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繁文縟節耽誤了皇帝的新婚夜?

黃猛銅仁報道 發佈 2020-06-15T07:08:15+00:00

自古以來,國人皆把「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視為人生四大樂事,特別是「洞房花燭夜」,又被看成是「小登科」,讓諸多男人為其樂不可支。

自古以來,國人皆把「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視為人生四大樂事,特別是「洞房花燭夜」,又被看成是「小登科」,讓諸多男人為其樂不可支。新婚之日,杯盤交錯,酒足飯飽之後,司儀發話了:該鬧洞房的趕緊鬧,鬧完了趕快走人,別影響人家新郎新娘親熱。要說這位司儀確實善解人意,新郎官早已急不可耐地等著和新娘子上床了。



這是在民間,除了鬧鬧洞房,再無其他的囉嗦事。可是,古代皇家婚禮就沒這麼簡單了,雖然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鬧皇帝的洞房,但是,各種各樣的規矩禮節,一項一項地進行完畢,估計一輪朝陽已曬到屁股了。

我們且來看看皇帝結婚到底是怎麼麻煩的。



祭拜活動少不了。據《新唐書·禮樂志八》記載,唐朝皇帝大婚相當複雜,洞房可以先進去,卻上不得床,先要祭拜神靈,向天、地、祖宗表達敬意。實際上,這種祭拜活動在進洞房前就開始祭了,要入同牢席,婚後數天也都要進行不同性質的祭拜活動。

到了清朝,皇帝大婚入洞房上床前講究更多。清皇是滿族,信奉薩滿教,除了祭拜神靈,還要跨火盆什麼的。上床前要到洞房西旁的神堂祭拜神靈。祭祀儀式,由一名薩滿老婆子主持。



不停地吃飯。唐朝皇帝大婚之日,在新房東房間的西窗下設有餐桌,桌前列有像征夫妻同席宴餐的豆、籩、簋、籃、俎,這意思與民間「以後吃一鍋飯」是一個意思。皇帝皇后夫妻倆每祭一次,新人便要一起吃一次飯,這樣真的到了上床前肚子也飽了,不至於食色兩飢了。

清朝的皇家婚禮,是皇后先入洞房,然後皇帝亦身穿龍袍吉服,由近支親王從乾清宮伴送至坤寧宮。揭去皇后頭上蓋巾後,皇帝與皇后同坐龍鳳喜床上,內務府女官在床上放置銅盆,以圓盒盛「子孫餑餑」恭獻。這「子孫餑餑」是一種麵食,就是一種特製的小水餃。然後,內務府女官、福晉等侍候帝、後吃長壽麵。



要喝交杯酒。民間婚姻中的交杯酒,在入洞房前就已經完成了,是鬧新房的產物。皇帝的交杯酒要在進入洞房後的祭拜活動中開始喝,稱為行「合卺禮」。「合卺」,本意是把剖開的瓠合為一體,古時多用之盛酒。把帝、後各自瓠內的酒摻和到一起,共飲,即是「合卺」。

在清朝,還要設坐褥和宴桌,由公主、女官恭請帝、後相對而坐,福晉四人恭侍合卺宴。合卺宴上,帝、後對飲交杯酒。這時殿外窗前,有結髮侍衛夫婦用滿語唱《交祝歌》。合卺禮成,然後坐帳。



因為飲了點酒,還可以把雙方的情趣調節到位,也算是上床前的一種調情手段。

上床也要講秩序。行合卺禮後,就是喝了交杯酒後,下面該上床了。但是皇帝當新郎官,那床可不能隨隨便便就上的,要分先後順序,也就是要講秩序。唐朝皇帝納皇后入洞房是這樣上床的:尚儀北面跪,奏稱:「禮畢,興。」帝、後俱興。尚宮引皇帝入東房,釋冕服,御常服;尚宮引皇后入幄,脫服。尚宮引皇帝入。尚食徹饌,設於東房,如初。皇后從者餕皇帝之饌,皇帝侍者餕皇后之饌。

清朝皇帝想上床,要等長壽麵吃完了,皇后按規矩先脫光衣服上床,然後皇帝再脫衣上床,共度花燭良宵,開始享受男女的魚水之歡。



有句俗話說,皇帝不急太監急。其實,在皇帝大婚之日,這句話要反過來說:太監不急皇帝急。太監不急,是因為急也沒用,連那個玩意兒也沒有,洞房春宵與他壓根毫無關係。另外,太監實在不敢急,在「唯禮是大」的古代,不把各種程序走完,就讓皇帝爬上皇后的床,太監的腦袋恐怕難保。皇帝是真的急,年紀輕輕、血氣方剛的,眼看著新嬌娘就坐在面前,卻看得動不得,心中那種火燒火燎的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