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讀完《三叉戟》原著,才明白為何電影電視都搶著拍

1905電影網 發佈 2020-06-17T08:39:49+00:00

三位主演平均年齡51歲,收視破2,豆瓣8.3分。沒有離奇案情,沒有流量加持,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的涉案劇《三叉戟》憑藉過硬品質完成了一次「逆襲」。/溫暖繼續 電影人在行動 /。

三位主演平均年齡51歲,收視破2,豆瓣8.3分。

沒有離奇案情,沒有流量加持,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的涉案劇《三叉戟》憑藉過硬品質完成了一次「逆襲」。

觀眾在評論區寫道:「三個滿臉褶子的老漢湊一起比只會耍帥的小鮮肉順眼多了。」

除了情節扣人心弦,三位「老炮兒」還憑藉滿身的煙火氣息和獨特的喜劇氣質成功出圈。

網友戲稱:隔壁有「乘風破浪的姐姐」,這裡有「披荊斬棘的叔叔」。

《三叉戟》改編自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長篇小說,曾獲得燧石文學獎懸疑類最佳長篇小說,併入圍茅盾文學獎。

張國立曾這樣評價原著:「呂錚的作品曲折又關照人心,描寫警察既有真情實感又充滿正能量。」

與此同時,由高群書執導,黃志忠、姜武、郭濤主演的電影版《三叉戟》也於年初殺青,等待上映。

電影版《三叉戟》

從爆款電視劇到電影,《三叉戟》這一文本的魅力在何處,創作團隊又進行了哪些保留和改編,為涉案題材影視劇的創作提供了什麼新思路?

不變

老炮兒的理想與現實

20年警察生涯,16年經偵經歷,14部小說。

這是《三叉戟》原著作者兼編劇呂錚的履歷。豐富的一線工作經歷也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創作素材和靈感源泉。

呂錚在微博簡述「三叉戟」的靈感來源

這部《三叉戟》正是以呂錚入行以來的若干位師父為主要原型創作的長篇小說。那位名叫「呂征」的年輕警員也像是呂錚的自我投射。

「自己首先是一個警察,其次才是警察作家…寫真實的警察故事,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警察。」呂錚曾在採訪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創作初心。

這份「接地氣」的真實感也是《三叉戟》原著和電視劇一以貫之的氣質。

呂錚微博曬照,配文:「三叉戟與小呂真人」

主人公是三位臨近退休的警界「老炮兒」,當年曾是叱吒風雲的「三叉戟」,如今卻成了邊緣人物。

一個在警保處打雜、一個在派出所做巡警,一個在預審處「不務正業」,被人戲稱「三茶几」。

一上來的描寫就奠定了人物的底色:不是風光無限的英雄神探,只不過是三位再平凡不過的「大叔」警察。

呂錚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筆下的人物也時刻接著胡同的「地氣兒」:

「老炮兒們」不愛大魚大肉,偏好那口滷煮火燒;聚在一起總要喝兩口,言語間還不時飆出幾句地道「京罵」。

摸爬滾打幾十年,他們身上少不了「老油條」的江湖氣,不習慣條條框框,有時還有些倚老賣老。

呂錚說,這才是警察的原生態,「警察都複雜,並不像很多影視劇拍的那樣臉譜化,要麼硬邦邦冷冰冰,要麼特別痞。」

原著中,三位「老炮兒」也像他們的綽號一樣,各自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和術業專攻。

「大背頭」崔鐵軍像「犬」,見多識廣,對組織忠誠,能把團隊捏合在一起;

「大棍子」徐國柱像「狼」,寧折不彎,人狠話不多;「大噴子」潘江海則是「狐」,八面玲瓏,擅長與人打交道。

小說中,崔鐵軍有句話這樣說:「要想當個好警察,就得比流氓還凶,比騙子還狡猾、比罪犯更強悍。」

從這個角度,「三叉戟」身上集合的是現實中真正經驗豐富的好警察的特質。他們並非完人,有時還有怪脾氣和小毛病,但在罪惡面前,總能快速擰成一股繩,各展絕技,懲惡揚善。

「這部劇沒有把警察的形象描寫得非常完美,而是把他當做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們不用迴避他的缺點,也不用神化他的優點,而是按照生活的尺子來衡量,把他當做一個『人』來看待。」這正是陳建斌選擇出演《三叉戟》的原因。

電影版導演高群書同樣看中了《三叉戟》小說中人物的真實性和飽滿度,「三位猛人登場時都是頹的,很平靜,很日常,不顯山不露水,後來像猛虎嗅到了肉香,倏然驚醒。」

編劇呂錚(右二)與影版「三叉戟」

在有血有肉的人物背後,《三叉戟》的小說指向的是在物慾橫流、瞬息萬變的社會,看似被時代拋棄的老炮兒如何「自救」的主旨。

書里有這樣一句話:「理想這個詞是奢侈的,年輕時掛在嘴邊顯得陽光,過了五十再說就讓人笑話了。」

然而,這實則是一句自嘲,在誘惑和困難面前,堅守底線、迎難而上的老炮兒們展現的正是一股近乎理想主義的熱血和執拗。

在讀小說時,小電君的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電影《老炮兒》里六爺冰面決戰的身影。

