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正源 | 端午關鍵詞,不只是粽子/屈原/龍舟

博山廬 發佈 2020-06-27T14:52:02+00:00

小編按:到了農曆五月,夏季已將過半,天氣將逐漸炎熱起來。夏季的節日不多,端午節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流傳最廣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日,戴上五彩線,吃著各種風味的粽子,觀看龍舟競賽,並緬懷先賢,這是我們千年相傳的習俗。

小編按:到了農曆五月,夏季已將過半,天氣將逐漸炎熱起來。夏季的節日不多,端午節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流傳最廣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日,戴上五彩線,吃著各種風味的粽子,觀看龍舟競賽,並緬懷先賢,這是我們千年相傳的習俗。華夏民族自強不息、忠孝節烈的精神也通過傳統節日而得以更好地被代代相傳。


一、天時節律


(一)華夏之夏,長養萬物

夏,是中國的本名,華夏原來就叫做諸夏。夏者,大也,假也,文也,德也。


《禮記·鄉飲酒義》:「南方者夏,夏之為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漢書·律曆志》:「大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為夏。夏,假也,物假大,乃宣平。」


所謂春生夏長,就是指春天的積累會在夏日化作繁華錦繡。春天得天地之和而生,夏天得天地之德而長。種子為仁,春天發芽生長,夏天茁壯茂盛——由質而文,由仁而德,由小而大,這就是春夏之道。而外在的文體現著內在的質,所以以文言其質。立夏就是文質之變,寬假萬物的開始,是立德的開始,而德即是夏天長養萬物的力量的代名詞。

(二)五月,仲夏之月

夏季的黃昏,在南方天空可以看到的是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虞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殷仲夏。」大火星即在心宿。《禮記·月令》云:「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


仲夏五月,太陽運行大約在東井;黃昏時,亢星位於南天正中;拂曉時,危星位於南天正中。仲夏之星,共同裝點仲夏的天空。

(三)五月,建午之月

為什麼說五月是建午之月呢?一方面,午,是陰陽相交之時;而五月,正是一年之午;另一方面,五月律中為蕤賓。蕤,是下的意思。賓,敬也,所謂相敬如賓。也就是說陽氣上極,陰氣在這時就會表現出賓敬。


五月在節氣是芒種,在中氣稱為夏至。所以,我們播種,我們迎來暑夏。


(四)夏季,長養之季

四月孟夏為純陽之月,到五月仲夏,陽氣已經至極。正如人們常說的「物極必反」,陽極也會生陰。所以五月天時節律的特點,就是陽極陰生。而陽極陰生,陰陽就會相爭,一爭,難免有死生之分。所以俗話常說:「善正月,惡五月。」正是因為陽極陰生的特點,五月的時節一直以來都被認為對人有所不利。一方面,陰氣萌生、逆陽而出,一些陰穢的東西在經過積蓄後,也隨著陰氣出地發作,對人而言是一種有害的惡氣。所以五月也被稱為「惡月」。


另一方面,夏至之後,暑天跟著就要到了。陽氣推高外放,天氣炎熱,此時又多雨潮濕,這種暑濕之氣,對人而言是有毒的,所以五月也被稱為「毒月」。


所以,針對這種天時節律特點,五月的應節習俗主要就是禳毒辟惡。蛇蟲這類喜好陰氣的,此時恰好是乘地氣而出、遊行活動。大家切要注意衛生防護,禳辟其害;另一方面,雖說禳之辟之,但不能因與人不同而肆意傷害它們,避而遠之就好。


二、節日正源


(一)先秦仲夏,定陰順陽

如前文所講,依五月天時節律的變化,先秦仲夏注重祭祀、安定陰氣、順養陽氣、禳辟惡氣。這些內容也是後來五月乃至端午節活動的主要內容。


1、祭祀地祗

仲夏五月,陰氣萌作,地祗得令。在夏至一陰生之日祭祀地祗,從先秦時起即是歷代官方的重大祭祀之禮。


而夏至的祭祀與冬至不同,講究祭而不賀。《漢書》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故不賀。」


