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英雄 | 援鄂的36個日夜 她參與救助了341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萬寧新聞 發佈 2020-06-15T20:24:19+00:00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漢暴發,並於短時間內蔓延開來,全國上下迅速戒嚴,人人自危。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漢暴發,並於短時間內蔓延開來,全國上下迅速戒嚴,人人自危。尤其是武漢,一聲「封城」令下,武漢成了重點管控的城市。但就在此時,有一批「逆行者」從全國各地整裝出發,千里馳援武漢,萬寧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護士長吳海靜便是其中一員。

2月19日,吳海靜主動請纓前往武漢抗疫,2月21日,吳海靜作為萬寧市人民醫院第三批赴湖北醫療隊伍的護理組組長(海南省第七批赴湖北醫療隊一員),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馳援武漢之路,而當時正值全國疫情大爆發時期,武漢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以千計,此行生死未卜......


「女兒跑過來抱住我,她應該是知道我要去做什麼」

「當時我們開玩笑說武漢可能連空氣里都有病毒,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想去幫幫武漢的人們。」吳海靜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道。2月下旬的武漢已經封城將近一個月,有關於武漢的信息都來自網絡和新聞,面對日漸攀升的確診病例和未知的抗疫之路,吳海靜坦言,她很害怕。

吳海靜今年40歲,上有老下有小,膝下兩個未成年的子女最讓她放心不下。主動請纓以後,她回家和家人做告別,卻不敢告訴兩個孩子她要去哪。

「我跟他們說媽媽要出去工作一段時間,小兒子沒什麼反應,但大女兒應該是懂的,她就跑過來緊緊抱住我。」提到兩個孩子,吳海靜數次哽咽。她說,14歲的大女兒經常接觸網絡,上網課的時候老師也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所以大女兒應該知道武漢的疫情有多嚴重,也知道媽媽要去武漢救人了。

出征在即,這是一場前路未卜的戰役。「去了也不知道回不回得來。」——這是吳海靜在出征前就做好的心理準備,但家人的支持和鼓勵給了她莫大的勇氣,也是她最堅固的後盾。她的丈夫說,他會照顧好家裡的大人小孩,讓她安心抗疫。她的父親說,哪裡艱苦就要往哪裡去,要去最艱苦的疫區幫助受災的人們。而吳海靜也確實去了最艱苦的疫區——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危重症病房。

在武漢支援的日子

「武漢那麼大一個城市,可是我們在路上愣是看不到一個人,一個人都沒有。」21日晚,吳海靜一行到達武漢,看著昔日繁華熱鬧的街頭變得如此沉默寂靜,她心裡不是滋味。經過一晚的休整,22日上午,醫療隊便開始接受培訓,三天之後正式進入醫院參與抗疫。緊湊的時間、高強度的工作、高危的救援環境,在武漢參與救援的36個日夜中,吳海靜不停奔波於危重症病區,前後共參與救助了341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危重症患者有呼吸短促的特徵,他們需要藉助呼吸機才能順暢呼吸,看著他們痛苦的樣子我很不好受,只能儘自己的能力幫他們減少痛苦。」

吳海靜有著專業的護理知識,在援鄂期間,她每日都要重複護理質控、病房管理、後勤保障、心理疏導等工作,作為護理組組長,她不僅要親自照料病患,還要指導其他護士對病患實施專業護理。在幫助患者實施醫療救援之餘,吳海靜還要時刻關注病患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他們,幫助病患翻背、吸痰、餵飯、處理排泄物等等也都是吳海靜的工作,但她卻從不嫌髒嫌累,始終用最大的耐心照顧患者。

在武漢抗疫的經歷是吳海靜的驕傲,她享受治病救人的過程,但這過程中也有讓她吐槽的環節。

「穿一次防護服最少要半小時,脫一次就更久了。」談起穿戴防護服的過程,吳海靜無奈地搖起了頭。剛到武漢時,醫療隊首先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而培訓內容主要就是防護服的穿戴方式。防護服的穿戴關係到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一點都馬虎不得,里三層外三層,一層層穿進去起碼要用半小時,而脫下來的時候,為了避免接觸到受污染的外層防護服,則更要小心翼翼,這麼一來所用的時間就更多了。

吳海靜說,穿著防護服時,由於戴著多層頭套以及護目鏡,頭部受到擠壓非常痛,而且防護服穿上就要堅持數個小時不能脫下來,廁所不能上飯不能吃,口罩戴久了臉上都是勒痕,而且流汗流鼻涕都沒法擦,只能任鼻涕流進嘴裡。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吳海靜回憶起這些小插曲時語氣輕鬆,但這輕鬆的背後卻是醫護人員的付出與犧牲。


用「耐心」和「包容」對待病患

在抗疫期間,吳海靜每天至少要在病房內待滿4個小時,不停地往返各個病房照顧病患,但這一切的辛苦在聽到患者真心的感謝時都化為雲煙。

「我們的防護服上都寫了『海南』兩個字,一些病患看到我們就會說『海南的姑娘真好,謝謝你們呀』,我們聽了就非常暖心。」雖然感謝醫護人員的病患居多,但也不乏一些無理取鬧的「老小孩」患者。

吳海靜所在的醫院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他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而且大部分年齡比較大,沒有家人在身邊的他們在心理上就會格外依賴醫護人員。

吳海靜印象最深的是三位老人,他們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生活不能自理,但剛進醫院時卻十分不配合治療,想要家人進去陪同,大事小事都要按呼叫鈴,非常任性,值班的護士都叫苦不迭。但吳海靜對他們照單全收,只要一按鈴就跑過去,哪怕他們只是需要護士幫忙翻身,吳海靜堅持用最大的耐心和包容照顧他們,還充當起老人和其家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幫他們傳遞信息。久而久之,老人便也不那麼惶恐不安了,對待醫護人員的態度也逐漸好轉,願意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其實他們只是害怕而已,只要你耐心去照顧他們,安撫他們,他們就會接受你的。」耐心和包容是吳海靜對待病患的的兩大「法寶」。


病房內的鮮花與溫情

4月11日,吳海靜結束隔離回到萬寧,安全地回到家人身邊。面對記者的採訪,再回憶起在武漢的36天,她的情緒已然平靜,但這段記憶卻將永遠銘刻在她心中。她說,她不是英雄,她只是一個護士,她的職責和使命就是救人。她說,如果有機會,她想再去一次武漢,逛逛黃鶴樓,看看櫻花,再吃一吃武漢的熱乾麵。

採訪結束,記者走出萬寧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看到護士站的走道上掛著顏色鮮艷的鮮花,醫療器具整齊擺放在一邊,環境乾淨整潔又不失溫情。吳海靜穿梭其中,走進一間病房內為一個老阿公查房、檢查身體,耐心地詢問阿公的身體狀況。一名中年男子從隔壁的病房中走出,輕輕地為病房內的老父親關上房門,他的動作輕緩,因為裡面是他的至親。而吳海靜正是在幫助這樣的人,幫助他們患病的至親減少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


記者:文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