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育成三茬小龍蝦 湖中村盼抱團擴規模

時代周報 發佈 2020-06-23T10:54:50+00:00

6月18日,梅州市五華縣龍村鎮湖中村最後三戶貧困戶達到退出標準,至此,湖中村摘帽脫貧。全村道路逐漸得到硬化,安全飲用水和安全用電正常使用,電視信號和網絡信號全部覆蓋,貧困家庭成員均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範圍,所有貧困學生得到政府教育補貼、沒有因貧輟學學生,29戶危房戶得到妥善安置、100%完成危房改造任務,73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全部接受職業指導培訓、基本實現務工就業。

6月18日,梅州市五華縣龍村鎮湖中村最後三戶貧困戶達到退出標準,至此,湖中村摘帽脫貧。

湖中村地處偏遠山區,總面積11.61平方公里。全村轄35個村民小組,2015年末人口968戶、5233人,村集體經濟只有7000多元,2016年被確定為新一輪省重點幫扶村。

2016年5月,湖中村扶貧攻堅戰役如火如荼,廣州市番禺區人社局扶貧幹部陳智軍到湖中村,當起了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

經過四年努力,該村蛻變為黨建示範村,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村集體經濟分別增長了3倍和近18倍,「髒、亂、差」的省定貧困村變成了乾淨整潔的美麗鄉村。

全村道路逐漸得到硬化,安全飲用水和安全用電正常使用,電視信號和網絡信號全部覆蓋,貧困家庭成員均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範圍,所有貧困學生得到政府教育補貼、沒有因貧輟學學生,29戶危房戶得到妥善安置、100%完成危房改造任務,73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全部接受職業指導培訓、基本實現務工就業。

陳智軍為湖中村脫貧致富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實現湖中村貧困戶村民穩步增收、村集體收益穩步擴大,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7000多元大幅增長到25.8萬元(全口徑集體收入),貧困戶實現全面脫貧。

引項目入村「造血」

陳智軍家在廣州,第一次到湖中村時,大巴倒小巴、高速轉土路,單程就要花費6個小時。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村裡的貧困還是讓他記憶深刻:坑坑窪窪的泥路,屋內昏暗,有些村民家中的「家具」還只是由土磚砌成的床。

陳智軍明白,單純送錢送物的「輸血」手段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急之舉,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湖中村貧困的狀況,要徹底實現精準脫貧,一定要讓湖中村實現自我「造血」,通過發展產業,讓村集體和貧困戶得到持續穩定的收入。

在與村裡貧困戶交流時,陳智軍發現很多人去外面打工,一個月也只掙三四千塊錢,如果能把大型的、規模化的、標準化的企業引到村裡來,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造血難題。

「招商引資」成了陳智軍扶貧期間的關鍵詞。

4年來,陳智軍引進了蘭花產業、光伏發電、標準化養殖蛇(藥用)、小龍蝦養殖、富硒水稻、電子生產車間等項目。

2019年4月,陳智軍主動協調供電、供水、國土、市監等相關部門,聯合4個廣州市的省定貧困村投資300多萬元扶貧資金,總投資1200多萬元的現代化蛇養殖(藥用和食用)項目落戶湖中村。

接下來,陳智軍聯繫廣州梅州指揮部和廣州市番禺區領導尋求協助解決困難,與多家醫藥集團簽訂採購蛇源合作協議,「川貝枇杷膏就是用蛇膽做藥引。」陳智軍表示。

陳智軍向時代周報記者算過一筆帳。他預計,到年底時,湖中村將分到一筆收入。「我們四個村的扶貧資金大概占28%,湖中村占8%。如果按照40萬元的收入分紅,那麼村集體將有3.2萬元的收入。」

不僅如此,項目還僱傭了村裡七八名貧困戶工作。「有一對夫妻都在廠里工作,男的一個月賺7000多元,女的賺3000多元,加起來就1萬多元了,現在家裡的房子就第二層、第三層地加蓋。」陳智軍表示。

如今,湖心村裡有了自家產品,下一步就得暢通產品的銷售渠道。

趁著直播電商的勢頭,陳智軍還聯繫了直播機構,利用該機構所擁有的800多名主播、600多萬粉絲資源,開展貧困戶山貨出山「農產品抖音直銷」幫扶。現已完成湖中村和龍村鎮農產品上架銷售,6月還將開展五華縣「農產品抖音直銷」幫扶工作。

截至目前,湖中村蘭花種植、光伏發電和縣統籌產業等收益分紅60多萬元,解決本地用工30多人。

村村聯動發展小龍蝦

湖中村小龍蝦也養得風生水起。

4月初至今,每天都有商家到湖中村收購小龍蝦。因為這裡的小龍蝦用山泉水養殖,肥美乾淨,肉質鮮甜,平均收購價為每斤25―40元。

2019年8月,五華縣委縣政府安排湖中村幹部到湖北潛江實地調研了解小龍蝦養殖,投入扶貧資金20萬元,開展小龍蝦養殖項目。

湖中村集約統籌100餘畝水田地,發展小龍蝦養殖基地,聘請貧困戶務工,2019年底投放2000多斤小龍蝦苗,今年2月產出第一批小龍蝦。

陳智軍介紹,湖中村小龍蝦養殖基地面積有150畝,目前已經養殖的面積達90畝,平均每天銷售量在200斤左右,一個月大概有20天捕撈,從4月初至今,大概捕撈1萬斤小龍蝦,銷售額可達30萬―40萬元。

「小龍蝦一般一年可養兩季,在廣東天氣暖和的地方甚至可以養三季,算下來一畝一年的收入至少近萬元以上。」陳智軍說。

陳智軍心裡有一本「小龍蝦帳本」:「小龍蝦養殖時間只要兩個半月,能在很短時間裡就看到成效,如果不見效就立馬換別的產業項目;另一個則是梅州天氣暖和,小龍蝦一年可以育成三次,而湖北則是一年兩次;第三點則是投入回報比可以達到1:5,也就是說,1斤的蝦苗可以產出5斤小龍蝦。」

如今,湖心村的小龍蝦養殖的經驗正在幫助更多村戴發展。在湖中村小龍蝦養殖基地的示範帶動下,村民開始自發養殖小龍蝦,周邊的村也來考察學習。

「順應市場需求,響應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產業扶貧村村聯動的號召,我向周邊18條村的負責人分享了小龍蝦養殖業發展經驗,目前多個貧困村有意向共同發展小龍蝦產業,成為村村聯動產業扶貧項目新亮點。」陳智軍表示。

「我覺得養殖小龍蝦需要大家一起抱團,搞成廣州很多批發市場那樣的模式,要成規模,所以需要大家抱團,一起搞一個項目,他們很多都有興趣。」陳智軍介紹,還想在湖中村建一座小龍蝦養殖培訓體驗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大家怎麼養、怎麼捕、怎麼烹飪小龍蝦,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扶貧產業。這樣即使我回廣州了,也有人能把這個技術傳承下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