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生溺水事故,我們能做些什麼?

校長傳媒 發佈 2020-06-24T12:42:17+00:00

面對學生溺水事故,我們能做些什麼?寫在前面的話:近日,重慶市8名小學生周末放假相約到河灘玩耍,其中一名學生不慎失足落水,旁邊的7名學生去施救,結果一併落水溺亡。


【周新專欄】

面對學生溺水事故,我們能做些什麼?

原創作者|周新

寫在前面的話:近日,重慶市8名小學生周末放假相約到河灘玩耍,其中一名學生不慎失足落水,旁邊的7名學生去施救,結果一併落水溺亡。面對學生溺水事故,我們能做些什麼?

一、安全囧境:九成農村中小學生不會游泳

2013年,湖北省政府應急辦成立調研組,奔赴全省各地,就學生溺水事故進行專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

①溺亡事故多集中在暑期、節假日、放學後等學生缺乏監管的時段。溺亡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大多數是男生。

②農村90%以上的中小學生不會游泳,不少在江邊長大的孩子竟然也是旱鴨子,因為學校不讓學生游泳,老師沒有教學生游泳,父母不准孩子游泳,大家都怕出事。

③施救不科學導致的溺亡現象較為普遍。

相關統計結果表明,溺亡占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比例為44%~46%,已成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

二、典型案例

救了別人,卻丟了性命

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下午,湖北省襄陽市十多名小學畢業生相約來到江邊玩耍。其間,兩名女生不慎滑入深水。

情急之中,女生小星跳進江中救人,在兩名男生的協助下,成功救起兩名落水同伴。然而,緊急情況下,小星竟忘了自己不會游泳,在將落水同伴推上岸後,她自己卻滑入深水,溺水身亡。

這是一起因不會游泳而導致的溺水身亡事故。

這起事故告訴我們,施救溺水者,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否則,不僅救不了人,還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

三、安全密碼:教會學生游泳

面對溺水事故,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們能及時趕到溺水現場嗎?不能。我們能時刻陪著學生,監控學生的游泳安全嗎?不能。我們能動員家長雙休日陪學生去游泳嗎?不能。難道我們什麼也不能做嗎?不!我們可以教會學生游泳。

1.將游泳訓練納入中小學體育課堂中

目前,廣東、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的部分學校已開設游泳課程。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各級各類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創造條件,開設游泳課,提高中小學生的游泳技能。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將游泳技能作為體育課考核達標的內容。

2.讓學生掌握溺水急救四個步驟

體育老師要通過游泳課告訴學生,發現有人溺水時,要先撥打110、120,並按下列四個步驟對溺水者進行施救。

①將溺水者救上岸。可將救生圈、木板等拋給溺水者;沒有工具的話,應以呼救和報警為主。要特彆強調的是,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時,最好不要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

②清除溺水者口腔內的異物。溺水者被救上岸後,應立即把他的口腔打開,清除其口腔內的異物。

③排出溺水者腹內之水。可以採取這樣的姿勢幫助溺水者排出腹內之水:一腿屈膝,一腿跪地,將其腹部放置到彎曲的大腿上,讓他面朝下,用手按壓其背部。這樣,就能將其腹內之水排出。

④進行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者已經停止,要立即採用人工呼吸施救。

3.經常對學生開展「五有」「七不」的游泳常識教育

「五有」即游泳時有家長(監護人)的帶領,有健康的身體,有強烈的游泳安全意識,有必要的下水前準備,有關照同伴之心。

「七不」即不私自游泳,不在家長、老師未允許的情況下擅自與別人結伴同遊,不在無老師和家長的帶領陪伴時游泳,不到無救援人員、無安全設施的水域游泳,不到陌生的水域游泳,水性不佳者不下水施救,未成年人不參與危險的溺水施救。

4.提醒家長關注學生的游泳安全

學校可採取發放告家長書、發簡訊、開家長會、做家訪等形式,向家長通報近期發生的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告知家長務必承擔起學生離開學校後的安全監管職責。提醒家長放學後、周末和節假日等時段,是溺水事故多發時段,一定要加強看護和教育。

5.建立完善溺水應急救援機制

組織教職工在校園周邊水域巡查,防止學生回家途中去游泳;給相關工作人員配備溺水救生設備,比如長繩、救生圈等;加強校園應急救護人員的自救互救培訓,提高其應急救援能力;有條件的學校還應配備應急車輛、船隻,一旦發生學生溺水事故,迅速展開救援行動。

本文節選自源創圖書《老師,請開啟校園安全模式》,周新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源創圖書授權發布

本書詳細探討了校園安全的各個方面,重點分析了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優化班級安全管理措施、夯實學生安全教育、增強教師自我保護意識、規範事故善後處理措施等。64個典型案例,讓人警醒;64個實用安全策略,幫助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有備無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