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病的寶寶妥協要有底線

fans news 發佈 2012-07-13T11:45:00+00:00

楊揚這幾天生病了,脾氣也明顯地大了,愛哭,而且很都不喝水;

 
楊揚這幾天生病了,脾氣也明顯地大了,愛哭,而且很“黏人”。以往中午睡覺基本上都是奶奶哄著睡,這幾天卻非得要我,不然就哭個不停;拉臭臭的時候要求我坐在他的小鴨馬桶旁邊,還必須要一隻手揪著我的衣服;怎樣“威逼利誘”都不喝水;最受不了的就是老要媽媽抱著,做飯也要抱著。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和他講講道理,但看到小傢伙哭得傷心的樣子,感冒了鼻子不通氣,一哭起來“呼呼”的,心就軟了。楊楊本來就是比較調皮的孩子,生病後就更難管教,經常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要求,或者是亂扔東西。
 
我知道不向孩子壞習慣妥協的父母,是偉大的父母,可是面對生病的寶寶,很難狠下心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也擔心妥協了,寶寶病好後就更難管了!
 
案例解析:
楊揚媽的苦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相信每個帶過孩子的媽媽都有類似體會:孩子生病後,往往就一下子變得“任性”了、不“聽話”了,這就給父母提出一個兩難問題,當生病的孩子提出這樣那樣的“過分”要求時,該不該向他們妥協呢?對此我的看法是:
 
應該適當向生病的孩子“妥協”
教養孩子應該盡量避免溺愛,否則容易助長孩子的不良習慣,這的確是個非常理性的育兒原則,但生病的孩子處於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之下,應該得到特殊的對待:
 
1.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想實現正常的社會化,往往需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生活狀態,生病便是其中的一種,在這些林林總總的狀態中,父母對他們的反應方式決定了他們將要習得的行為模式,如果他們生病的時候,父母沒有給予他們特別的照顧,即使在他們明確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父母也拒絕他們的“黏”,則孩子就會認為,對待病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這不利於他們建立同情心和學習如何照顧病人。
 
2.孩子生病的時候,由於生理的不適,掌控環境的無助感往往會相對強烈,情緒容易變得比較脆弱,在宣洩這類情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沒有表現出充分的理解,則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不知道他生病的感受,難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不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和鞏固。
 
3.從醫學角度講,生病孩子在康復過程中,良好的情緒扮演著“助力器”的角色,如果這一點得不到保證,孩子的康復可能會被籠罩的負面情緒拖延得更長,從這個意義上說,生病孩子的情緒排解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適當的妥協有助於保持孩子的好心情,加速康復的進程。
 
從上述意義上說,孩子生病期間,父母適當的妥協是必要的,適當犧牲點原則不僅不會讓孩子更難管,而且會讓孩子更加信賴我們,並基於這種信任更加願意接受我們的教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