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代謝》: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中國生物技術網 發佈 2020-06-25T19:51:46+00:00

6月2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教授李紅良團隊發表於《細胞代謝》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使用他汀類藥物,能顯著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通過對患者進行傾向性匹配, 他汀類與非他汀類組28天全因死亡率分別為5.2%和9.4%

6月2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教授李紅良團隊發表於《細胞代謝》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使用他汀類藥物,能顯著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團隊通過對湖北省21家醫院的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回顧性研究,得出該結論。

「經過嚴格配比和校正後的研究數據顯示,使用他汀類藥物組的28天全因死亡率為5.2%,明顯低於非他汀類藥物組9.4%的死亡率。這無疑對全球數百萬新冠肺炎患者的用藥,極具指導意義和重大的參考價值,將直接有助於降低新冠肺炎的全球死亡率。」李紅良告訴《中國科學報》。

這一重要研究成果,也為他汀類藥物或他汀類藥物與普利類/沙坦類(ACEI/ARBs)降壓藥聯合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了關鍵的支撐證據。

李紅良指出,這項研究成果明確支持了他汀類藥物在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顯著的保護作用,並為後續開展他汀類藥物是否具有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信心。

團隊系統的回顧性研究中,1219名患者在住院期間使用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阿托伐他汀,平均劑量為20毫克/天)且平均在院用藥時間為22天;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病的患者中,有319名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聯合普利類/沙坦類藥物,有603名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聯合其他降壓藥物。

研究人員基於13981人群對比分析了使用他汀類藥物和未使用他汀類藥物病人死亡率和次要結局。由於由於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年齡較大、合併症更多、病情更嚴重,研究人員進一步對兩組患者臨床情況進行了嚴格的配比和校正,使兩組患者在基本情況均衡可比的狀態下,進行他汀類藥物療效的相關分析。

13981名患者的數據分析發現,在隨訪期間,使用他汀類藥物可顯著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同時,使用他汀類藥物也明顯降低了新冠患者有創機械通氣、進入重症監護病房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發生率;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在院期間的血液中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及C反應蛋白)水平也顯著低於未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861名他汀類組患者和3444名非他汀類組患者的配對隊列分析結果與總人群分析結果一致。

對於醫學界關心的兩種影響新冠病毒受體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表達的藥物聯用是否增加新冠患者死亡風險的問題,該研究也進行了初探。研究結果顯示,在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病的患者中,他汀類藥物與普利類/沙坦類藥物的聯合治療並沒有較與其他降壓藥物聯合治療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及其他次要結局的風險。

李紅良強調,由於該項研究是回顧性研究,因此,該研究無法證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下降是直接由他汀類藥物單獨或與普利類/沙坦類藥物聯用引起的。

同時,回顧性研究的結果也應謹慎解讀。儘管這些數據確實為他汀類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性證據。但是,在大規模臨床應用前,通過進一步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證明他汀類藥物對新冠肺炎的療效是非常必須的。

儘管他汀類藥物在臨床使用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在新冠病毒全球流行的大背景下,其使用就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爭議。

因此,使用他汀類藥物或他汀類藥物與普利類/沙坦類藥物(為最常用的降壓藥物之一,同時可能引起ACE2表達增加)聯合將如何影響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結局是亟待解決的重大臨床問題。

李紅良團隊經過探尋這個重要臨床問題,為科學界提供了答案。

論文連結: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0)30316-8

本公眾號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承辦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