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支教志願者:接力開啟塵封大山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0-06-18T12:55:32+00:00

翻過大山,輾轉20多小時,滔滔烏江水旁、山脊環抱的貴州省德江縣桶井鄉西流水希望小學,是張承香此行的目的地。

翻過大山,輾轉20多小時,滔滔烏江水旁、山脊環抱的貴州省德江縣桶井鄉西流水希望小學,是張承香此行的目的地。這已經是她第二次來到這所2000多公里外的山區小學支教。

作為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小馬支教團第十批來到西流水希望小學支教的志願者,張承香回憶起初次走進西流水的情形,依然印象深刻,「這裡的山看著像把鎖」。

「第一次來德江,我們一路上看到的,除了山還是山,踏進學校大門,四周也只有山。」張承香說,那是她第一次體會到了被山「鎖住」的迷茫,真切地感受到了山裡的孩子對大山之外世界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望,「當時我就想,我來對了」。

從海邊城市走進山間村小,6年時間,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團委組建的小馬支教團,先後組織了11批、53名青島青年志願者踏上黔貴大地,走進深山裡的希望小學,傳遞海濱青年在山區里的支教接力棒。

用「心」,解開陳舊觀念的繩鎖

「我的班裡有好幾個學生常常曠課,有個孩子甚至一個多星期沒來上學。」第二批來到西流水希望小學的志願者孫采妮說,這是她剛到西流水時最發愁的事情。

因為山里通信條件不好,孫采妮時常會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找孩子,去到學生家裡做家訪。

「屋外在下雨,屋裡也在下雨,每個房間都黑得什麼也看不清。」孫采妮說。每次去家訪,除了一些孩子的居住環境讓她深受觸動,當地家長的很多話,也總讓她備受打擊。

「大部分孩子家,只有爺爺奶奶在家裡,我問老人,這孩子為啥不去上學,孩子爺爺說,『他自己不去,不去就不去吧,不去就下來幹活兒,在家裡砍柴』。」

孫采妮走訪了很多家庭,也向當地的老師了解過,她發現,在鄉村裡,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但也不能讓這些孩子,一輩子在家裡砍柴呀。」孫采妮紅了眼眶,她不忍心就這樣放棄。在她看來,教好每個孩子,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是她來到大山裡的初心。

「我還記得,當時我勸了很久。和當地的老人說話時,老人的一些土家族方言我聽不太懂,但很幸運,孩子爺爺最後答應我,會看著孩子去學校的。」那是孫采妮從未有過的喜悅。

「當務之急,就是改變理念。」孫采妮在自己的支教日記中寫道,「山路鎖不住有理想的人,對山區學生來說,是仍然存在的陳舊教育觀念,困住了很多孩子。」

帶來新知識,留下好習慣

王濤和孫采妮同是第二批來到西流水的志願者,「5年前在這裡支教的時候,我教的孩子們是二年級,我曾經和他們約定,等他們小學畢業的時候,我一定來看他們。」時隔5年,王濤帶著新的志願者,再一次回到了這裡。

在王濤支教的那年,他所帶的班級,以數學考試平均78分的成績,遠超縣裡平均分。

「努力沒白費。」這是王濤對自己教學成績的讚許,但他的目標遠不止此。

隔著窗,王濤向記者介紹,「黑黑瘦瘦的那個,是我的學生簡軍海」。這個曾經經常不寫作業、令王濤非常頭疼的孩子,如今長高了不少。

王濤說,「簡軍海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學生。有一次班裡只有他一個人沒寫作業。他說每次回到家裡,就寫不出作業。我看他也很自責,就沒有批評他。後來,我試著幫助他去改變習慣,他每次總能在學校里寫完數學作業再回家,成績也提高不少。」

