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將如何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金融界 發佈 2020-06-23T07:39:38+00:00

當全球經濟最終擺脫疫情衝擊的時後,預計全球化程度也將遠低於之前。各國政府,包括許多長期支持全球貿易的人士,正在利用這場危機樹立貿易壁壘,並將製造業帶回國內。

當全球經濟最終擺脫疫情衝擊的時後,預計全球化程度也將遠低於之前。

各國政府,包括許多長期支持全球貿易的人士,正在利用這場危機樹立貿易壁壘,並將製造業帶回國內。日本現在出錢讓企業將工廠遷回。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也保證在年底前實現關鍵醫療用品的「完全獨立」。在華盛頓,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都支持新的「購買美國貨」的政府醫療支出要求。

從半導體製造商到外科手術服生產廠商,企業正在重新評估太過分散的跨國生產網絡。事實證明,這些網絡很容易受到破壞。

「這場疫情凸顯了全球化可能走得太遠的一些方面,」在27個國家擁有125家工廠的印度發動機製造商康明斯公司的供應鏈和製造副總裁彼得-安德森(Peter Anderson)說。他表示,近十年來的瘟疫、自然災害和貿易戰表明,企業「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風險」。

他說,這些風險促使康明斯加快步伐,降低生產系統的全球化程度,並將生產集中在離最終產品銷售地點更近的地方。

在疫情後的世界,更多自給自足的經濟活動將被認為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但如果政府為了這個目標刻意將現有供應鏈割裂,生產成本可能會上升,增長可能會放緩。較富裕的經濟體可能增長更慢,而近年來新興的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速也可能會回落。世界銀行本月便警告說,「全球供應鏈、全球貿易和金融流動以及全球協作的長期破壞」將對低收入國家造成持久傷害。

世界貿易組織(WTO)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表示:「全球資本主義將不得不重新平衡。」拉米目前擔任諮詢公司Brunswick Group的歐洲主席。

並非所有的疫情應對策略都是內收型的。以新加坡和紐西蘭為首的一個由小國組成的聯盟正在推動一項削減關稅的協議,以擴大醫療產品的貿易。該聯盟表示,國際合作是提高稀缺醫療產品供應的最有效途徑。視頻會議的繁榮正在加速向在線工作和遠程服務(如遠程醫療)的發展,這可能會使長期以來主要在國內的行業走向全球化。

通過不得不居家線上工作數量的突然增多,這一流行病使更多的工作崗位從實體場所流失。「這並不是說全球化已經結束那麼簡單,」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合伙人蘇珊-倫德(Susan Lund)說。「全球化將被重塑。」

預計今年的對外貿易將下降三分之一,外國直接投資將下降40%。國際投資者僅在3月份就從新興市場撤資830億美元,創下單月紀錄,不過4、5月份投資總額略有反彈。

據總部位於瑞士的監測組織「全球貿易警報」(Global Trade Alert)稱,近90個國家的政府已經封鎖了醫療用品的出口,以為本國公民保留供應,29個國家也對食品採取了同樣的措施。全球超過70%的出入境口岸實行航空、海陸空限制出境。不過一些出口限制最近已經被解除。

甚至在冠狀病毒爆發之前,全球化在經歷了90年代和2000年代的繁榮之後就已經停滯不前,當時冷戰的結束使國際經濟統一起來。金融危機結束了這種擴張,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英國退出歐盟進一步阻礙了經濟一體化。

2019年,世界經濟以健康的速度增長,但貿易出現下滑,部分原因是川普政府針對多個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政策。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比2015年的峰值下降25%。移民數量在1990年至2010年期間急劇增加之後,在過去十年中穩步下降。

世界貿易組織有兩個大流行後的預測。它的樂觀設想是,到明年,貿易將反彈至沒有危機時的水平。其悲觀的數據顯示,跨境貿易的增長速度比之前預期的水平低20%,增速也更為緩慢。

類似地,一個世紀前,西班牙流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全球貿易、金融和移民的增長戛然停止。戰爭、1918年的大流行病、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徹底切斷了國際聯繫,全球經濟一體化花了半個多世紀才恢復到20世紀初的水平。

