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蘇聯設計」也曾軟萌可愛清新環保

長江日報 發佈 2020-06-28T12:49:22+00:00

其實,除了AK47這樣的經典,「蘇聯設計」也有前衛環保軟萌可愛的一面,在20世紀視覺設計傳達史上,「蘇聯設計」有自己的地位。

6月24日舉行了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也受邀登場。

這次閱兵式上,出現了人們熟悉的那些傳承自蘇聯時代的視覺形象。長久以來,人們對這些蘇聯設計有著某種固化的印象:結實、堅固、耐用、碩大、威風等等。其實,除了AK47這樣的經典,「蘇聯設計」也有前衛環保軟萌可愛的一面,在20世紀視覺設計傳達史上,「蘇聯設計」有自己的地位。正是因為如此,世界最負盛名的藝術出版機構英國費頓出版社從莫斯科設計博物館取材,編成《蘇聯設計時代1950—1989》一書。

軟萌:娃娃頭和毛毛熊

首先一定要提的,當然就是「娃娃頭」巧克力糖紙了(圖①)。這種巧克力1966年開始由「紅十月」巧克力廠製造,真材實料、相當好吃。今天中國遊客去俄羅斯,還常常買來做手信;在網上也能買到,電商命名為「愛蓮巧」。其實按照俄語翻譯的慣例,應該是叫「阿廖卡」或者「阿蓮卡」。

糖紙上的藍眼睛女娃娃原型,有好幾種說法。有一說是人類第一個航天員加加林的女兒,還有一說是「紅十月」工廠包裝師的女兒。《蘇聯設計時代》則說,這個8個月大的女寶寶名叫葉蓮娜,她父親是一位攝影記者,給女兒拍了照片參加當年《莫斯科晚報》的攝影比賽,「紅十月」廠一位設計師受到啟發,以此作為巧克力品牌形象。

過了十幾年,要舉辦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了,在蘇聯電視台《動物世界》欄目發起的投票中,兒童圖書插畫家奇濟科夫設計的「米莎熊」當選為奧運會吉祥物(圖⑨),這隻熊的特點是身強體壯但「平易近人」,看上去軟綿綿、毛茸茸的,不凶。這是歷史上首次以正面而非側面繪製奧運會吉祥物,這讓吉祥物更容易與觀眾建立情感聯繫。

時尚:今天也沒過時

有些時尚其實在過去就有,但那時叫另一個名字,比如「環保」「可持續」,在過去就叫「節約」。

這種網兜購物袋(圖②)在蘇聯時期被廣泛使用(中國人對此也很熟悉),它們是在蘇聯的盲人工廠里生產的,通常被稱為「avos』ki」——意思是「有備無患」。這些袋子可以清洗,非常耐用,摺疊後可以放入口袋;在街上看到什麼東西需要買,很輕易就可以拿出袋子,考慮到短缺年代,排隊搶購物資是常事,這網兜的確稱得上「有備無患」。20世紀80年代,網兜購物袋在蘇聯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性塑料袋;那時整個西方的消費文化就是用後即扔,快速疊代。然而,當前提倡可持續性的舉措讓這些標誌性的網兜包袋再度流行起來。

1957年莫斯科舉行了世界青年聯歡節;1959年在莫斯科舉行了迪奧時裝秀。看這本1960年第2期的蘇聯《時尚》雜誌的封面(圖④),模特的造型在當時算是時髦了。

再看這兩雙鞋(圖③),帶毛絨球的晚宴鞋、木製厚底鞋,由全蘇時裝公司設計製造的限量版,無疑這些漂亮鞋子屬於某個女人;《蘇聯設計時代》里提到一個名字,女演員兼歌手塔季揚娜·什米加。 問題在於,鞋子以及其他一些「高級貨」都只面向上層人士和社會名流供應,只有在特供商店才能買到。

新潮:觀念前衛但有短板

蘇聯在一些方面曾是領先世界的,比如航天事業,這種雄心壯志和自豪感也反映到設計上,比如這盞「火箭夜燈」(圖⑦),兼具優美與實用,堪稱一件雋永的工藝品。

雖然有很好的藝術傳統,有一支基本功紮實、眼光獨到的設計師大軍,但是蘇聯有很長一段時期不重視視覺設計,設計人員只是計劃經濟大機器里的一個齒輪。1962年,蘇聯部長會議下令成立全蘇技術美學科學研究所,試圖整合全國設計文化。該研究所由莫斯科總部和蘇聯主要城市的十個分支機構組成,下設玩具實驗研究所、蘇聯家具設計和技術研究所、蘇聯光研究所和藝術科學研究所、特殊藝術工程局。

龐大機構、條塊分明,這很有年代感!這種陣容的確可以做出好的設計,比如里貢達-莫諾真空管收音機,1965年產品。據中國收藏家介紹:這種落地式收音、電唱、擴音三合一機器當時是搶手貨,副部級以上幹部才配備(圖⑧)。

再比如1965年的「大槍」FS-3相機,以長焦鏡頭、槍形可拆卸手柄和架托為特色,在攝影記者和戶外攝影師中頗受歡迎,現在國內的網上舊貨市場裡也能買到(圖⑥)。

但是有中國用戶表示,「反光鏡振動很大,按下快門,機器震動驚天動地」,並不適合在戶外拍攝野生動物。

《蘇聯設計時代》引用了蘇聯設計人員的回憶:「許多設計被拒的原因是不夠『蘇聯』。」那麼看看這台1954年的星星54收音機好了(圖⑤),這是法國精英-52收音機的仿製品。《蘇聯設計時代》說,高官貝利亞看到法國型號的樣品後,覺得其雅觀大方,於是在蘇聯仿製,蘇聯進行的外觀改造,主要就是在前面板上添加了紅星。

無疑,優秀設計最需要的土壤,還是設計師的創意、靈感;要把優秀的設計變成工業級的產品,惠及大多數人,則需要打通生產和流通的奇經八脈。歷史已經證明,市場經濟這方面更加成功。

長江日報記者李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