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第一高樓的杭城老牌豪宅被嘲「烏煙瘴氣」最近有了大變化

浙報融媒體 發佈 2020-06-11T11:48:59+00:00

朝暉路上亮了好久的招牌「彭廚」,沒多長時間就被拆了下來,圍觀的人也有兩三個。朝暉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緊鄰運河,毗鄰西湖文化廣場,有三幢藍白相間的大樓,老底子的杭州人說起來可能都曉得,那是杭州最早的高層商品房豪宅——中山花園。

「哐啷啷,哐啷啷!」頂著烈日,十幾個工人正在拆鐵架子。

朝暉路上亮了好久的招牌「彭廚」,沒多長時間就被拆了下來,圍觀的人也有兩三個。

「鬥爭了這麼多年,總算有進展了。」

「違章建築早該拆拆掉,清凈。」

「這麼大費周章,感覺這次我們小區應該會徹底改善起來囉。」

……

這裡是頻頻上負面榜單的杭州中山花園小區。

住24樓的孕婦凌晨發生緊急情況,偏偏電梯罷工,120急救小隊不得不爬梯救人;小區一租戶使用吹風機不當,導致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火情;12345市長熱線連續接到居民投訴,私搭亂建、群租房等等亂象……

然而,就在前幾天,業主鄭先生給我們打來電話:「新物業進了小區,小區開始變樣子了,這次應該好好表揚我們小區,扭轉一下負面形象。」

曾經的杭州第一高樓,也是最早的高層商品房豪宅

朝暉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緊鄰運河,毗鄰西湖文化廣場,有三幢藍白相間的大樓,老底子的杭州人說起來可能都曉得,那是杭州最早的高層商品房豪宅——中山花園。

始建於1993年的中山花園,由32層高的風荷苑、29層的秋月苑和26層的春曉苑三幢大樓組成,共有居民576戶。

1996年交付,是當時杭州的第一高樓,一度成為杭州商業住宅的地標建築。

當時,大家普遍住在五六層的多層建築中,就有一部分先搬進了高層小區。

當年作為外商投資開發建設的「外銷房」,中山花園是可以用美元來買的。剛交付時的房價是每平方米7000元,精裝房,妥妥的豪宅沒錯了。可以說,能住在這裡的,非富即貴。

住在21樓的倪阿姨並非第一批入住的業主,2009年他們一家花了230萬買下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我們就住在附近的多層房子裡,中山花園剛建成的時候,我就注意了。這房子是老公單位建的,所以他都知道的,一層有八戶,四面房,即使是朝南的房子,也不通風,他不喜歡。」當時設計的房子,參考了香港的建築。香港住宅密度很高,所以中山花園也是。「同一樓層,朝南和朝北,價格差了80-100萬。」

除了房屋結構這一原因之外,另一方面就是價格了。

上世紀90年代,每平方米7000元的單價,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承受得起的。「都是有錢的老闆買這房子,而且一買就買一層,賣我房子的房東在風荷苑就包了整個六層。」

當時有一批溫州人聞風而動,在這裡買了不少房子。

「房子結構雖然不怎麼樣,但是房屋質量當真好。」倪阿姨聽老公說,房子的建造都是用了很多鋼筋水泥,很牢固。

在當時寫字樓還不充裕的年代,這裡因為毗鄰武林廣場,加上優越的交通和地理位置,成為本地以及部分外埠駐杭機構的首選。

老闆們將房子出租給公司,多的時候這裡有200間辦公室。

時過境遷,斑駁的外牆,私裝的保籠,亂七八糟的空調外機,陳舊的氣息,已然不見當年的「豪」。一路之隔的武林府,則顯現出了新時代的豪宅模樣。

當年住在這裡的人,接近一半的人陸陸續續搬了家,屋主轉了一個又一個。

交付之後小區頻頻出狀況,成了附近一帶的「老大難」

因為地處核心地帶,造勢又大,中山花園所受的關注度一直很高。

可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為什麼中山花園的房價都不比周圍的小區呢?有業主將房子掛出去兩個多月,都沒有賣出去過。

實際上,早在2010年,小區的問題就開始暴露了。

當時住在風荷苑23樓的張女士,客廳窗戶保籠下方的大樓外立牆發生了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變化——面積大約10平方米的瓷磚立面竟然呈圓弧狀向外拱起,中間部分的立面瓷磚甚至已經和大樓牆體完全脫離,最大的縫隙處,塞進一個拳頭還綽綽有餘。

這塊重達百斤的瓷磚外立面似乎隨時有可能脫落從23樓掉下。

三幢高樓外牆貼的是瓷磚,但大樓裙樓的外立面貼的是大理石面磚,在小區交付後的幾年裡就曾出現過面磚脫離牆面掉落的情況。有一次甚至砸到了停在下方的轎車。所幸還沒出現過砸到人的情況。

當時就有房屋鑑定專家表示:「這個房子建成交付已經有15年時間。當時的建築標準肯定沒有現在高。導致這種情況出現可能有很多因素。有可能是建築質量問題,也有可能是材料老化問題,還有可能是使用不當問題,比如外立面安裝過多空調室外機等等。」

2017年,因為小區專用變電設備線路老化,因為超負荷,經常出現故障,停電成了夏季用電高峰期時的常事,再一次把小區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歷時近半年,中山花園電力設施改造項目圓滿完成。