疫情暴露了全球經濟又一個明顯的阿喀琉斯之踵——將工廠、分銷商和消費者糅合在一起的錯綜複雜的供應鏈。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截至2007年,供應鏈內的跨境運輸占到所有國際貿易的一半以上。

明尼蘇達州醫療設備製造商美敦力公司便表示,其生產的呼吸機包含1500多個零部件,來自14個國家的100家供應商。

全球汽車零部件生產集中在中國武漢地區,該地區是新冠肺炎最早出現的地區,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地區,這導致日本、韓國和塞爾維亞出現嚴重的組裝短缺。

物流公司的執行長哈米德-穆加達姆(Hamid Moghadam)表示:「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裡,供應鏈全球化的布局結構確實提高了效率」,但這也使得它們「非常容易受到破壞」。

一些仍在營業或尋求迅速復工的美國工廠曾因墨西哥供應商的關閉而一度受阻。包括汽車製造商、電子和化學公司在內的300多家美國製造商的執行長們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請求墨西哥配合美國的生產計劃,並警告說,關閉工廠「將危及我們向北美各地公民運送關鍵物資和日常必需品的能力」。

墨西哥官員回應說,他們擔心邊境工廠會受到傳染。「我們是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但墨西哥如今的首要任務是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該國外交部長艾布拉德(Marcelo Ebrard)表示。

密爾沃基工業自動化設備製造商Rockwell Automation的執行長莫雷(Blake Moret)預計,企業將減少對某一關鍵零部件或原材料單一供應商的依賴。他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一些製造商計劃將生產業務遷回北美。」

在疫情爆發後的數周里,國會至少提出了九項獨立議案,旨在遏制美國對外國醫療產品的依賴,其中六項議案是由兩黨共同提出的。密西根州民主黨眾議員斯洛特金(Elissa Slotkin)提出了一項法案,旨在將醫療衛生部門像「國土安全資產」一樣對待。川普政府自5月份以來就表示,正考慮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對各種產品徵收關稅或配額,包括移動式起重機、用於製造變壓器的材料以及航空和國防設備。

促進自給自足的政策正在一些此前曾反對過川普貿易政策的國家流行起來。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Thierry Breton)表示:「這場危機帶來的問題是,我們可能在全球化方面走得太遠了。」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也表示,在醫療用品方面,「我們需要在這個領域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或者至少擁有該行業的支柱產業。」

今年,至少有8個國家,以及歐盟,公布了針對外國投資的新限制,旨在阻止對陷入困境的戰略產業的收購。政府一直在利用補貼來支撐國內企業,使其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貿易專家警告說,這些資金是否會不當促進出口或阻礙進口,特別是在以衛生安全的名義證明合理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新的爭論。前WTO總幹事拉米說,「防範主義將比保護主義更難對付。」他說,各國選擇各種方式保護本國民眾和企業免受風險,「將以比關稅更明確的方式使全球貿易體系分裂」。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出現類似的緊張局面時,世貿組織介入,平息了一場初生的貿易戰。但這個總部設在日內瓦的組織如今不再擁有這樣的影響力。川普政府去年阻止任命貿易法庭法官,實際上剝奪了世貿組織法律體系執行全球規則的權力。長期的癱瘓使世貿組織無法制定新的協議來應對新的挑戰。

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一些決策者認為,危機要求更多而不是更少的一體化,向更獨立的經濟體邁進將使世介面臨更大的供應中斷風險。包括美國在內的100多個國家的政府都降低了此前對醫療設施的關稅關稅並放寬了其他限制,這表明,至少在短期內,他們承認更多的進口也是一個好選擇,而不是試圖切斷一切國外供應。

歐盟貿易專員菲爾-霍根(Phil Hogan)表示:「如果更多國家走上構建自主供應鏈的道路,將加劇對稀缺資源的競爭,推高價格,並加深國際敵對情緒。對我們經濟和民眾來說,將是一種雙輸局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