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好綠水青山金飯碗

東方聖城網 發佈 2020-06-18T15:48:32+00:00

在濟寧市委市政府推進運河文化帶、泗河生態帶「兩帶」開發建設的戰略布局中,兗州區統籌謀劃、及早行動,以建設鄉村振興濱河示範區為抓手,按照「走在前、當示範」的思路,在全市率先實施泗河全流域開發,以泗河為軸線,加速與沿線縣市區道路連通、產業對接,著力培育發展鄉村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生、餐飲娛樂、觀光農業等新型業態,努力爭當泗河綠色發展帶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兗州區新兗鎮探索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發展路徑

攝影 王衛東

上游龍湖濕地建成後,為兗州段泗河帶來汩汩清流,一幅大美泗河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沿著兩岸放眼望去,堤內3300畝的「花海彩田」奼紫嫣紅,一望無際的觀賞性花卉和農作物被東邊清澈靜謐的馬橋濕地緊緊環繞,融為一體。堤外,占地150多畝的「牛樓小鎮」呼之欲出,一片粉牆黛瓦,飛檐交錯處,古香古色的建築群展現眼前。泗河沿岸的兗州區新兗鎮鄉村振興濱河示範區拉開了全域旅遊發展架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依託濟寧泗河綠色發展帶綜合開發的深入推進,兗州新兗鎮鄉村振興示範區-濱河田園綜合體項目積極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突出城郊優勢和濱河特色,積極探索以生態旅遊開發帶動鄉村振興的路子,著力打造生態秀美、產業興旺、宜居宜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爭當泗河生態帶鄉村振興排頭兵

在濟寧市委市政府推進運河文化帶、泗河生態帶「兩帶」開發建設的戰略布局中,兗州區統籌謀劃、及早行動,以建設鄉村振興濱河示範區為抓手,按照「走在前、當示範」的思路,在全市率先實施泗河全流域開發,以泗河為軸線,加速與沿線縣市區道路連通、產業對接,著力培育發展鄉村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生、餐飲娛樂、觀光農業等新型業態,努力爭當泗河綠色發展帶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兗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泗河生態帶開發和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建設工作,把建設新兗鎮鄉村振興示範區-濱河田園綜合體項目納入全區泗河綠色產業發展帶「3+1」板塊規劃,「花海彩田」項目列入濟寧市泗河綠色發展帶重點建設項目,小馬青、牛樓被納入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村。按照「治理流域、培育濕地、打造生態長廊」的標準,實施龍湖濕地和馬橋濕地兩大工程,逐步恢復受損河道兩岸的生態環境。

泗河景觀帶建設堅持「全域開發、一體規劃,景區構架、板塊布局,因段制宜、節點打造,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重點打造「兩脈、三湖、五區、九園」,通過兩三年的努力,把兗州泗河區域建成集文化旅遊、休閒觀光、高端康養於一體,人水和諧的綠色發展帶。

龍湖濕地、青蓮公園、馬橋濕地、花海彩田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開放。龍湖濕地是泗河綠色發展帶上的一個重點建設項目,成為濟寧城市「十二明珠映古城」規劃中的一顆「明珠」,更成為一處集蓄洪、中水處理、引水入城多功能於一體的水利工程。

點「土」成金 廢棄荒地變成青山綠水

兗州區和新兗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濟寧市泗河綠色發展帶重點建設和兗州區泗河全域開發整治的機遇,做好土地文章,盤活閒散荒地,變廢為寶打造青山綠水。

他們在泗河堤內堤外,全力打造10平方公里涵蓋20個村莊的鄉村振興濱河示範片區。以「一心連三點,一廊串五區」為引領,規劃建設「花海彩田」、馬橋濕地公園、「牛樓小鎮」等重點工程,打造集觀光農業、農產加工、美食餐飲、休閒娛樂、特色民宿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新高地,爭創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近年來,新兗鎮黨委、政府不等不靠,先行先試,編制土地規劃激發活力,迅速啟動了鄉村振興一系列工作。他們聘請南京農業大學編制了《新兗鎮鄉村振興規劃2019-2022》,總體形成「一帶、兩區、兩心、多點」的空間結構。

