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稍不注意就會發燒,許多家長在孩子發燒時,為了讓孩子減少發燒痛苦,孩子想吃什麼就給孩子吃什麼,其實應該注意,許多食品不適合給發燒的孩子食用,家長們一定要慎重。
一、油炸食物
孩子發熱後應限制脂肪和鹽的攝入量,忌食油炸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煩渴和多飲多尿。
二、綠豆
適當給孩子喝些綠豆湯,稀飯等易消化食物,積極治療,及時給孩子退燒,嚴重時應趕緊送往醫院治療,以防腦炎的發生。
三、甜飲料
過甜食物不僅會引起胃腸濕熱而影響食欲,而且還會引起腹脹導致消化不良,疾病不易痊癒。這類食物包括各種甜飲料、霜淇淋、果汁、水果罐頭、蜂蜜、水果糖、巧克力等。另外,在喝牛奶時應儘量少放糖,以免引起腹脹,影響消化。
四、油膩食物
如油炸糕、炸豬排、油煎饅頭、奶油蛋糕、肥膩的豬肉、羊肉、帶油的雞湯、鴨湯及用油煎油炸的各類食物。在炒蔬菜時也不宜放油太多。油膩食物妨礙小兒的消化,常可引起食欲減退、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五、食辛辣
由於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薑、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於退熱與早日康復。
六、強迫進食
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於是,他們強迫孩子進食,有的還拼命給孩子吃高營養食物。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欲,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發燒,它是患病時的一種防禦性反應。患病發燒時,由於體溫升高,機體免疫力降低,胃腸道的消化與吸收功能減退,所以一個人發燒時會發生營養消耗增加與消化功能減弱的矛盾。無論是服用退熱藥還是自然退熱,都是以出汗的形式來實現的,人體在發汗散熱的同時會丟失大量水分及鹽分。因此,發燒時最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營養物質,此時的飲食原則首先是供給充足水分,其次是補充大量維生素,然後才是供給適量的熱量及蛋白質,且飲食應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如奶類、米糊。
感冒發燒時煮點白粥喝,買一斤新鮮的香菇,肉質薄薄的比較好,只放水和一點點鹽,煮開後小火燉15分鐘,趁熱喝湯吃香菇,不能吃辣的。人在發燒時能量消耗比較大,抵抗力也較弱,更需要補充一些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