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和他的情人

fans news 發佈 2012-07-09T15:43:00+00:00

別被片名誤導了。這部電影的英文原名叫 「小灰燼」,沒提到達利。中文片名取作「達利與他的情人」,恐怕只是因為達利對國人而言比較知名。但其實影片的主人翁是西班牙浪漫詩人羅卡。 達利有一副畫就叫「小灰燼」,羅卡也有一首同名詩作



別被片名誤導了。這部電影的英文原名叫 " Little ashes "「小灰燼」,沒提到達利。中文片名取作「達利與他的情人」,恐怕只是因為達利對國人而言比較知名。但其實影片的主人翁是西班牙浪漫詩人羅卡。
 
達利有一副畫就叫「小灰燼」,羅卡也有一首同名詩作,影片開頭就是這首詩中的幾句:「我們都是世上的小小灰塵,也許曾在畫布上駐足,但在數千年後,都將歸於塵土。」
 
如果要照片商那種沒氣質的取名邏輯,又要符合影片劇情的話,我會把片名取為:「浪漫詩人羅卡與他那吞不下第三隻青蛙的情人達利」。為什麼這樣取,看完這篇你就會懂。
 
這是一部「野史」同志電影。人知羅卡是同性戀。至於達利是不是,則沒有人能肯定。而因為兩人曾在大學同窗,又有同名作品,說這兩人曾是同志情人,作品是互相訂情的表示,還算說得過去的推測。但也只是推測。
 
影片中," No limit !" ( 沒有限制 ) 是兩人對藝術追求的期許,也是對彼此感情的期許。但每當兩人就要完成肉體的統一大業時,達利總是無法接受。
 
達利後來離開馬德里遠赴巴黎,照劇情給觀眾的訊息是:達利在這段感情中備感掙扎,導致屢次在關鍵時刻退縮,羅卡因此受到傷害,甚至不借在他面前公然與女人性交作為報復,達利絕望之餘,再加上對成名的渴望遠大於對感情的追求,所以他離開了。
 
我卻從看到這一段起,就一直想著 " No limit " 的 " limit "。
 
捷克詩人,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斯洛米悟虛在「攻心記」( The captive mind )裡提過一個形容:一個人可以用最合乎邏輯的理論說服自己,如果吞下活生生的青蛙,一定對健康大有助益。於是他可以吞下第一隻,然後第二隻,但到了第三隻,他就非倒胃口不可。
 
我想,如果兩人之間真的曾有那段感情,照日後的演變看來," No limit " 也不過就是這樣一個自欺欺人的邏輯。羅卡愛了,達利以為他也可以,於是他吞下第一隻青蛙--兩人擁吻了。然後第二隻青蛙--兩人脫光了,然後羅卡亮出他的第三隻青蛙,達利就玩不下去了。
 
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從羅卡的角度控訴達利的自欺與背叛嗎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