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三十八:路德派領地教會的建立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0-06-25T10:55:27+00:00

雖然1521年沃爾姆斯會議正式譴責了路德派,但路德教會還是得到許多城市和一些諸侯的支持,皇帝查理五世正忙於歐洲事務,無法採取斷然措施來反對路德的宗教改革。


基督教之三十八:路德派領地教會的建立


  


雖然1521年沃爾姆斯會議正式譴責了路德派,但路德教會還是得到許多城市和一些諸侯的支持,皇帝查理五世正忙於歐洲事務,無法採取斷然措施來反對路德的宗教改革。這樣,路德教會就進一步發展了起來。


  路德的教會首先在薩克森選侯領地得以建立。1525年薩克森選侯智者弗里德里克去世,他的兄弟公爵約翰繼承了選侯位,在他的公國中建立了路德教教會。新教取消了拉丁文的宗教彌撒,換用路德教的彌撒儀式。新教教會取消了過去的主教制度,設一個宗教裁判所來領導教會事項。由兩個神學家和兩個選舉產生的執事為教會宗教裁判所的領袖,他們擁有聘請和撤換教士職務的權力,並決定宗教崇拜的儀式和規定。這種形式後來在德國的新教區中普遍採用,成為一種獨立的、受地方政府領導的教會。宗教裁判所的人員往往由地方政府或城市委員會來確定,從而保證了政府對教會的領導。新教規定僧侶可以結婚,路德自己在1525年同修女波拉的凱薩琳結婚。路德雖然主張教會是信徒的組織,信徒享有全權任命和罷免自己的牧師的權力,但他也認為世俗統治者有推進福音的職責。宗教改革運動的深入開展遇到了天主教諸侯和皇帝的反對,路德決定進一步放棄自由教會,主張教會嚴格服從諸侯和政府。這樣,在新教地區,教會實際上是由領地的諸侯來領導的,諸侯甚至可以決定自己的領地中的人民應當信仰什麼宗教。諸侯政府還為教會提供經費,在德國新教區,諸侯和世俗貴族得到了教會和修道院的土地,但仍把教會的地產收入用於維持教會的開支和興辦教育。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宗教改革後,為個人和為死者做彌撒被取消,使得教會的收入斷絕;另一方面,諸侯領地的議會對諸侯的財政具有監督權,它們責成諸侯把教會的財產用於教會。各地的議會都十分清楚貴族得到財產以及這些財產的用途。由於物價的不斷上漲,諸侯和貴族需要靠議會賦予他們徵稅的權力,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有所讓步。


  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也激發了人民起來反對貴族的革命熱情。在一些地方,宗教改革運動變得激進。路德回到維滕貝格後,就發現那裡的人們正在進行更為激進的宗教改革運動,如沒收教會財產。路德的老同事卡爾斯塔特否認教育的價值,拒絕承認基督身臨聖餐之中的教義,號召破壞聖像。比卡爾斯塔特更加激進的是托馬斯.閔採爾,他也是路德的朋友,但正在各地呼籲建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人間天國。不久,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於1525年在德國南部爆發,衝擊了德國的封建秩序。隨著德國農民戰爭的被鎮壓,在德國掀起了一股反對路德宗教改革的勢力。貴族指責路德支持農民進行叛亂,路德則說是農民誤解了他的宗教,他提倡的是服從世俗權威的領導,又說宗教改革運動完全是精神的運動,而不是農民所理解的" 物慾" 的實現。


  路德對農民所持的這種保守態度,又使路德運動脫離了人民革命運動,兩者之間產生了裂痕。信奉天主教的北部諸侯利用這種機會,以薩克森公爵喬治為首著手組建一個天主教同盟,以便反對新教改革。喬治聯合其他天主教諸侯,於1525年7 月在德紹開會,正式建立了天主教同盟。


  1526年6 月斯邦耶帝國會議召開。在這個會議上,支持路德教的諸侯也建立了一個聯盟,並且還得到了一些信奉天主教的諸侯的同情。查理五世的兄弟斐迪南大公代表他的兄弟,頒布了一個臨時約法,規定在基督教會宗教會議召開之前,每個諸侯可以對自己領地中的宗教事務負全部責任,這在實際上承認了新教諸侯在自己領地中實行新教的做法。1526年帝國會議的直接後果就是路德教會的領地化,路德派諸侯和大城市把帝國會議的決議解釋成法律上准許他們制定自己認為合適的教會章程。在這個決議的庇護下,路德派領地教會迅速發展起來。