2、靜事定陰

《禮記·月令》:「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是月也,毋用火南方。」


仲夏五月,陰氣尚弱。天時陰陽相爭,人也需順應環境。所以古禮齊戒毋躁,節嗜欲定心氣,意在強調五月當順天時,需格外注意修身克己,勿驕勿躁,心平氣和。

3、登高順陽

《禮記·月令》:「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台榭。」 鄭玄先生注云:「順陽在上也。」


五月陰氣冒地而出,陽氣則外放而推高,登高而順陽。所以,端午登高望遠也是順應天時之陽的好機會,但切記注意安全!


4、禳毒辟惡

《大戴禮記·夏小正》中「五月」一節有曰「畜蘭」,注云:「為沐浴也。」蘭草沐浴,也是一種禳毒的方法。後世五月五日也繼承了浴蘭的習俗,所以端午有時也被稱為「浴蘭節」。這麼看來,我們的習俗可不止吃粽子、賽龍舟和緬懷先人叻~

(二)兩漢魏晉,五月端五

1、祭祀地祗,順陽不擾

(1)夏至祭地祗

這一點延續先秦的傳統。夏至,陰生之日,官方祭祀地祗之禮歷代奉行。


(2)不夷丘上屋

《淮南子·天文訓》:「日夏至則斗南中繩,陽氣極,陰氣萌,……陽氣極則南至南極,上至朱天,故不可以夷丘上屋。」


《異苑》云:「或問董勛曰:『俗五月不上屋,雲五月人或上屋見影,魂便去。』勛答曰:『蓋秦始皇自為之。禁夏不得行,漢魏未改。』」


升高處、遠眺望, 「順陽在上」,是先秦仲夏之俗。但在兩漢魏晉的記載中,自秦代起又添加了五月不能夷丘上屋的禁忌。


夷丘、上屋,就是夷平、翻動山丘、屋頂等高處。登臨高處是為了順陽,而夷丘上屋則是一種動搖和破壞,那就不是順而是逆了。

2、五月五日,端五節俗

前文說到,夏至講究祭而不賀,夏至禮俗中便逐漸形成了在初五這天的節日活動。五月五日之禮,在《風俗通》、《後漢書·禮儀志》中即有記載。


初五因為是一月中第一個五日,所以也叫「端五」。端,始也,是開端、初的意思。五與午通,所以後來「端五」也稱為「端午」。但在兩漢魏晉之時,還沒有統稱「端午」,一般是直稱「五月五日」,或者稱「端五」(最早見於晉代周處先生的《風土記》。後世對《風土記》的引文中,大部分為「端五」,也有的作「端午」)。

《玉燭寶典》引《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初學記》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藝文類聚》引《風土記》曰:「仲夏端五,烹鶩角黍。」


可見,「端五」在兩漢魏晉時期已經形成,並為民俗所重,「與夏至同」。作為仲夏的節日,如何應對一陰生之時節律、環境的變化,是端五活動最重要的內容了。圍繞這一主題,端五日形成了很多的禮俗,併流傳至今。比如:


(1)朱索五色印

朱索,又稱五彩絲、長命縷等;五色印,則是五色相成的符印。《後漢書·禮儀志》:「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風俗通》:「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溫。又曰,亦因屈原。」時至今日,我國仍有不少地方保留著端午系五彩繩的習俗。

(2)食角黍

角黍也就是現在的粽子,兩漢魏晉時端五、夏至皆有食用。


《風土記》云:「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秋蓼,名曰俎龜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


如今已市面上已有了千百種的粽子,或甘甜或肥厚,獵奇的口味也數不勝數。但是卻不曾見過古人同款的「龜肉粽」。

(3)草藥禳毒

先秦仲夏,即有蓄蘭沐浴之俗。漢代端五,也有採藥合藥進行衛生防疫的做法。《四民月令》記載:「是月五日,合止痢黃連圓、霍亂圓,采葸耳。」


魏晉時期,《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曰,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蹋百草、鬥百草,是在百草中行走踩踏相嬉戲,據傳能祛毒去濕熱。