轄區泗河堤內,打造「花海彩田」、馬橋濕地融合發展的生態宜居休憩地。項目總投資2億元,充分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秉持「鄉愁·鄉憶」設計思路,依託現有資源,充分利用泗河復堤取土區,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前提下,對泗河西岸的2000畝土地進行平整、培肥。北部打造600畝的馬橋濕地公園,南部1400畝根據不同季節種植油菜花、向日葵、低杆高粱、穀子、芝麻等農作物,並點綴種植各類鮮花。

牛樓社區積極探索盤活土地發展集體經濟,全村1000餘畝土地流轉到大江林業、福源苗木等三個合作社,發展休閒採摘、農事體驗、餐飲娛樂農場。利用舊村拆除的350畝土地建設了6800平方米的商貿中心、占地60畝的花鳥魚蟲市場和大型鋼才交易市場,吸引了100餘家商戶落戶市場,安置了400餘名村民就業。利用舊村拆除的50畝土地,規劃建設了「牛樓味道」生態農莊,可以一次性接納1200人就餐,安置了100名村民就業。土地向種糧大戶、合作社流轉,各類產業項目的迭加實施,每家每戶除了土地租金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賺錢,為實現村富民強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去年以來,在堤外北部,泗河「花海彩田」項目西鄰,他們又拆除廢舊廠房5萬餘平方米,騰出建設用地150畝,規劃建設「牛樓小鎮」。牛樓小鎮突出「小街、小巷、小鋪、小院、小溪」的「五小」理念和魯西南民居特色,建成後將聯動花海彩田景區、馬橋濕地、牛樓味道等項目,成為集美食、特色民宿、個性酒吧、兒童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鄉村休閒旅遊新高地。今年6月底牛樓小鎮項目將投入試運營。

堤外南部,依託「牛樓小鎮」,同步規劃建設了遊客服務中心、農事體驗館、電商服務平台、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民培訓中心五大配套項目。拆除大雨住舊村,復墾騰置土地300餘畝,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生產和科普觀光」為發展主線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三產融合 打造泗河沿岸的璀璨明珠

已經上榜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花海彩田」,輻射涵蓋周邊60公里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城際圈,已接納遊客45萬人次。

兗州「花海彩田」規劃了印象泗河、夢幻花境、阡陌人家、藝術大觀、金色河谷以及花海尋芳六大主題景區。春天賞油菜花,夏天觀薰衣草,秋天看葵花、紅高梁,同時景區還推出油菜花節、啤酒節、音樂節、農民豐收節等系列活動,形成了以賞花為主題的特色景區。

在做好種植的基礎上,「花海彩田」項目還進一步融合發展一二三產業,建設農產品加工車間1萬平方米,對油菜籽、葵花籽進行榨油、加工、包裝、出售一條龍深加工,拉長了產業鏈條。

除了和旅遊相關的美食、商業、遊樂之外,通過和當地產業的互動,示範區還將向高效農業、休閒漁業、運動體育產業等一系列產業延伸,強調區域發展的統合功能,擴大經濟效益。

比如,現代農業產業園引栽容器苗、食用牡丹等新型品種,實現育苗、採摘、無公害貯存,滿足遊客需求,實現農業與服務業跨界融合發展。配套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可接納遊客60萬人次,農產品及各項服務業經營性收入可達到每年600餘萬元,增加參股居民的收入,帶動社區居民就業。

記者感言:

近幾年牛樓社區的發展風生水起,離不開黨的好政策,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最關鍵的是他們在鄉村振興中強健了肌體,學會了依靠增強自身造血機能求發展的本領,推動基層黨組織從管理農村到服務農村再到經營農村的轉變。

他們在示範區建設中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的聯結機制,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以鄉村旅遊為突破口,以股份合作為切入點,以產業共融為依託,以村民共治為保障,以發展共享為目標,吸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擁護。比如,「花海彩田」項目,採取社區內村集體參與,村民自願入股,收益分紅,成果共享的運行方式經營管理。其中,貧困戶可享受免費入股,每年將有保底800元的分紅。

他們以牛樓社區黨委為引領,引入公司化運作,切實運用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以牛樓農村合作社為主導並與社區內其他五村合作社共同入股為股東,先後成立了牛樓味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勝日尋芳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同時把黨建工作深入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的各個環節,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記者 王展宏 通訊員 王紹耿)

鄉村振興路徑模式探討

長按小程序碼識別查看詳情

分享自美翻了我的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