「即便我們離開這裡,他們也依然熱愛學習。」這是王濤和他的志願者夥伴們共同的期盼。

「我班上的簡紅兵,是個看起來不那麼合群的孩子,小小的年紀,每天中午吃飯都可以吃兩大飯盒的米飯。」在西流水希望小學的學前班,這個有些特別的學生,引起了志願者黃愛茹的注意。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走過崎嶇泥濘的山路,黃愛茹走進了這個孩子的家。

「一個像是燒焦了的黑乎乎、矮矮的房子,門廳正中間明晃晃放著一口奶奶給自己準備的棺材。」黃愛茹回憶道,那天她幾乎是一路流著眼淚回去的。

她至今都記得,在屋子裡,簡紅兵那張清楚到有些刺眼的板凳床上,只鋪著些稻草和一張破舊的床單。

通過志願者的支教接力,變化悄然發生在簡紅兵和很多山區孩子的身上。

如今,張承香接過了黃愛茹的接力棒,成為簡紅兵的老師。張承香說,現在的簡紅兵,除了每天中午依然可以吃兩大飯盒的米飯,還成了班裡最愛問問題的學生。

用「愛」,開啟留守兒童的心鎖

「傾聽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大。」這是一年多支教生活留給志願者胡馨的感受。

「這裡的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很多時候,孩子們的心事不知道跟誰訴說,他們和城市裡上學的孩子一樣,有很多成長的困惑。比如:爸爸媽媽吵架了在鬧離婚;收到了情書該怎麼回應,等等。大多數孩子家裡只有老人照看,沒辦法理解孩子們的想法。很多時候,支教老師當起了孩子心事的傾聽者。」胡馨說。

四年級的小水(化名)是她印象最深刻的學生,「這個瘦弱的孩子是個懂事到讓我心疼的小姑娘」。胡馨的手機里,到現在都保存著很多小水的照片。

胡馨告訴記者,小水的父母離異之後,孩子爸爸一直不讓她和媽媽聯繫,「她抹著眼淚,偷偷告訴我,她很想媽媽。我常常和她聊天,聽她講家裡的事,用我的手機讓她和媽媽視頻通話」。

「如果有個朋友在遠方,他們會更願意走出大山。」胡馨說,志願者用點滴的舉動溫暖每一個孩子,讓他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帶留守兒童走出內心的大山。「志願者們是老師,更是朋友」。

點滴的愛,讓留守兒童的心鎖悄悄開啟。那年的端午節,志願者們收到了一個學生送來的粽子。胡馨回憶,「他說,那是最好吃的肉粽子」。在粽子葉上,孩子悄悄留下了一句話:「謝謝你來到我的生命中,和我做朋友——杜小康。」

「支教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孫采妮總是覺得遺憾,支教的日子太短,自己做的,還太少。

「那年我去的時候是冬天,但很多孩子早晨來上學時都穿著單薄的雨鞋。我問他們冷不冷,他們都說不冷。但每次在外面站隊的時候,他們都會左腳搓右腳,右腳搓左腳。」孫采妮回想起這些畫面,至今仍然覺得心酸。

「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家裡沒有錢買冬天穿的鞋,才不得已穿雨鞋的。很多孩子的手上都起了凍瘡,可能是因為每年冬天都會起,孩子們都顯得並不在意。但我真的不忍心再看到他們一個一個腫得像小饅頭一樣的手。」孫采妮把這一情況反映到支教團,學校很快組織了捐贈。孫采妮說,「我永遠忘不了發手套那天,孩子們開心得手舞足蹈,向別人展示著自己的新手套。」據介紹,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自發起赴貴支教團以來,連續6年堅持組織青島各界力量,向貴州山區捐款捐物。

團德江縣委書記逯瑋說,「志願者在德江贏得了縣鄉群眾的一致讚譽。他們充實了山區村小的師資力量,促進了當地教學質量的提高。志願者的到來,也幫助我們引入了更多的社會力量關注和支持山村教育發展。」

「都說支教會上癮。」在志願者的隊伍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去西部,去支教,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實習生 周呈宣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