詩里沒有以胖為美的痕跡。

關於唐代繪畫再補充一句,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無一語談及以胖為美,其人屬於進士門第,自然是以瘦為美。


玄宗一朝,宮廷的胡化至於頂點,竭力適應取悅於胡人以獲得更大統治基礎。

但私下裡,玄宗是喜歡瘦的。

他賜給太子女人,要求:「細長潔白者五人」。

標準三元素:瘦、高、白——和今天一樣嘛。

而後宮的女子,則是:「掖庭美女,和歡麗人,身輕體弱,絕代殊倫」。

而玄宗一朝,胖仕女的形象至於極盛,如此表里不一,不免令人懷疑,「胖仕女」實為玄宗的統戰工具,並非皇家的真實審美取向。


最後簡單說說一日幾餐的問題。

從商代到六朝,普通人都是一天兩頓,分別在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

沒有午餐,中國人沒有吃午餐的習慣。即便是天子四餐,也是增加了早餐和夜餐,沒有午餐。

漢代少數貴族會在中午吃點心,但不舉火做飯。

吃午餐的習慣,是唐朝人開始的。

中餐,午餐,午飯,這些詞彙都是唐代出現的。

白居易詩:「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這顯然是要做飯燒出的熟食,不是點心。

隨著午餐的出現,上午和下午那兩頓的時間也分別被前移和延遲。

中學課文《石壕吏》末一句:「猶得備晨炊。」可見老百姓是在清晨吃早餐的。

《紅樓夢》里,香菱喜歡的王維那聯:「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落日才做飯,可見晚餐也推後了。


兩餐制最重要的是上午那頓飯,三餐制早餐只是簡單吃吃,重心在晚餐。這個習慣從唐代開始慢慢普及了。

唐代是三餐和兩餐並行,長安肯定是三餐的,兩餐集中在部分落後地區。


最後對楊玉環多說兩句。

楊妃的胖,沒有實錘,都是小說家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