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三十九:路德神學理論和政治思想2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0-06-27T08:41:28+00:00

基督教之三十九:路德神學理論和政治思想2 (2)路德的政治觀  路德在宗教方面比較激進,但是在對待世俗權威的問題上卻十分保守。  他要求人們服從世俗的權威,並把世俗統治者的權力說成是神授的,統治者是" 劍" 的持有者。路德把精神世界同世俗世界分開,不承認在塵世能夠建成上帝之國。


基督教之三十九:路德神學理論和政治思想2

(2)路德的政治觀


  路德在宗教方面比較激進,但是在對待世俗權威的問題上卻十分保守。


  他要求人們服從世俗的權威,並把世俗統治者的權力說成是神授的,統治者是" 劍" 的持有者。路德把精神世界同世俗世界分開,不承認在塵世能夠建成上帝之國。路德認為宗教的信仰是很個人化的事情,在世俗和社會的事務上要服從世俗的統治者。路德認為上帝建立了兩個政府:精神的和世俗的。


  精神的政府只在真正的基督徒中實施,它的領袖是基督。這個世界充滿著愛和相互服務的精神,一切的基督徒都完全平等。基督徒享受著基督徒的自由,世界上的法律、權威都不能高於真正的基督徒的天良之上。對於上帝的愛,也不是強迫的,而是自願的。這個精神的世界也是一個真正的教堂,不同於塵世任何外部的教堂,而是完全精神性的、福音的世界。



  另外一個政府是塵世的或世俗的政府。這個政府與統治教會的上帝世界即自由平等的精神政府是完全不同的。世俗的世界有一個政府,政府也是由上帝建立的,目的是進行控制,防止人們之間的相互撕裂。因為塵世充滿著罪惡,必須要有一種力量來維持秩序。這種力量就是世俗統治者,他們掌管著上帝神授的權力之" 劍"。真正的基督徒是生活在精神王國之中的,因此不需要世俗的政府,但為了他的鄰居,他支持這個世俗政府,可以接受公職。


  如果統治者的法律和命令違背了上帝的《聖經》中的原則——神法,基督徒必須拒絕服從。但是基督徒的精神地位使他們只能拒絕不能反抗,因為" 劍" 是神授給統治者的,基督徒不能用暴力去反對統治者。在塵世間,低位者需要服從高位者。


  除了兩個政府理論,路德還在1523-1525 年間提出" 三種秩序" 的理論。路德強調在人間有三種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它們是政府、教會和家庭。政府必須掌握在諸侯和貴族手裡,家庭必須對政府服從,教會又分為" 不可見的教會"和" 可見的教會" ,前者存在於天國之中和信仰者的心靈之中,所以它是絕對精神性的、不可見的,至於人間所存在的教會,那只是一種世俗的組織,如同政府和家庭,所以它應該是一個信仰者學習《聖經》的地方,歸世俗政府管理。


  路德認為,這三種秩序是上帝直接建立的,人們必須對此服從。他寫道:"神聖的秩序和真正的制度是由上帝建立的,一共有三種:神父的教堂,婚姻建立起來的關係和世俗的權威。這三種制度或秩序是根據神的語言和命令建立的。"路德要求每個人在世俗的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首先,你們必須成為家庭的一分子,或父親、或母親、或子女、或奴僕、或婢女。第二,你們須在城市或農村以一個公民、臣民或統治者的身份生活。第三,你們要成為教會的一個成員,或牧師、或助理、或教堂司事,或其他什麼的教會僕人,假如你要了解上帝之言的話。" 1523年他發表《世俗權威》一文,這時他不僅完全否定了羅馬教會的權威性,還充分肯定了世俗權威的合法性,他用《聖經》來為貴族的政府的合法性辯護。路德在1533年對自己的觀點作了回顧,把對世俗權威的肯定看成是自己的一個重要貢獻。他說:" 也許我沒有教導過人們什麼事,但有一事的功勞卻不容抹殺,這就是我的贊成世俗權威統治的論斷。自使徒時代以來,沒有一個博士或作者,也沒有一個神學家或律師,能象我一樣,或比我更加光榮和清楚地去按照神意,肯定、論述和安撫世俗權威了。" 路德所說的神意,指的就是《聖經》中聖徒保羅在《羅馬書》第13章第1-7 節中所說的一段話:"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應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必自取刑罰。" 路德引《聖經.羅馬書》中的話,強調世界上的統治者是上帝授權建立的,他們的任務是懲罰罪人,傳播神的言語。路德反對把神法直接應用於人世,因為宗教是精神性的。上帝是天堂的主宰,他不直接頒布人間的法律。


  對世俗的統治者的反抗只局限於精神方面和宗教方面,但也僅限於消極的抵抗(不服從),而不能造反。路德視人間為魔鬼的世界。這個世界上只有混亂,沒有秩序。統治者們多行不義,也因為他們是混亂中的秩序,因此不可以否定和推翻。


  路德一貫認為社會就是不平等的和分成等級的,只有靠世俗權威才能建立起社會秩序。他指出:暴民是一種魔鬼。上帝象對待其它魔鬼一樣對他們進行懲罰。大眾之所以成為反叛,就是上帝使他們的心中沒有了對權威的恐懼和顧慮。於此可見,路德的" 精神自由" 和" 兩個世界" 的理論是不支持社會革命的。路德的宗教自由理論不是人民革命的思想武器。路德宗教改革同人民的宗教改革具有性質上的差別。


  路德的另一個理由是" 不讓無辜者流血"。早在1522年,路德就已表明他否定人民起義的態度,他的立場非常鮮明:" 我一直是站在反對叛亂的人方面,我不管他們的理由是多麼不公正。我一直反對造反者,我不管他們的理由是多么正義。因為,沒有一種動亂會不傷及無辜,使他們流血。" " 兩個政府" 理論成為路德支持諸侯、貴族封建秩序的理論基礎。1510年,路德就從經院哲學家奧坎姆那兒追溯到了奧古斯丁的傳統,又從奧古斯丁那兒追溯到了聖徒保羅的神學政治理論。奧古斯丁雖然提倡天堂和人間,但只是為教會獨立於王權作輿論準備,遠沒有把這種理論推向精神和肉體的對立。路德把奧古斯丁的兩元論體系化,發展成為精神與肉體、永恆和暫時、天堂和人世、將來和現時、隱蔽和公開、不可見與可見、內部和外部、福音和法律的體系,即" 兩個王國" 論。他的敘述如下:一個是"暫時的世界,它是由劍統治的可見的世界,另一個精神的世界,由仁慈和對罪行的寬恕進行統治。" 1522-1523 年,路德從瓦特堡回到維滕貝格,對激進傳教士控制了那裡的宗教改革運動強烈不滿,他開始認真考慮社會秩序問題。他責問那裡的宗教改革者們," 秩序在哪兒。"1522 年3 月9 日,他在一次宗教布道中說:" 這裡的一切都雜亂無章,沒有秩序。人們對鄰居進行誹謗。這裡的人首先應當為此而祈禱,然後應當同政府進行磋商。這樣人們才能確信他們的改革是符合神意的。" 路德的神學重複君權神授和必須對領主服從的看法,從而與人民革命運動相對立。路德希望世俗秩序通過皇帝、諸侯、貴族的政府和法律來實現。這種政府觀使路德在1525年革命的關鍵時刻堅決站在貴族一邊,並且號召貴族起來鎮壓農民。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