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何以演義之千古一相(上)

彩潔的歷史班 發佈 2020-06-13T07:37:37+00:00

百年三國風雲變幻,為了讓故事更生動、更有趣,一代又一代的說書人竭盡所能,將英雄寫得俠肝義膽、豪氣干雲,將奸雄寫得詭詐姦邪、冷酷兇殘。然而這其中有一個例外。他就是超越於三國所有英雄之上、神一般的所在,諸葛亮。

百年三國風雲變幻,為了讓故事更生動、更有趣,一代又一代的說書人竭盡所能,將英雄寫得俠肝義膽、豪氣干雲,將奸雄寫得詭詐姦邪、冷酷兇殘。然而這其中有一個例外。

他就是超越於三國所有英雄之上、神一般的所在,諸葛亮。

對諸葛亮的喜愛、仰慕、崇拜並非一個時代的事,而是三國之後整整兩千年都在發生的事;並非廟堂之上官宦人家的事,而是從皇帝到百姓、從文壇領袖到下層說書人都在發生的事。

下面我們就從《三國演義》開始,看看諸葛亮是如何從三國英雄神話成光照寰宇的千古一相的。

一、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的關鍵在一個「三」字,所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這大概是古代文人帝師情結的最佳演繹。到了說書人口中,這段為指點江山的《隆中對》做襯的大戲,勢必用盡十二分氣力,「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文本第一次介紹諸葛亮,是在劉備馬躍檀溪後見到水鏡先生時,水鏡提出「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可當劉備一連兩次問他們是誰時,水鏡竟然回答:「好!好!」給讀者賣了一個很不地道的關子。

接著是徐庶,所謂「天下第一人耳」,「可比周得呂望,漢得張良」,「可往相見,不可屈致」,用盡全力「鼓吹」諸葛亮,引得劉備決定登門延請(史實是徐庶的確推薦了諸葛亮,還和諸葛亮共事了一段時間,後來曹操南下,徐庶母親被俘,徐庶才轉投曹營。曹操也沒有偽造書信招降)。

最後終於到群眾喜聞樂見的三顧茅廬。然而說書人卻極盡抖包袱的本事,一方面將線索放鬆,只見諸葛亮的朋友、兄弟、岳父,就是不見真龍;一方面將情緒拉緊,關羽、張飛對屢屢撲空十分不滿,火急火燎焦躁不安。直到三顧達成、諸葛亮「草堂春睡足」,才終於現出廬山真面目。

一個年近半百、戎馬半生的梟雄,就這樣拜倒在比他年輕了將近20歲的青年人的階下。然而與其說諸葛亮出山是出於劉備的誠意和名聲,還不如說是政治上的帝師許諾——「如魚得水」。正史上諸葛亮出山後並未立即授予官職,在劉備稱帝前,諸葛亮的官職都不甚高(低於關、張);然而到演義里,一開始諸葛亮就是「軍師」,新野和博望坡的兩場(虛構的)大火,讓心高氣傲的關羽、張飛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從此完全樹立了諸葛亮的帝師形象。

二、計安天下

三國時代有著無數智商超群的智謀之士,譬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龐統、法正……然而這些人不過是演義的謀主,只有諸葛亮,完完全全是智慧的化身;甚至從此以後,諸葛這個姓都被聰明人占用了——我們總喜歡稱他們作「小諸葛」。

演義里的諸葛亮用計分兩種,一種是人不在現場的,給幾個錦囊,譬如「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一回;另一種則是現場安排,附耳秘聞「如此如此」

事實上,整部三國歷史只有曹操用過一次「錦囊妙計」,且還是在赤壁大戰之後合肥告急之時,密計安排「張李二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按:張遼、李典不和,此計非軍令,僅為激勵三人)。其他基本都是現場部署,光明正大。那麼為何諸葛亮用計即便是現場也要附耳秘聞呢?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狀態瞬息萬變,哪能一個錦囊就「指揮若定失蕭曹」?所以說書人這樣安排只有一個理由:當讀者以為情況萬分危急時,卻發現一切盡在諸葛亮的掌控之中,不由自主地「拍案驚奇」——諸葛亮的智慧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對手,也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這些還是常規計謀,實際上說書人口中的諸葛亮,根本就是超凡入聖。所謂「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諸葛亮不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甚至還能將天文地理、花草木石隨心所欲地用於軍事場合,譬如歷代說書人量身合創的草船借箭、借東風、木牛流馬、八陣圖等一系列神技,簡直將諸葛亮的才智描繪得驚天動地、驚世駭俗,也讓無數演義的讀者們流連忘返、拍案叫絕……

三、三大對手

說書人用幾個回目為諸葛亮出山盡力吶喊造勢,但真的進入三國政治舞台,就不是燒幾把火、耍幾個錦囊那麼簡單了,要想完全超越三國時代頂尖的政治家、軍事家,征服對歷史已有定見的茶館百姓,就需要更高的故事技巧了。

說書人為諸葛亮找到了三個頂級對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