3、屈子沉江,端五競渡

(1)紀念先賢

漢至魏晉時期,端五節俗不僅僅重視禳辟惡氣,還和各地的人文事跡廣泛聯繫起來。例如東漢蔡邕先生《琴操》即說五月五日紀念介子推先生,「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這實際是與寒食節俗有關。東漢邯鄲淳記載《曹娥碑》則說五月五日是為紀念伍子胥先生:「五月(五日),時迎伍君(員)」。而孝女曹娥也因其事跡為人紀念,《會稽典錄》等皆有記載。其他還有不少記載與傳說,這些人物事跡大多有兩個特點,一是往往與江水有關,再者就是其人其事具有忠孝節烈的品質了。


漢代人最為推崇忠孝節烈的氣節,這也是華夏文明所崇尚的精神品質。各地在五月五日的民俗活動中對他們進行紀念、祭祀,就是頌揚這種忠孝節烈的德行。或者說五月五日的民俗中,逐漸形成了以紀念賢德來配合應對天時變化的節日活動。


在這些紀念賢德的活動中,又因對屈原先生紀念的影響慢慢擴大,逐漸成為共同的代表。正如以介子推先生作為寒食節的祭祀代表一樣,以屈原先生作為端五節俗紀念的代表,也是藉以傳承節俗,並配祀其德的做法。


(2)屈原先生

屈原先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才能出眾、博聞強志、品性高潔,任楚國三閭大夫,因奸人進讒數次見絀於楚王,但他仍然一心為國、竭能盡職。楚王遠賢任奸,不聽勸諫,客死異國;楚國內憂外患,政傾地失。屈原先生憂慮激憤,作《離騷》、《九歌》等章,抒懷明志,過汨羅江畔抱石自沉,為世人所千載感嘆。

(3)端午競渡

後世文獻中基本都記載屈原先生投江的時間在仲夏五月,記載較多的日期就是五月五日。五月五日的民俗活動,比如粽子、五色絲等,也和這種紀念結合起來,並且專門的「競渡」民俗。至此,流傳至今的端五節民俗主要內容便已形成。


《風俗通》云:「五月五日,以五采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


南朝梁吳均先生《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


《荊楚歲時記》:「是曰,競渡,采雜藥。」並按:五月五曰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曰,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而觀之。


另據《初學記》、《藝文類聚》所引,端五祭祀屈原先生時,為了防止被蛟龍所竊,還以樹葉塞住米筒,並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

(三)唐代「端午」定名

隋唐天下一統,至唐代時,五月五日的節日名稱,就固定為端午了。端午節仍然是以禳毒辟惡、紀念先賢為主要內容,並且越來越熱鬧,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慶。李淖先生《秦中歲時記》書中云:「端午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


唐代端午辟惡除了戴長命縷、鬥百草、掛艾草等,還逐漸興起了端午飲菖蒲酒的習俗。殷堯藩先生《端午日》一詩云:「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唐代都城端午吃角黍時,有了用弓箭射食的遊戲。《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於此戲說。」


另外,唐代,端午競渡已經普及開來,熱鬧非凡,出現了很多的競渡詩。例如張建封先生的《競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

(四)唐代以後

自唐以來,端午節逐漸成為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長盛不衰。呼應天時節律,辟惡解厄,紀念屈原先生等先賢,感懷其德,一直是節日的主題。吃粽子、五彩絲、採藥草、觀競渡等主要習俗也一直保持著,只是結合各時各地的風俗,端午節慶方式更為多樣。同時,端午節也有了端陽、重五、重午、天中節、浴蘭節等等各種名稱。


1、宋代

《東京夢華錄》:「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皷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夢梁錄》:「五日重午節,又曰『浴蘭令節』,……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為然,雖貧乏之人,亦且對時行樂也。」


