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長紅色「痘痘」,就是得了痤瘡?未必……

丁香醫生 發佈 2020-06-27T18:41:49+00:00

如果把其他問題誤認為是痤瘡,然後自行購買所謂的「祛痘產品」來處理,就有可能會使得祛痘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會加重症狀。

當臉上出現紅色的「痘痘」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痤瘡。

的確,在以紅色痘痘為表現的皮膚疾病中,痤瘡更為常見。不過,除了痤瘡之外,有些其他皮膚問題也有類似的症狀。

如果把其他問題誤認為是痤瘡,然後自行購買所謂的「祛痘產品」來處理,就有可能會使得祛痘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會加重症狀。

下面就跟大家來說說,哪些疾病容易和痤瘡相混淆,我們又應該怎麼來辨別。

李志量

駐丁香醫生醫師

皮膚科主治醫師

一、這才是痤瘡

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痤瘡大體可以分為粉刺型、丘疹膿皰型和結節囊腫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粉刺型痤瘡是輕度的痤瘡。

它一般是皮膚顏色的小凸起,也叫作「閉口」。如果中間有黑點,可以稱作「黑頭」。

粉刺可能會逐漸變成小紅疙瘩,或者小膿皰,也可能會進一步變成結節或囊腫。

丘疹膿皰型痤瘡可以分為輕度和中度,通常會伴有粉刺。

結節囊腫型往往是重度痤瘡,通常伴有丘疹膿皰型痤瘡的症狀。

二、如何辨別痤瘡和玫瑰痤瘡

玫瑰痤瘡是一種可能與痤瘡混淆的皮膚問題,它在本質上是皮膚屏障功能的受損。

引起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的原因很多,比如過度護膚、過度使用面膜、長期外用激素藥等,也有些人可能存在屏障功能受損的遺傳體質。

和痤瘡最大的區別是,玫瑰痤瘡沒有粉刺,它的早期表現是臉上的反覆發紅、發燙現象或者有紅血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如果沒有及時進行科學處理,過段時間臉上可能會出現紅色痘痘或者膿皰,這種症狀和痤瘡類似,可能會被誤認為是痤瘡。

但痤瘡的丘疹膿皰是以毛囊為中心的,玫瑰痤瘡的丘疹膿皰不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從發生的位置上來看,玫瑰痤瘡更傾向於分布在面部的中央位置。而痤瘡在臉上各種位置,包括額頭、下巴都可能會出現紅色疙瘩。

玫瑰痤瘡和痤瘡可能會伴隨發生,這就需要專業的皮膚科醫生來綜合判斷。

三、如何辨別痤瘡和毛囊炎

毛囊炎是一種感染性的皮膚問題,可以分為細菌性和真菌性。前者又叫細菌性毛囊炎,後者可以稱之為馬拉色菌毛囊炎。

毛囊炎典型的表現也是紅色疙瘩,從外觀上看有時跟痤瘡的表現類似。

圖片來源:《皮膚性病診斷圖鑑》(張建明、李海英主編)

跟痤瘡的區別主要是兩個方面:

第一是皮疹形態。毛囊炎的皮疹形態單一,基本全是紅色疙瘩,不會出現粉刺。痤瘡一開始是有粉刺的,並且往往是粉刺、紅色疙瘩、膿皰等各種形態的皮疹同時存在。

第二是發生部位。毛囊炎通常發生在前胸、後背或頭皮。痤瘡更容易發生在臉上。

前胸後背也有發生痤瘡的可能性,這需要醫生的綜合判斷,有時候可能還需要藉助檢查來判斷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還是真菌感染引起的。

四、如何辨別

痤瘡和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

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估計很多朋友沒聽過,這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皮膚問題。

它發生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正在研究當中。

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的典型表現,也是紅色的疙瘩,跟丘疹膿皰型痤瘡以及丘疹膿皰型玫瑰痤瘡表現類似。

單純從疙瘩類型上,並不太容易準確區分。

圖片來源:《皮膚性病診斷圖鑑》(張建明、李海英主編)

與痤瘡相比,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不會有粉刺症狀,而且它好發於下眼瞼緣,這一點也可以幫助辨別。

與玫瑰痤瘡相比,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通常不伴有屏障功能受損,早期是沒有紅血絲和發紅症狀的。

在特別難以準確區分的時候,醫生也可能會藉助於組織病理學檢查來進行區分判斷。

組織病理學檢查方法是用小手術的方式切取少量皮疹,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和分布,從而有助於精確判斷。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以紅色疙瘩為表現的皮膚問題有很多,並不只是痤瘡。它們在治療的用藥和側重點上是有區別的,準確的區分對於準確治療很重要。

所以當出現紅色疙瘩時,不要都當成痤瘡來看待,自己沒有把握的時候,還是建議及時的諮詢皮膚科醫生,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 廣告 -

好好的皮膚,老是長「痘痘」,不僅影響形象,還可能影響與人交往時的自信。

遲遲不處理,或者用錯方法,遺留下痘坑甚至疤痕,到時候處理起來就很費錢了。

而積極求助醫生,能讓你更輕鬆、更省錢、有效率地科學變美。

告別痘痘

也許你就差這一步行動

點擊下方卡片

可以拍照問醫生評估你的皮膚問題

經醫生評估合理,可線上開藥,快遞到家

責編猴鴿

科學審核 鍾華

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