  路德派勢力的強大使查理五世和天主教諸侯不安。1529年2 月1 日,皇帝查理五世召開了第二次斯邦耶帝國會議,皇帝自己仍然沒有出席會議,但提出重申沃姆斯會議反對路德派的立場的要求。由於參加會議的成員中天主教諸侯是大多數,選舉結果是皇帝的提議得以通過。支持路德教的諸侯成為少數派,他們堅持1526年斯邦耶會議的精神,但他們的要求沒有被通過。


  他們向大會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抗議書,從此新教便被稱為" 抗議派"。支持抗議行動的,主要有薩克森的選侯約翰、黑森的菲利普、呂納堡的厄恩斯特、布蘭登堡- 安斯巴赫的喬治、安哈特的沃爾夫岡和一些城市如斯特拉斯堡、烏爾姆、康斯坦茨、紐倫堡、林道、肯普滕、梅明根、納德林根、海爾布隆、伊斯內、聖加倫、羅伊特林根、魏森堡、溫德謝姆。結果,1529年的斯邦耶會議成了天主教會討伐路德派的場所,會議甚至規定可以在路德派諸侯領地上舉行羅馬天主教的儀式,允許一切羅馬天主教機關和修會享有以前的權利、產業和收入。


  自1529年起,抗議派諸侯團結在黑森諸侯菲利普身邊,組建抗議派同盟。1531年2 月27日,他們在施馬卡爾登開會,正式建立了施馬卡爾登新教同盟。這個同盟主要由黑森的菲利普牽頭,成員有路德的支持者薩克森選侯約翰、另外一些諸侯和不萊梅、斯特拉斯堡、康斯坦茨等城市。由於路德和慈溫利在聖餐性質上有爭論,施馬卡爾登新教同盟排斥了慈溫利派。1532年新教同盟勢力強大,對查理五世施加壓力,迫使他對路德教採取了寬容態度。1534年,在黑森的菲利普領導下,打敗了帝國的軍隊,幫助路德派諸侯符騰堡公爵烏爾利希恢復了在1525年失去的符騰堡統治權。在北部德國,又有一些諸侯和城市倒向了路德派。


  1540年黑森的菲利普在沒有離婚的情況下娶了第二個妻子,這使他名譽掃地。其他的新教諸侯譴責他道德敗壞,影響了新教同盟的聲譽。由於菲利普違背了德國的法律,現在查理就可以處置他。查理五世提出的條件就是要他限制同盟的發展,可見這時新教勢力的強大。1544年查理又召開了一次斯邦耶會議,查理同意一切宗教問題應該在德國教會大會上解決,到時候允許路德派充分闡述自己的意見。1545年,在雷根斯堡召開了宗教會議,但會議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激化了新教和天主教派之間的矛盾。宗教戰爭一觸即發。1546年,查理得到了菲利普的女婿新教諸侯馬瑞斯公爵的支持,與路德派諸侯作戰。起初路德派諸侯獲勝,但在1547年,皇帝的軍隊俘虜了薩克森選侯約翰.弗里德里克(選侯約翰的兒子),不久又俘虜了黑森的菲利普,形勢便出現變化,迫使他們不再反對皇帝。查理五世又迫使一些新教諸侯如科隆的大主教回到天主教的陣營,另外一些新教的諸侯國也承認了查理五世的權威。在這樣的基礎上,皇帝查理五世明智地採取宗教寬容政策。1548年召開了奧斯堡帝國會議,查理頒布了一個奧斯堡協議,對新教的存在包括僧侶可以結婚予以特許。新教的諸侯接受了這個協議,雖然還不是十分滿意。


  尤其是菲利普的女婿馬瑞斯公爵不滿意他的岳父被扣留,於是在1551年組織了一個新的新教同盟,並且得到了法國的支持。這個新教同盟的鬥爭獲得成功,查理五世被迫釋放了黑森的菲利普和薩克森選侯弗里德里克,並且頒布了進一步的宗教寬容政策。以後查理五世厭倦了德國的事務,他把德國的事務都交給他的兄弟斐迪南大公管理,自己移居尼德蘭,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便告一段落。


  宗教改革後,教會的性質有所改變,教會的財產被諸侯、貴族和城市瓜分,牧師的職位對貴族來說就不再有吸引力了。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