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文化」需要整頓嗎?代表年輕人心理的文化,其實有利有弊

心理醫生荒原狼 發佈 2020-06-11T04:07:28+00:00

5月23日,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文化產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在發言中重點提到「飯圈文化」,建議對娛樂界的不良風氣進行整頓,引導演藝明星成為正能量偶像,擔負起引導未成年的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

5月23日,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文化產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在發言中重點提到「飯圈文化」,建議對娛樂界的不良風氣進行整頓,引導演藝明星成為正能量偶像,擔負起引導未成年的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

那麼,整頓娛樂圈的不良風氣就是整頓飯圈文化嗎?其實不然,「飯圈」到底是什麼?飯圈多是經紀公司,為了套牢自己明星的粉絲組織起來的。

隨著養成系偶像在中國娛樂圈的興起,龐大的粉絲群體懷著一種「養孩子」的心理去追星。偶像的成長之路同時也是粉絲的自我實現過程,偶像明星往往會建立起一個人設,來滿足粉絲的心理想像,填補理想伴侶的缺位。

偶像明星的事業發展需要流量支撐,這一切都體現在數據上,粉絲的打榜,出演電影的票房,電視的收視率,代言產品的銷量等都是衡量一個偶像明星商業價值的標準。而粉絲這個群體就是主要的消費者,一定程度上說,粉絲的購買力體現了其偶像的流量程度。

1. 「飯圈文化」實則是一種新興的文化現象,代表了年輕群體的心理現狀

「飯圈文化」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主要是因為它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心理狀況。「飯圈」群體的主要年齡在10到3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表示不屑,而偶像明星完美人設的出現正好符合他們的心理預期,所以便會狂熱地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將現實生活中無法表達的愛寄予到似乎近在咫尺,卻又好像遠在天邊的偶像身上。

特別是中國現在這個特殊的大環境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就會追求自己的精神需求。偶像明星在自身條件本就突出的情況下,再通過經紀公司的打造,更突出自身特質,從而吸引更多粉絲。

而這些偶像明星身上」努力「、」追夢「這種標籤正是當下年輕人們渴求的。粉絲們也希望看到自己喜歡的明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偶像躋身到一線明星的行列,這個過程中,粉絲會更有參與感,也能獲得一種成就感。

2. 「飯圈文化」有利有弊,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多?

「飯圈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絕對不是一無是處的。當一種新的現象出現時難免會顯露弊端,這個時候便需要正確的引導,使其走向正軌。那麼,飯圈文化的「弊」在何處呢?飯圈中,引導風向的往往是一些已經成年,甚至在工作的「大粉」,一般稱她們為「站姐」。

這類人群有時將這件事當成工作,一般還會與藝人的公司有聯繫,甚至能夠近距離接觸藝人。所以,在同一個偶像的粉絲面前,她們非常有信服力。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未成年的粉絲,自身判斷是非的能力不足,往往會毫無保留地相信「站姐」。

在「站姐」的呼籲下,去做一些他們認為的對藝人有幫助的事情,例如:打榜,控評等。控評就會直接引起網絡環境的不健康,令廣大網友很是頭疼,但卻會在網絡上為自家偶像形成很大的造勢,引起大家關注,以達到目的。

粉絲的力量凝聚起來就會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若不正確引導就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但如果偶像明星能夠正確地呼籲粉絲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也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幫助。

例如前段時間很多明星的粉絲後援會都自發地進行募捐,為武漢捐款,最終募捐到了一筆不菲的數目。有的偶像明星影響力到達世界範圍,其粉絲在世界各地也籌集到不少物資進行捐贈。

還有一些偶像明星樹立積極正能量的人設形象,引領粉絲做了很多公益活動,某明星偶像的粉絲自己籌款以偶像的名義捐贈小學、圖書館的行為也有很多。

所以說,「飯圈文化」是把雙刃劍,利弊的權衡在於引導,偶像進行正確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

3. 偶像明星在「飯圈文化」中占據中心地位,他們的形象也是至關重要的

此前,便有規定出台,不允許有紋身或有過犯罪行為等一些惡劣行為的藝人進行演藝活動。確實,偶像明星的一些行為更容易引起一些未成年人的模仿。所以,希望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明星是可以作為積極正能量榜樣的形象也是無可厚非。

偶像是「飯圈文化」的中心,偶像的形象人設是什麼樣子的就會吸引一群有大致相同興趣愛好的粉絲,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人的形象都是立體的,並不能一概而論,偶像在大多數人眼中的樣子,並不能妨礙還有少部分人能夠看到他身上的一些特質,或者是別人欣賞不來的閃光點。

儘管這樣,偶像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他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影響力也絕對不只是那一部分粉絲。積極正能量的偶像會給現在的娛樂環境帶來正向的引導,反之,則會形成一股不良風氣,對社會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

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他們的經紀公司都會為自己的藝人貼上「敬業」「努力」的標籤,也正是因為這種品德是被大眾普遍認同的,更容易引起共鳴,收穫好感。但是大眾的審美不是統一的,眾口難調,這就需要不同風格的藝人來滿足不同群體的喜好偏向。但所有風格的呈現都應當有一個標準的限制,那就是無論是張揚還是內斂都不能夠觸碰道德的底線。

4. 飯圈文化來襲,代表著流量為王嗎?

在前幾年,娛樂圈不斷傳出「數字演員」,「摳圖明星」,甚至「天價片酬」的醜聞。隨著影視寒冬的來臨,這種現象雖逐漸好轉但依舊存在。這些現象的出現背後都有一個統一的原因,那就是大眾對這類流量藝人的接受度很高。

這類流量藝人往往都是偶像明星出身,在經紀公司的運營和粉絲的追捧下,去有很高的人氣流量,而這代表了他們的商業價值。投資方也會看重這一點,邀請這些流量藝人來為自己影片或電視劇增加人氣,但往往非科班出身的偶像明星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支撐起高質量的影片,最終會導致大量的爛片出現。

再加上,公司對這類明星偶像的操控度很高,資本方為了利用明星當前的人氣多賺錢,就會不斷地排滿明星檔期,出現作品保量不保質的情況。

但最終大眾的反應證明,流量為王的時代曾經短暫存在,但已經開始逐漸消亡。現在的娛樂市場需要的是真正有實力,有能力承擔起這些流量的偶像明星。選秀節目的出現也是流量另一個發展方向的開端。

娛樂圈的整頓是刻不容緩的。整頓並不是一味地打擊「飯圈文化」,與其通過打擊來摧毀這一正蓬勃發展的新文化現象,倒不如通過正確的引導和逐漸規範飯圈秩序,來向這群崇尚"飯圈文化"的年輕人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規範明星偶像行業來促使正能量的傳播。

事實證明,「飯圈」粉絲群體是龐大的,特別是這一群體的青春化,代表了一部分青少年發展的方向,絕對不能任由其自由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但在進行引導時也要保證在適當的基礎上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來源:教育思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