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

人民網 發佈 2020-06-27T08:11:15+00:00

農曆五月,依照十二地支的月曆次序,屬午,又稱午月。夏至,不是夏天到來,而是夏之極至,「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是「陽極」。中國哲學講究辯證法,「陽極」之中藏著「陰變」。

農曆五月,依照十二地支的月曆次序,屬午,又稱午月。端午,指五月的首個第五天,即農曆五月初五。

中國古代的四個節日,中秋、春節、清明、端午,都以敬畏天地、尊敬自然為前提。每個節日各有清晰的內涵和具體的指向。

中秋節是豐收節,是向月亮致敬。中國人的天文曆法有陽曆、陰曆和農曆。陽曆是地球繞太陽運轉的時間規律,陰曆是月亮繞地球運轉的時間規律,農曆是陰陽合曆。陰曆一年的12個月,按大小月計算有353天、354天、355天三種,比一回歸年相差11天左右。通過設置閏月的方式給予補充,形成「農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頒行新曆法,開始「置閏」。漢代「中秋」,是秋分這一天,唐代後,確定為農曆的八月十五。

春節是農曆新年,是向太陽致敬。古人在對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觀測中,把一個回歸年的「首日」鎖定在「冬至」這一天,「冬至」是天文學概念中的「元旦」。周朝的曆法《周曆》,把「冬至」所在的月定為「歲首正月」。商朝的曆法《殷歷》農曆十二月是「正月」。秦朝的曆法《顓頊歷》農曆十月是「正月」。西漢立國後,承襲秦制,一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的100年間(公元前206至前104年),均實行《顓頊歷》。漢武帝頒行《太初曆》後,將農曆一月確定為「歲首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首日。

清明節以風命名,清明風是東南風。清明節是祈福節,也是環境保護節,禮敬先人,念祖追宗。古人將四季不同方向的風分別命名,從冬至始,每隔45天轉變一種風向,古稱「八風」。冬至到立春是東北風,稱「條風」;立春到春分是東風,稱「明庶風」;春分到立夏是東南風,稱「清明風」;立夏到夏至是南風,稱「景風」;夏至到立秋是西南風,稱「涼風」;立秋到秋分是西風,稱「閶闔風」;秋分到立冬是西北風,稱「不周風」;立冬到冬至是北風,稱「廣莫風」。清明風從東南吹來,大地氣象景明,萬物茂盛生長,「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古人對天地的觀察細緻入微。端午節的「午」,在一天中對應11時至13時之間,是最熱的時段,在一年中對應農曆五月,是最熱的季節。農曆五月有「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端午節正是處於這兩個節氣之間。夏至,不是夏天到來,而是夏之極至,「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禮記·月令》),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是「陽極」。中國哲學講究辯證法,「陽極」之中藏著「陰變」。這一天,陰氣由地心開始上行,稱「一陰」,「夏至一陰生,陰動而陽復於靜也」(《周易正義》)。漢代《淮南子·天文訓》對農曆五月的概括為「陰生於午,故五月為小刑,薺、麥、亭歷枯」。「夏至一陰生」,薺菜、麥子、葶藶子等植物在五月枯黃。

進入農曆五月,長江流域是梅雨季,雨多、溽熱、潮濕,易產生霉變。在黃河流域,害蟲現身,北方最怕乾旱,旱則百蟲生。從漢代開始,端午這一天都要舉行祭祀活動。今天許多地方的民俗中,仍延續著相關傳統,如門前懸菖蒲、艾草,喝雄黃酒等。

(作者為《美文》雜誌常務副主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7日 08 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