沒想到,後面的事情陸陸續續發生,中山花園成為了附近一帶的「老大難」。

群租,曾經是最頭痛的問題

倪阿姨已經記不得具體哪個時候了,她就知道,自從停車緊張之後,租在小區里的公司陸陸續續搬走了,附近上夜班的年輕人租住進來之後,小區開始變了。

「烏煙瘴氣」,是很多業主當時的感受。

倪阿姨經常在樓道里碰到酒氣熏天的年輕人。甚至有一天凌晨三點,有人敲他們家門,開門之後才發現是喝醉的租房戶,走錯了門。

她還抱怨,因為有很大一批出租戶,也不是很愛護小區環境,垃圾隨手扔,什麼人都往小區裡帶。「那時候物業也是混日子,不怎麼管,所以即使這裡地理位置很好,但是口碑並不好。」

金盛華是大家苑社區的書記,在這裡工作了10年。

社區轄區內大大小小十幾個小區,中山花園是她花心思最多的一個。「一個星期要接待幾次他們的業主,向社區反映各種問題。說群租的最多。」

去年1月的那場火災,起火的房間就是一間出租屋,4個房間分別出租給不同租客,起火點就在其中一個房間裡。這裡普遍一套房120平方米,三室兩廳的格局,二房東會隔成五室兩廳,有些甚至連衛生間都被隔出來做房間。

「我們這裡出租戶太多了,好多還是租給二房東,二房東再分租。有些把原來房子的內部格局自行改變,隔出更多房間,你說這個安全隱患大不大!」

「因為出租戶多了,小區的品質也受到了影響,都影響我們這裡的房價了。」居民的投訴也不無道理。至今,中山花園的單價都沒有超過4萬元。

事實上,從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開始,去年上半年,針對租房亂象,社區和派出所就已經著手在處理了。

「有居民反映小區有群租現象,群租是要符合10個人以上的條件的,我們在排查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群租,只能說是合租。」朱警官說,但是針對更改房屋使用結構的,消防器材配備不合理的情況,他們都進行了整改,差不多涉及到80多戶。

朱警官很理解,現在杭州房價很高,很多從外地來打拚的年輕人不說買房,連單獨租一套房都很吃力,幾個人合租,其實也挺正常的。現在一套房裡,平均租到6個人,符合出租房屋管理規定。

違章一一拆除,油煙也少了很多

中山花園一到四層,都是商鋪,原本有三家大型餐飲,粵順、台灣餐廳和彭廚,還有網吧、月子中心、培訓機構等。

很多居民質疑,「這裡有不少違章建築。」細細來看,兩處是在小區南側的外立面,有兩個鋼結構的樓梯,一個兩層樓高,一個通到底商樓頂。一處位於四樓平台的油毛氈頂陽光房,長約60米,寬約3.5米,高約2.5米。還有一處,是底層商鋪一家名叫「在水一方」的商店門面。

「這個門面也是建在大樓外立面外側的,估計有兩米多寬,長有十米出頭,四層樓高,我們覺得這些都是違建。這個門面當時在施工的時候,拿網擋起來的,我們以為是正常的裝修,結果後來發現外立面上憑空往外多加出了這麼大一個門面。」業主張先生表示,這兩處問題都已存在多年。

此外,還有居民反映底層餐飲店排煙排污系統也存在問題,油煙排放擾民,明明家裡沒有開火,可到了飯點油煙味會飄進家裡。

這樣的「頑疾」今年也得到了處理。

去年年底,粵順「打頭」,先將違章搭建的面積全部清除,後來在水一方門口7根大羅馬柱,也都一一拆除。彭廚已經空置一段時間,目前也已經將違章全部拆掉了。

至於有安全隱患的鐵樓梯也不見了蹤影,牆壁上留下曾經的印記。

「拆拆掉還是放心的。你想想看,懸空造鐵樓梯,不美觀,不安全,還是現在好。」業主鄭先生說。

為了解決油煙問題,目前的兩家餐廳也改變了主營菜系,油煙減少了很多。

讓他開心的還有垃圾房的改造。小區西南角有一處垃圾房,曾經20多個垃圾桶都是露天擺放,毫無秩序,也很髒亂。現在垃圾房精心設計了雨棚,垃圾桶不再風吹雨淋的,也整潔了不少。

「一直以來都是壞消息,現在我們也應該聽聽好消息,讓業主們對我們小區有信心呀。」

小區整治這是起步,後續還有更多實錘

一步步走來,實屬不易。

金盛華說,街道專門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整合各方力量,綜合施策,推動小區各類問題儘快解決。「小區現在慢慢變好,大家都還蠻滿意的。」

中山花園在6月份換了物業,由野風物業接管,曾經無序的管理和髒亂的環境都得到了改善。

「電梯裡的換氣扇,住了這麼久,從來沒有擦過,新物業一來,全都擦了一遍。小區里還安裝了智慧門禁,以後不是什麼人都能進來了。」倪阿姨還是很開心的。

「小區正在整治,雖然已經整治了一年了,還是在起步階段。」金盛華考慮,等物業步入正軌,小區電梯進行更換,爭取二次供水改造之後,小區也應該選出自己的業委會了。「畢竟小區還是要由業主自己管理,等一切塵埃落定,中山花園應該就不用社區太操心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