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這條60年老胡同,大變樣

聊城晚報 發佈 2020-06-16T10:53:51+00:00

「在這個小區住了60年了,沒想到現在能改造得這麼好,太感謝政府了,真是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大問題!6月15日上午,82歲的孔君老太太和幾位居民代表一起來到聊城市創城辦,把一面寫有「為創城真抓實幹 替百姓排憂解難」的錦旗,送到了工作人員手中。

「在這個小區住了60年了,沒想到現在能改造得這麼好,太感謝政府了,真是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大問題!」6月15日上午,82歲的孔君老太太和幾位居民代表一起來到聊城市創城辦,把一面寫有「為創城真抓實幹 替百姓排憂解難」的錦旗,送到了工作人員手中。老人家握著工作人員的手,一個勁兒地表示感謝。

孔君老太太之所以如此高興,是因為就在半個月之前,她所居住的健康路煤廠小區北胡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模樣

出門就是污水橫流

健康南路西側,沿著一條寬約1.5米的胡同往裡走,就是煤廠小區。胡同不寬,但好在路面平整,牆面乾乾淨淨。平房老舊,但好歹是個家。胡同盡頭右轉,還是一個小胡同,這個小胡同的盡頭,是一個嶄新的公廁,乾淨衛生。

但住在這裡的7戶居民最清楚,一個多月前,這裡完全是另一個樣子:露天的旱廁髒亂不堪,胡同內的石板路上因為下水道淤積,污水橫流。

此前的小區路面高低不平、破爛不堪。

「石頭路,高低不平,以前出攤兒,推著車子往外走,別提多難走了,車胎也常常被扎壞。」82歲的孔君,在小區住了60年,說起這個地方,她有一肚子苦水:「冬天下雪路滑,挨摔是常事;夏天悶熱,下水道里的臭氣讓人喘不上氣來。」孔君說,因為一直沒有物業,小區內的衛生全靠大家自覺,「有一次,我把路面清掃了一遍,結果累得兩天沒緩過勁兒來」。

「之前的胡同里,晚上一片漆黑。別看我個子高,也是提心弔膽。」小區居民蘇偉指著圍牆上的幾個小型照明燈說,這是之前大傢伙湊錢買的,因為實在是擔心安全問題。

市創城辦工作人員依然記得之前來這裡走訪時的情景,這條污水遍地、氣味難聞的胡同,令人崩潰。



煥然一新

「住在這裡60年了,沒這麼舒心過」

「群眾的呼聲就是命令,就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只是為了一塊牌子,而是要通過創城,從根本上還清城市建設管理的欠帳,以創城促民生,讓群眾得實惠,這才是創城工作的更大意義。」市創城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煤廠小區的情況後,市創城辦積極協調市區兩級相關部門,推進問題的解決。東昌府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勇於擔當,很快承擔並出色完成了主要的改造任務。

一個多月前,小區改造工程啟動。工人們扒掉旱廁,打開淤積的下水道。因為胡同太窄,大型機械進不去,工人們用小推車一點點清淤,一點點重新修葺路面。

有心的居民在激動之餘,還用手機拍照,記錄下了當時改造過程中的畫面。半個多月之後,嶄新的水沖式公廁出現了,臭氣熏天的下水道被清理乾淨了,原本坑窪不平的路面重新鋪上了花磚,小胡同里安裝了5個太陽能路燈,晚上出門不怕黑了。牆麵粉刷一新了,而且也有了專人打掃衛生……

82歲的孔君握著市創城辦工作人員的手,一個勁兒地表示感謝。

對於居民而言,變化不只是表現在衛生狀況明顯改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更多的是增添了一種身在其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住在這裡60年了,沒這麼舒心過。」孔君說,「我們家的孩子也說,政府真是辦了一件大事,可得好好感謝一下。」所以,6月15日一早,她就和三戶鄰居作為居民代表趕到市創城辦,想面對面地表達感激之情。

「目前在城區,類似的城市死角和盲區,應該說還是有一些的。」市創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死角暴露出來的問題,看似都是小事,但對於身處其中的人們來說,其實都是大事。把群眾「身邊小事」當成「頭等大事」,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回事,進而推動問題的解決,應該是各級各部門始終繃緊的一根弦。

全媒體記者 趙宗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