就像《老人與海》里的那句名言:「你可以毀滅我,但絕不能打敗我。」無論六爺還是「三叉戟」,他們身上共通的是一腔不為時代潮流所裹挾的孤勇,也許不合時宜,卻始終滿懷赤誠。

以真實底色詮釋平凡英雄,讓英雄主義不再是空中樓閣,而真正落於實處,這便是原著《三叉戟》的「魂」,抓住此處,影視化改編便成功了大半。

改變

人物為核、喜劇增色

面對事件先行還是人物先行的選擇,很多國產涉案劇選擇了前者:以曲折離奇的奇情異案凸顯戲劇衝突,吸引觀眾眼球,這也是此類類型劇的優勢之一。

然而,無論是《三叉戟》的小說還是電視劇,在創作過程中都果斷選擇了人物先行。電視劇還為三個主人公都增添了更多背景故事和生活描寫,讓角色更為立體飽滿。

首先,電視劇調整了「三叉戟」的人物關係。他們不再是上級臨時湊成的「老兵組合」,而是20年前就曾並肩作戰,後來因為誤解分道揚鑣的戰友。

這種關係的重塑巧妙聯結了過去和現在,也讓三兄弟間的情感更為濃厚極致。

年輕時代的「三叉戟」

其二,人物的生活感更為濃郁。原著中對於三人家庭生活的描寫僅僅是一筆帶過,而電視劇卻花費了大量篇幅著墨崔鐵軍和潘江海的夫妻和親子關係。

威風八面的警察回到家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丈夫和父親,也會「妻管嚴」,也要為子女上學、婚戀、找工作等種種問題操碎了心。

他們在劇里所面對的生活壓力和家長里短正是許多中年男性的真實寫照。

正如陳建斌所說:「我喜歡警察這個人物在生活著,就像我們大家一樣吃著、喝著、笑著、哭著,經歷著所有我們經歷的事,但同時他也在擴展,在經歷著生死,做著犧牲。

至於「老光棍」徐國柱,電視劇增加了他的老相好「花姐」(胡可 飾)的戲份,豐富了「大棍子」鐵漢柔情的一面,也讓人物平添了幾分可愛之處。

人設上的改動也帶來了整體風格的變化。與小說的生猛冷峻相比,電視劇更多了幾分生活的溫情和人情的溫度。

曾執導過《中國式關係》《辣媽正傳》的導演劉海波還在其中巧妙融入了輕喜劇元素:「三叉戟」的一唱一和總像在說相聲;「三高」老警察重出江湖也難免有力不從心的「尷尬」時刻。

以喜劇氛圍包裹嚴肅內核,讓《三叉戟》成功成為國產涉案劇里的一股清流,也讓不少年輕觀眾紛紛「真香」。

「三叉戟太好笑了」「三叉戟畫風」引發微博熱議,各種動圖、表情包讓不少圈外網友飯上了這個「中年天團」。

在強調人物塑造的同時,《三叉戟》也不忘保證案件本身的精彩性和情節的緊湊性。

在原著的主線劇情之外,曾創作《餘罪》《暗警》的編劇沈嶸與呂錚一道為電視劇加入了更多扣人心弦的支線案情,環環相扣,共同推動那場勾連20年的大案浮出水面。

同樣,這些支線案情也並非「以案說案」,人物始終是推動案情發展的內驅力,而破解案情的過程也在豐富和塑造著人物。正如呂錚總結的創作心得:「不求大場面,求真情實感,不落驚險奇特,落人心。」

電影、電視版共同的製片人馬珂曾在採訪中透露,影、視兩版《三叉戟》將採取不同的改編策略。

電影版將突出動作元素,打造血脈賁張、拳拳到肉的動作效果,塑造一群老當益壯的熱血警探形象,但現實主義仍將是不變的底色。

呂錚曾說,在創作《三叉戟》之初,有人提醒他「寫三個老炮兒的故事沒流量」,但如今,正是那三個「沒流量的老炮兒」憑藉紮實的劇本和過硬的演技完成了一場漂亮的逆襲。

無論小說還是影視化改編,《三叉戟》成功的要訣都在於植根現實,以真實豐滿的人物,直抵觀眾內心。

今年開年以來,從網劇到電影作品,涉案題材集中爆發,迎來了一波「小高潮」。我們相信,只要如劇版《三叉戟》一般關照現實,打磨人物,國產涉案影視作品也有望如「三叉戟天團」一樣,「老樹發新芽,枯木再開花」。

劇版《三叉戟》,好看嗎?

/溫暖繼續 電影人在行動 /

《青春詩會》五四收官,王俊凱楊洋詩詠未來

《青春詩會》詩詠愛國情,致敬中國青年

《青春詩會》溫暖繼續

電影頻道《青春詩會》直播開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