蘇軾先生《浣溪沙》:「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2、元代

熊夢祥先生賀節詩中描述:「五月天都慶端午,艾葉天師符帶虎,玉扇刻絲金線縷。懷荊楚,珠鈿彩索呈宮籞。進上涼糕並角黍,宮娥彩索纏鸚鵡,玉屑蒲香浮綠醑。葵榴吐,鑾輿歲歲先清暑。」


費著先生《華紀麗譜》:「醫人鬻艾,道人賣符;朱索彩樓長命辟災之物,筒飯角黍,莫不咸在。」


3、明代

沈榜先生《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帝京景物略》記載:「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曰避毒也。過午出,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投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游耍。」


4、清代

清代徐揚先生曾作八幀《端陽故事圖》,描繪了端午節的各個重要場景,分別是《射粉團》、《賜梟羹》、《採藥草》、《養鴝鵒》、《懸艾人》、《系采絲》、《裹角黍》和《觀競渡》。


《燕京歲時記》:「每屆端陽以前,府第朱門皆以粽子相饋貽,並副以櫻桃、桑椹、荸薺、桃、杏及五毒餅、玫瑰餅等物。」

5、民國

到了民國,改行西曆,對端午等傳統節日也曾欲禁止。例如1912年副總統兼湖北都督通令云:「舊曆端午,往往有無賴流氓,聳恿愚民,開龍船大會,為斂錢之舉,於風俗治安,兩有妨礙。」然而人們並不遵從。《申報》記載端午「武漢政學軍商各界仍循舊例慶賀,各署、局、軍營、學堂,雖未放假,而到署辦公者,殊覺寥寥。軍人非請假出外,即在營置酒酬酢,學生則多曠課不到。」


《國民生活歷》的記載顯示,端午的主要習俗有焚蒼朮、白芷、艾葉或除蟲菊於室中,以雄黃酒、艾莖酒或石灰水灑於屋內牆壁,兒童胸前系老虎頭、老虎肚兜、雄黃荷包和樟腦囊等,臂結五龜線,男左女右。藥店和酒肆以雄黃、芷術和燒酒饋遺主顧,講屈原和伍子胥的故事,競渡等。


6、當代

新中國成立後,端午仍然是重要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端午節成為法定節假日。2009年「中國端午節」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三、民俗正源


端午節以禳辟惡氣、紀念先賢為主,各種民俗內容自形成以來就比較完整,歷代也大體相同。端午節民俗具有很強延續性。

(一)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美食。粽子,古時最早稱為「角黍」,也叫「糉」。漢代在端五、夏至時節均有食用。


粽子主要以葉裹米製成。外面裹的一開始有菰葉、菰蘆等,也有竹筒。裡面包的,開始是黍,黍又稱火谷。後來粽餡又有稻米、栗等,到明代就主要是糯米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


歷代流傳中粽子的形狀、口味越來越多。《歲時雜記》載:「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稈平粽,又有九子粽。」現代的粽子餡料更是多樣,南北咸甜風味各異,品種豐富。


粽子是順應端午時天時節律的應節食物。為什麼這麼說呢?前文講過,五月一陰生,陽氣推外,陰陽相爭。而粽子以葉包裹米,其形是陰陽相包裹未分散之象,食之順氣舒惡。


當然,民俗中粽子也被用以祭祀屈原先生,這也是更加廣為人知一種原因。

(二)戴五彩線

五彩線又名朱索、長命縷、五色絲等,由青、赤、白、黑、黃五色絲線合成,可以系在手腕處。佩戴五彩線一直是仲夏端午的禮俗,用來禳辟惡氣。


五月陽極陰生,陰陽交更。在交更之時有其相應的配飾,這種做法早在三代就有了。《後漢書·禮儀志》云:代以所尚為飾。夏後氏金行,作葦茭,言氣交也。《風俗通》曰:「《傳》曰『萑葦有叢』。《呂氏春秋》曰『湯始得伊尹,祓之於廟,熏以萑葦』。《周禮》『卿大夫之子名曰門子。』《論語》曰『誰能出不由戶』。故用葦者,欲人之子孫蕃殖。不失其類,有如萑葦。茭者交易,陰陽代興者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閉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為更,言氣相更也。漢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


