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疫情下,請待在「氣泡」里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0-06-19T12:05:18+00:00

紐西蘭疫情暴發初期,人們在超市里搶購。即便如此,過去的幾個月對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是一場考驗,無論你是經營者還是打工仔,是老人還是孩子,是家庭里賺麵包錢的那位,還是家庭主婦或煮夫。

紐西蘭奧克蘭景色。作者供圖

紐西蘭疫情暴發初期,超市食品貨架被一搶而空。作者供圖

紐西蘭疫情暴發初期,人們在超市里搶購。作者供圖

從地圖上看,紐西蘭恰如大洋上的一滴淚。不過,再怎麼「遺世獨立」,它也沒能在2020年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倖免。在過去的4個月裡,紐西蘭從政府到民眾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應對著病毒的挑戰。受益於良好的自然條件,加之舉國上下的抗疫努力,紐西蘭逐漸走出疫情的陰霾。

「氣泡」可以變大了

先分享一下紐西蘭抗疫時間線上重要的幾個點以及官方公布的相關數據。3月25日,紐西蘭進入緊急預警最高級別「Level4(Lockdown)」,也就是全國封鎖階段。在春節前後返回紐西蘭的華人居民和中國留學生,均自覺展開了自我隔離。但紐西蘭忽略了對從美國、歐洲、伊朗等國家返回人員的邊境檢查和隔離,導致該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激增。政府隨後展開了大規模的抗疫工作。

紐西蘭政府用「氣泡」這個詞比喻在家隔離,不知這是不是紐西蘭的原創。「請待在你的氣泡里」,「你的氣泡現在可以變大了」這樣的宣傳語,引導人們儘可能平和地度過這段日子。民眾普遍遵守政府的要求,老老實實待在「氣泡」里。4月27日,紐西蘭降至「Level3(Restrict)」即嚴控階段,5月13日降至「Level2(Reduce)」即減控階段。經歷了兩周多的0新增之後,紐西蘭宣布在6月8日進入「Level1(Prepare)」,就是為疫情後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經濟活動復甦進行準備的階段。經合組織(OECD)近日宣布:紐西蘭是西方已開發國家中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率第二低的國家,僅次於澳大利亞。

回顧這幾個月,用「氣泡」這個詞描述抗疫的日子,像個童話。現實中的紐西蘭抗疫故事,少不了酸甜苦辣。

我在國內時是國際課程的教師,2014年到紐西蘭工作、生活,現居奧克蘭。紐西蘭疫情開始的時候,我正在運營上海某學校來奧克蘭參加的冬令營訓練項目。我這邊海報背板已製作完畢、景點餐廳也實地考察過,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卻被新冠疫情打得措手不及。1月26日,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緊急通知,停止一切境外團隊旅行包括遊學項目。1月29日,從上海回奧克蘭準備開營事宜的我,飛機落地剛打開手機,便接到了奧克蘭方面冬令營營地負責人的緊急電話,詢問目前的狀況。我的回答是:「由於新冠疫情暴發,為了中國學生和紐西蘭人民的健康安全,我們決定取消這次活動。」此後的一周內,我緊急聯繫和此行程有關的近20家供應商,傳達這個決定。值得慶幸的是,95%的供應商予以理解,並同意全額退款,從而減少了國內學生家長的損失。一場應急戰打下來,我一直處在高壓和焦慮中,頭髮都急掉了一把。

鬆散的在線教育憂心的華人家長

疫情對孩子最大的影響當屬網絡學習。當初我選擇到紐西蘭生活,是聽說它的K12(幼兒園至高中)基礎教育質量領先,西方媒體對其不吝讚揚,稱其教育綜合能力、「培養下一代指向未來的能力」居於世界前列。然而,親身體驗了才知道,紐西蘭基礎教育存在基礎訓練不紮實、學習強度偏低這樣的缺陷,起碼在華人看來是這樣的。

疫情之下,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是有序的,讓學生清楚每周的必修和可選作業。我女兒Rachel今年讀Year5(相當於國內的三年級),每天應該完成一個單元的數學練習、英語閱讀網站的瀏覽學習,每周完成數學加強練習一次(應用題小卷一張),以及作文一篇。比較有意思的作業是,學校要求學生在一個兒童新聞網站上關注世界新聞和疫情,並選擇其中一篇,根據內容設計問卷,而老師也認真回答了所有學生的問卷。最近複課,學校要求學生進行演講,題目二選一:我支持學生在學校接受老師的教育;我支持全面開始網絡學習而不再去學校。學校從不假設孩子的想法就是幼稚的,而是鼓勵孩子對當下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讓孩子們的聲音被聽見。這樣的教學理念頗有意味。

