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抓舌頭,越南村莊遇狗叫,偵察兵隱蔽俘敵2名,全身而退

兵說 發佈 2020-06-28T12:32:02+00:00

1979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準備階段,為查明孟康地區敵兵力部署,工事構築和障礙設施等情況,14軍偵察連奉命於1979年1月17日在8號公路北段組織伏擊捕俘。俘敵2名,斃敵4名,傷敵2名。

作者:風影

1979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準備階段,為查明孟康地區敵兵力部署,工事構築和障礙設施等情況,14軍偵察連奉命於1979年1月17日在8號公路北段組織伏擊捕俘。俘敵2名,斃敵4名,傷敵2名。繳獲衝鋒鎗2支,半自動步槍1支,子彈370餘發,手雷2枚,文件包一個及其它部分物品。我軍無傷亡。

14軍偵察連受領捕俘任務後,於1月12日在1362高地西側秘密開設觀察所,晝夜監視越軍,掌握其活動規律特點,並多次組織班以上幹部骨幹進行現地勘察,分析研究敵情、地形。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捕俘方案,共編為一個指揮組、4個捕俘戰鬥分隊。

捕俘分隊14人,下分4個捕俘組。副指導員韋正昌帶領第一、三、四捕俘組,配置在公路東側,三排長竇力增帶領第二捕俘組,配置在公路西側。如敵從1361高地和董仲坡方向進入我伏擊圈,由三、四組首先開火打敵後尾,一組負責捕俘,二組在正面堵截敵人;如越軍從孟康方向進入我伏擊圈,三、四組打敵先頭,一組相機捕俘,二組斷敵後路。

火力分隊31人,下分3個火力組。二排長王朝忠帶領第一火力組,配置在1100高地,負責監視、阻擊孟康方向增援之敵,指導員李譚書帶領第二火力組,配置在狗頭中寨東南200米處無名高地,負責監視和阻擊1361高地和董仲坡方向增援之敵;第三火力組為加強的重機槍班,配置在指揮組附近,負責保障捕俘分隊兩翼安全。

機動分隊18人,由副指導員吳劍超帶領,配置在1338.8高地南側250米處,戰鬥打響後隨時準備前出接應捕俘分隊撤回。

救護、保障分隊35人(含民兵13人),由副連長王成帶領,配置在1241高地以西600米處無名高地,負責救護傷員和運送彈藥。

指揮組10人,由偵察處長陳紹范帶領,配置在無名高地,負責整個伏擊捕俘戰鬥的組織指揮。指揮組和各捕俘組及第一、二火力組均配備884型步談機。

各組任務明確後,全連又在相似地形上多次組織演練,對各項工作進行了檢查,並反覆進行了動員。

1月17日凌晨3時,各組趁夜暗和濃霧,按預定路線秘密進入伏擊地區。6時05分,各分隊(組)全部到達位置,隱蔽待敵。

11時30分,第二火力組報告:從董仲坡方向來了4名越軍。指揮組因山下霧大,看不見敵人的具體情況,令捕俘分隊做好捕俘準備,按第一套方案行動。11時40分,4名敵人進入我伏擊圈,當敵進至第一捕俘組面前時,副指導員韋正昌突然躍出向敵開了一槍,發出捕俘信號。

這時,越軍已超過捕俘三、四組的位置,該兩組失去了首先打敵後尾的機會,由捕俘一組向敵開火,切斷了敵人退路。敵人被我突然襲擊嚇得驚恐萬狀,慌忙向孟康方向逃跑,捕俘二組又給敵以迎頭痛擊,當場斃敵2名。另2名敵人妄圖鑽進草叢逃跑時,我捕俘二組以迅速果敢的動作逼近敵人,迫其舉手繳槍投降。

捕俘成功後,從孟康方向來了約一個班的敵人,捕俘二組立即將俘虜交給捕俘一組,利用有利地形阻擊敵人,斃敵二人,傷敵二人,余敵不敢妄動,縮了回去。我即押著俘虜,按捕俘分隊、火力分隊的順序交替掩護,於13時50分全部撤回。

此次捕俘行動,經驗有五條。

一是掌握了越軍的活動規律,正確選擇伏擊區。

實施捕俘前,偵察連多次組織幹部、骨幹進行現地勘察,並開設觀察所,掌握了越軍在8號公路上經常有少數人員來往,夜間警惕性高、白天思想麻痹等規律特點。同時,認真研究了敵情和地形。公路東側1361高地系敵人火力支撐點,但由於山高霧大,敵視界、射界都受到限制,我各支援分隊居高臨下,便於觀察和發揚火力,能夠以火力控制整個伏擊地區,保證我捕俘分隊進入和撤出。捕俘分隊將伏擊位置選擇在敵人鼻子底下,而且又是越軍必經之路的公路轉彎處(路東靠山,路西臨河),敵人一旦進入伏擊圈,有利於我打頭斷尾,捕捉俘虜。

二是準備工作周密細緻。這次伏擊捕俘,各級都很重視,昆明軍區黃副司令員,11軍高副軍長、王副軍長、劉參謀長等,均到偵察連動員,研究打法,組織火力,精心部署,對全連參戰人員鼓舞很大。研究方案時,各班、組長發表意見,設想了敵人可能出現的4種情況及處置方案:若敵來一個排以上兵力,放其通過,不暴露我行動企圖;若敵來一個班的兵力,即先敵開火,以猛烈的火力殲其大部,趁機捕俘;若敵來一個組的兵力,即打頭斷尾,將敵捕捉;捕俘成功後,若敵增援,各分隊則以火力予以殺傷,掩護捕俘分隊押俘回撤。通過在相似地形上的演練,提高了各分隊之間的協同動作,做到了人人明確任務,個個知道打法。

三是靈活地利用地形地物,隱蔽地進入伏擊位置。

該地區山高溝深,雜草茂密,隱蔽條件良好。偵察連為了提高運動速度,先用兩天時間在國境線我方一側,開闢了一條隱蔽的通路。向伏擊區運動時,利用濃霧和夜暗的掩護,派出前方尖兵組,成一路隊形搜索前進。當進至狗頭中寨附近時,引起寨內狗叫,為了不暴露企圖,各分隊就地隱蔽,待狗叫停止後又繼續前進,做到了隱蔽地進入伏擊位置,為突然制敵創造了先決條件。

四是機智果斷,密切配合。

越軍雖然按我預想方向進入伏擊圈,但具體情況卻發生了變化。當時,敵人位置對捕俘一、二組有利,他們機智靈活地迅速改變原定方案,一組先敵開火,二組實施捕俘。以後,二組又主動阻敵增援,保證了伏擊捕俘戰鬥的順利進行。由於火力一、二組距敵較遠,霧又大,指揮員令他們監視敵人,不要盲目射擊,以免造成誤傷。但在戰鬥中比較緊張,將敵主要人員(老公安)擊斃,降低了情報價值。回撤時,沒有很好地組織打掃戰場,也未仔細搜查越軍屍體上的證件資料。

五是做好境外邊民和瓦解敵民兵的工作,減少了對我捕俘行動的威脅。

戰前,偵察連專門組織人員與境外萬年樹、狗頭中寨等一些村寨的民兵和村民建立了秘密聯繫。他們表示,在我軍出境活動時,一不向我開槍,二不向越軍報告,他們知道我軍從村邊經過,但不管不問。

伏擊捕俘戰鬥打響後,曾被越方一名武裝民兵發現,裝作沒看見,未開一槍即悄悄離開。在異國作戰,最大的困難是群眾基礎差,語言不通,所以千方百計地做好群眾工作,是完成偵察、捕俘任務的重要環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