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關注丨海曙加強文物風險管控 上保險,讓文物更保險

浙報融媒體 發佈 2020-06-18T08:47:23+00:00

「設備利用無線連接,將數據實時上傳至物聯網平台,一旦起火,不到1秒時間就能把情況報送給相關部門,特殊時期防疫防火兩不誤。

「你看,裝在屋頂上的這個裝置叫獨立式煙感器。」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寧波市海曙區的省級文保單位張蒼水故居,只見百度智能雲消防物聯網項目中心副總經理孔維軍正拿著一台筆記本電腦,對安裝的設備進行調試。「設備利用無線連接,將數據實時上傳至物聯網平台,一旦起火,不到1秒時間就能把情況報送給相關部門,特殊時期防疫防火兩不誤。」孔維軍說。

歷史建築裝煙感器,源自海曙給「文物上保險」的新動作。據統計,寧波有各級文保單位(點)1600餘處,大部分開放的古建築是木質結構,如何更好地保護它們?海曙在全省率先嘗試應用「文物保險+動態監測」模式,從文物保護的前端著手,提前消除安全隱患。

位於海曙區的范宅是寧波市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住宅建築,雖然有專門的物業管理機構和消防設施,但由於木結構占比較高、人流量較大等因素,一直存在著經營戶違規拉線、雜物隨意堆放等安全風險和隱患。

「文物綜合保險方案既考慮了火災、爆炸、暴風雨等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風險,又涵蓋了遊客在范宅遊玩時發生各種意外情況造成的經濟賠償風險。」海曙區金融服務中心主任王宗成介紹,除了常規的防火防汛檢查,文保單位和保險機構還將委託專業的第三方機構,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消防工程師和結構工程師對范宅提供一年4次的房屋安全動態監測服務。

「當前,全國文物保險市場處於起步探索階段,文物投保率還很低,文物保護更多在於事後理賠,而非事前防範。這一項目,把過程風險管控也囊括進去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市分公司風險管理實驗室主管崔曉天介紹,藉助保險公司成熟的風險管控能力,通過承保前安全風險問詢和承保後事故預防服務,將有效提升不可移動文物的安全風險管理水平。

成效如何?「我們有一份檢查手冊表,涵蓋100多項檢查內容,每次都需要詳細計分。通過專業工程師近一年的檢查記錄對比,安全隱患點有了明顯減少。」海曙區文物管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相關保險機構已為海曙8家文保單位提供了超過4300萬元的風險保障。今後,更多歷史建築將被納入這一保險體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