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科教館《滾球機器》小朋友看球也瘋狂

欣新聞 發佈 2012-07-22T12:46:08+00:00

圖說:《水之舞》設置在水池裡,是利用「水力動能」為設計發想,當水流經鋼管時,整體為了保持平衡各支點的鋼管便會跟著擺動,形成不同重力的槓桿運動。(記者許家禎攝)欣傳媒 | 記者許家禎/專題報導一般說到公共藝術,小朋友肯定沒有什麼興趣,但在士林科教館卻有處公共藝術讓孩子看千遍也不厭倦。原來,這裡的公共藝

圖說:《水之舞》設置在水池裡,是利用「水力動能」為設計發想,當水流經鋼管時,整體為了保持平衡各支點的鋼管便會跟著擺動,形成不同重力的槓桿運動。(記者許家禎攝)

欣傳媒 | 記者許家禎/專題報導

一般說到公共藝術,小朋友肯定沒有什麼興趣,但在士林科教館卻有處公共藝術讓孩子看千遍也不厭倦。原來,這裡的公共藝術《滾球機器》中的小球,就像去旅行一樣,一下子搭電梯、一下子彈跳玩大怒神、一下子又被吞進恐龍肚子裡,且還不時發出各式聲響,讓小朋友看得超級入迷!

來到科教館除了本館與一旁的天文館,家長也千萬別忘記看看周邊公共藝術,因為這裡的裝置藝術可不只有看,每個作品都與科學有關!2003年由比利時保羅布瑞創作的《水之舞》設置在水池裡,是利用「水力動能」為設計發想,當水流經鋼管時,整體為了保持平衡各支點的鋼管便會跟著擺動,形成不同重力的槓桿運動。同時,水流的速度與鋼管也巧妙有著摩擦的頻率,進成產生共振的回音。可惜,記者當日造訪不巧遇上整理日,水池的水被抽乾,看不到水造成的槓桿運動。

沒有錢飛英國巨石陣感受震撼的千年世界文化遺產,不妨來看看Q版的史前巨石群。由裝置創作藝術家林書民創作的《科幻巨石陣》把著名的史前遺跡的聲學效果搬到台灣科教館門口。英國科學家認為巨石陣的佈陣是為了精準反射巨石陣中心的聲音,只要中心發出聲響,巨石陣的內部就會準確反射形成「音箱效果」,推估是為了祭祀之用。而此作品擁有流線造型,迷你版的巨石陣與小朋友形成有趣對比,其實純白的巨石猛一看還有點像希臘海邊的建築,是遊客必拍的景點之一。

而《紡紗之風》則由鋼與鋁合金製作而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哪個造型特殊的路燈,但兩根高聳的裝置藝術,有著螺旋主體直衝天際,最上頭兩端則有方形葉片,葉片隨風轉動帶動螺旋主幹就像紡紗一般。

不過要說到最受歡迎的裝置公共藝術,《滾球機器》最受大小朋友喜歡!2003年由美國喬治羅德製作,外觀就像是一個用壓力克做成的珠寶盒,但裡頭裝的不是珠寶而是滾球與各式機關。《滾球機器》中的滾球如同有生命的小旅行者,一會兒坐大怒神彈跳、一下子又搭電梯周遊列國,甚至沿著軌道探訪好友,甚至冒險闖進恐龍的大嘴巴。

原來隨著球體的運動,可以表現速率、速度、向心力與離心力,甚至能量由動能轉為音能,滾球不時發出聲響敲擊鑼鐘,讓小朋友看得好入迷,難得駐足許久,要看看滾球到哪旅行、又發出什麼聲音。在科教館,公共裝置藝術不只展現理性與感性的一面,更激發小朋友對科學的興趣,下次帶小朋友來這兒遊玩也別忘記讓小朋友感受一下藝術氣息喔。

 原文網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