按《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早期與朱索同時採用的還有桃印。而桃在古代一直有辟鬼之用。


《春秋運斗樞》雲:「玉衡星散為桃」,桃木有星精。《太平御覽》引《典術》:「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壓伏邪氣者,仙木也。桃木之精氣在鬼門,制百鬼,故今做桃木劍以壓邪,此仙術也」。


百鬼,代表著仲夏之時迸發的陰惡之氣。五木之精、星精,代表桃木含有比較精全的陽氣,能夠壓制陰穢。古代四時變國火,就是在不同時節以五木來燧木取火。而《風俗通義》雲「五月五日,集五色繒辟兵。青赤白黑以為四方,黃為中央,襞方綴於胸前。」可見,五色絲線辟惡,與其五色所表的精全之氣相關。五氣精全,能壓制惡氣。

(三)草、藥禳毒

五月為毒月,此時用各種草藥來禳毒,也是自古以來的做法。先秦時即有五月畜蘭沐浴的做法,漢至魏晉時期,以掛艾葉禳毒氣。此後,掛艾葉的風俗歷代流傳,並且有了菖蒲、雄黃等各種草木、藥物來禳解毒氣。


1、掛艾葉

艾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艾性微溫、無毒,有醫草之名。《荊楚歲時記》記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2、菖蒲

菖蒲氣味芳香,可驅蚊蟲,莖、葉皆可入藥。漢代即出現了菖蒲酒,《後漢書》記載:「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遺張讓,即拜涼州刺史。」


自唐代起,飲菖蒲酒、掛菖蒲逐漸成為端午習俗。唐代殷堯藩先生《端午日》詩云:「少年佳話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明代有《飲菖蒲酒》:「採得菖蒲屆端陽,釀成美酒送異香。角黍蔗漿祝爾壽,何妨縱飲入醉鄉。」

3、端午香囊

佩帶香囊也是很早就有的傳統。《禮記》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容臭即是香囊。


端午香囊,是用多種不同藥材,根據不同的時間進行搭配,針對仲夏開始一到三個月內的天氣變化,避暑濕陰邪之氣。

(四)賽龍舟

賽龍舟,觀競渡,是為紀念以屈原先生為代表的先賢而興起的端午活動。


今日人們所說的「賽龍舟」,早期並非如此,而是「賽飛鳧「。《荊楚歲時記》:「是曰,競渡,采雜藥。」並按:「五月五曰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曰,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而觀之。」


鳧,是一種會飛的水鳥。飛鳧,就是是形容舟船輕快到像水鳥一樣。至宋代,端午競渡舟船的樣式,逐漸以龍舟為主。黃公紹《競渡櫂歌》曰:「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當代每逢端午,龍舟競渡都是一個極為熱鬧的活動。賽龍舟已被國家列入正式的體育比賽項目,多地賽龍舟活動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總結


端午節是夏季里最主要的節日。仲夏五月陽極陰生,被視為惡月、毒月。五月初五就是針對五月的天時節律,吸收古代夏至的部分習俗,以禳辟惡氣為主的節日。


五月初五的主要習俗在漢代即已形成,並且融合了古代先賢忠孝節烈的人文事跡,形成了以紀念屈原先生為代表的活動。五月初五在兩漢魏晉稱為「端五」,至唐代「端午」節正式定名。端午節的活動保存完整,淵源流傳,歷代興盛不絕,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


過節小建議:

1、紀念屈原先生,感念先賢忠孝節烈的精神品質。

2、吃粽子。

3、帶五彩線。

4、門戶掛艾葉、菖蒲等。

5、注意衛生防疫。

6、依本地習俗,禳毒辟惡,參加、觀看龍舟等活動。

7、避免入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