我的大學同學如今都在上海教育一線耕耘。這次疫情中,有老同學告訴我,她的工作量一點兒不亞於平時,甚至更加辛苦,需要大量在iPad上批閱學生的作業。相比之下,在紐西蘭,學校的教學和學生的家庭作業靈活得多。在學校改為線上教學的兩個月中,所有學生作業的反饋評價一概發送到學生郵箱,沒有特殊情況,老師不會聯繫家長。有兩周,我女兒只是在各學習平台瀏覽,沒有交出實質性的作業;我這個「偵探」在孩子的作業郵箱中反覆查找,才察覺出了問題,緊急開始給孩子補作業,並且自責、反思。我想,如果在國內,如果孩子不交作業,我肯定早就接到老師的電話了。重視教育的紐西蘭華人家長,面對和國內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只能對孩子加強陪伴,不斷查缺補漏,充當全科助教,才能在某種程度上彌補這個體系的不足吧。

疫情肆虐,擋不住溫情與善意

我先生由於工作原因,平時需要在國內和紐西蘭「兩頭飛」。他原計劃4月乘坐東航航班飛上海,後來機票被取消。他預訂了6月初的紐西蘭航空公司航班,這個航班後來也被取消。在工作大量積壓卻無航班可飛的情況下,他好不容易買到一張高價機票,總算在6月8日趕回上海復工。

再說說疫情對生活的一些影響。我清晰地記得,紐西蘭公布第一、第二例確診病例是在一個周五,那天我路過一個大型超市,突然發現裡面異常擁擠,進去一看,發現結帳處排起長龍,麵包、衛生紙、烹調油的貨架被一掃而空。有位大叔在手推車裡放了五六包20公斤的麵粉。恐慌就這樣以不遜於病毒的速度傳播開來。疫情之初,紐西蘭的醫院沒有檢測設備,前幾例確診病例是在澳大利亞的幫助下才確認的。紐西蘭衛生部對每日檢測人數的公示表明,在3月下旬之前,紐西蘭每天只能做30至100例檢測,疫情熱線更多地建議有症狀的人在家隔離。我讀到的一些網絡帖子說,紐西蘭幾位母親表示自己和孩子症狀明顯、病痛強烈,但由於沒有滿足檢測的「剛性」標準而無法去醫院就診。隔著螢幕,讀到這樣的消息,令人揪心。

儘管如此,人們依然選擇向身邊、向社區釋放溫情和善意。幾乎每家每戶都在沿街的窗台放了毛絨小熊,讓出門散步、鍛鍊的孩子快樂起來。兩位旅館的老闆,一位是華人,一位是紐西蘭當地人,為滯留在紐西蘭的中國遊客,以及那些從國內回來、房東卻不肯收留的中國留學生,提供免費住宿。位於瑪塔瑪塔小鎮的一家西餐廳舉辦婚宴聚會,造成了群體傳染。老闆沮喪地告訴媒體,如果他再敏銳一些,而不是存有僥倖心理,傳染可能就不會發生。小鎮的居民和餐廳的常客在心形便簽紙上寫了「加油!你們店的食物很棒!我們支持你!」這樣的話語,貼滿了餐廳的櫥窗。

作為一個島國,紐西蘭要封鎖國境線很簡單。這個人口500萬的國家,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只有15人。民眾遵守「封城」措施,政府為失業人員和停業的企業發了補貼。

即便如此,過去的幾個月對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是一場考驗,無論你是經營者還是打工仔,是老人還是孩子,是家庭里賺麵包錢的那位,還是家庭主婦或煮夫。在如此特殊的時刻,唯願疫情早日結束,在病毒肆虐之後,我們應該比以往更明白人類的渺小,明白我們命運的緊密相連。為打贏這場戰爭貢獻力量,是每一個世界公民的責任。

本文作者於2014年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目前旅居紐西蘭,從事教育諮詢和交流互訪工作。

責任編輯:蔡夢吟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來源:青年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