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秦明》與他的小龍蝦,善用 IP 吸引觀眾的中國新型態刑偵劇

快時尚 發佈 2020-06-13T22:53:53+00:00

過去一年中國所推出的影視作品中,刑偵劇就像是匹黑馬的異軍突起。這代表著不僅在收視群體、題材選擇和拍攝技術上皆畫下一條鮮明的分水嶺。而這條分水嶺,要說它的起源該是從中國廣電總局所下達的多條限制令以及蓬勃發展的網絡影音平台開始說起。

  過去一年中國所推出的影視作品中,刑偵劇就像是匹黑馬的異軍突起。這代表著不僅在收視群體、題材選擇和拍攝技術上皆畫下一條鮮明的分水嶺。而這條分水嶺,要說它的起源該是從中國廣電總局所下達的多條限制令以及蓬勃發展的網絡影音平台開始說起。

  中國廣電總局會對境內播放的戲劇與綜藝節目,會懼於題材過熱發展,而提出一些規範。因為過多仙幻劇在 2015 年播出,為了創作思想需要更嚴謹,以及讓人民有現實感,今年3 月宣布,現實題材需要超過電視台戲劇的 50%。又因為電視台有「一劇兩星」等限制,讓許多戲劇製作開始走往網絡影音平台,許多網劇與網路自製劇應運而生。網劇和網路自製劇的差別在於,前者在於僅透過網路播出,製作方不僅限於線上平台;但隨著越來越多人的網路黏著度提高,線上平台成為新一代觀眾收看戲劇娛樂的主要管道,進而,平台願意砸資拍攝而形成網路自製劇,對於旗下的內容進行深度強化,同時形塑專屬的品牌形象。

  對於線上平台的戲劇製作印象,也從過去新人、低成本、實驗性質大翻轉成為和傳統戲劇製作方式無異的戲劇作品。以成本來看,2015 年《盜墓筆記》12 集花費 3 億台幣到今年《老九門》以 8.4 億台幣的成本製作 40 集,這可以說是在過去難以想像的局面。再看由霍建華和周迅主演的《如懿傳》,以 50 億台幣來製作 90 集的作品來說,似乎有有點小巫見大巫,姑且不論自製劇的高成本成為了資本遊戲,但是卻也不得不看到,陸劇對製作投資不手軟,憑據的主因就在於收視群體夠大。

  收視終成形,現實題材加上推理 IP 走紅

  觀眾的口味越變越大,使得過去被認為是瑪麗蘇的戲劇,開始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網路劇開始會側重選拍邏輯推理能力的 IP 作品,像是在前陣子就有翻拍秦明的作品《第十一根手指》的《法醫秦明》、改編自丁墨三部曲的《如果蝸牛有愛情》和《美人為餡》分別同時上映在搜狐、愛奇藝和騰訊等網路平台上架。但是有著現成的故事作為主材料,想要炒出一盤好菜的前提,還是需要編劇和導演與演員的三方合作。

  《法醫秦明》可以說是 IP 劇中,改編幅度最大的作品之一。因為原著小說幾乎像是法醫的流水帳,編劇多次與秦明討論後,把由焦俊艷所飾演的大寶性轉,讓她對於破案感興趣的人設,張若昀所飾演的秦明,被吐槽說太帥會脫戲,賦予他潔癖的性格,出現用手術刀解剖小龍蝦的場面,讓劇情不那麼嚴肅,也成為了是部小兵立大功的作品。

  「注重細節」「良心製作」還要青春!

  丁墨的作品,意外在同一個時間上檔,還交由兩個不同的製作團隊出品。《如果蝸牛有愛情》由近來有口碑保證的《琅琊榜》與《歡樂頌》的製作班底「正午陽光」所打造,在豆瓣創下丁墨三部曲影劇化的最高得分。除了把場景拉到緬甸來拍令人難忘的序幕,剪輯與拍攝上,以每集半小時共 21 集的內容,相較於許多拖沓的劇情來說,緊湊的節奏還有期待值以上的演員表現,讓它令人印象深刻。《美人為餡》由於正擔任製片和編劇,把原本懸疑刑偵的比重,調整為首重甜寵的現代愛情劇,在行銷手法上則翻新採取季播的方式,分 3 季播出。在不斷的創造話題維持熱度之餘,也因為和原著風格大有不同,兩相比較之下因不夠燒腦而落居下風。

  儘管如此,作為主要網路平台的主要付費群體,中國新傳智庫透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網劇受眾主要在於大學以上學歷,且年齡在 15-30 歲間的女性,他們喜好的關鍵字為「注重細節」、「良心製作」與「青春偶像劇」,又發現 35 歲以上的女性偏好恐怖片,有愛情元素的刑偵劇因此成為熱門首選,果然 2017 年已經有多部刑偵劇等著開拍續集。

  號稱中國網路劇元年的 2014 年,懸疑驚悚類型的比例不到 1%, 2016 年有將近 20% 的份額,還有搞笑劇從 35% 到今年不到 10%。戲劇分類中聽說最難拍的有三類:刑偵劇、律政劇和醫療劇,因為這些職業劇除了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為故事鋪陳之外,還要有專業的道具和演員演出才會完整。在這些作品上,如何讓專業劇不只談戀愛,還要呈現出專業質感成為最主要的看點,這也是近來中國戲劇開始走向精緻化的最明顯的表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