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閱世與家國情懷——康耀紅《弗措記》讀後感

中國財富網 發佈 2020-06-10T10:45:05+00:00

在我的印象中,康耀紅先生在讀書方面是一位有高度、有識地的人。能讓讀者領悟讀書之樂、看清社會問題,並從中感受到濃厚的家國情懷——讀《弗措記》,的確讓人開卷有益。

在我的印象中,康耀紅先生在讀書方面是一位有高度、有識地的人。他酷愛閱讀,常常手不釋卷。對於思想深厚、意蘊豐富的著作,往往拍案擊節,連聲叫好。但對於一些所謂的「名作」「響作」——哪怕是「名人之作」(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和學者),卻往往多有批評,且見解精闢,我因此覺得他是一位「批判性」的讀書人。

康耀紅先生的「批判性」,緣於他的讀書態度。他的讀書態度在我看來有兩個特點:一是認真,二是求實。我認為這與他的科學家身份有關——凡事必須想明白,弄清楚。這一點,與當今多數所謂讀書人「不求甚解」的做法大相逕庭。他的讀書隨筆以「弗措記」命名就是很好的證明。中華傳統經典《中庸》有云:「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學習,學習了沒有學會,就決不放棄)。」「弗措」意為「不停,不放棄」,這就是康耀紅先生的讀書和治學態度。

在《弗措記》中,讀者可以不斷地感受到作者對書本中精神的追問。比如他對辜鴻鳴的《中國人的精神》的讀解就是很好的證明。對於這本初版於1915年、於20多年前被譯成中文並在我國讀書界很有影響的書,康耀紅先生仍然抱有非常濃厚的閱讀興趣。他對該書的作者、書名、寫作背景都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出於求真的目的,他還查找原文,指出譯本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譯者將「the worship of the mob」譯為「暴民崇拜」不夠準確,「不能讓閱讀者準確了解原文真正的深刻含義」,在對「暴民崇拜」和「多數人暴政」做充分解讀的基礎上,總結出「反對『全盤西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我們的制度發展好和完善好」的觀點。可以說,在對《中國人的精神》的閱讀隨筆中,康耀紅先生的解讀,既能讓讀者看到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與世界,也能讓讀者看到今天的中國與世界。這種不斷鑽研書本,從而得出精闢入里的觀點的例子在《弗措記》中有很多——作者對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梁啓超的《王荊公》等的解讀均是如此。

《弗措記》既是讀書隨筆,也是閱世之作。書中涉及當今社會問題的隨感不少,包括學歷造假 、論文剽竊、教育問題等等。作者的閱世,在於對社會問題看得真切,又能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由「不讀書的教師在拚命教書」的社會問題,作者述及教育工作中的「行政作風」,他說,「去行政作風是目前深化教育改革亟待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而倡導良好的讀書氛圍是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這樣的洞見,可以在《弗措記》中經常讀到。由此體會作者的讀書與閱世之道,不由讓人想到朱子的言論:「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

《弗措記》給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其中洋溢的家國情懷。關於家國情懷,《孟子》有雲,「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在《弗措記》里,有「國」、有「家」。康耀紅先生善於以史鑑今,並且多有卓見,且家國情懷洋溢其間。他在閱讀美國學者伯納德·路易斯的《中東兩千年》時,對中東與古巴比倫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關係進行了比較,繼而談及中華文明,他認為:「中華文明所孕育的中國精神是永葆青春和民族不朽的精神,其奧妙和秘密就是其博大精深的靈魂和開放包容的姿態的絕美結合。」在《弗措記》中,作者不論是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解讀、對國家文化前途的展望,還是對中國與世界的辯證分析,都體現了濃濃的家國情懷。作者在本書的「自序」中說「……香港動亂、中美貿易戰、孟晚舟事件等,自始至終與西方國家試圖遏制中國不無關係。而學術不端和形式主義,都是阻礙中國發展的重大問題」。 拳拳之心,溢於言表。

能讓讀者領悟讀書之樂、看清社會問題,並從中感受到濃厚的家國情懷——讀《弗措記》,的確讓人開卷有益。(劉逸)

《弗措記》(上下冊)

ISBN:978-7-5166-5071-4

康耀紅 著

新華出版社 2020年3月

定價:88.00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