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推出首個「安全指南」,中國是靶心?多家英媒這樣解讀

北晚新視覺網 發佈 2020-06-29T13:45:33+00:00

代表英國高校的機構「英國大學聯盟」,計劃向全英高校推出首個「安全指南」,指導大學如何保護自己的學生、教職員工,並防止英國的學術研究受到外國勢力干擾。

代表英國高校的機構「英國大學聯盟(UUK)」,計劃向全英高校推出首個「安全指南」,指導大學如何保護自己的學生、教職員工,並防止英國的學術研究受到外國勢力干擾。儘管指南並未提及特定國家,但英國多家媒體對其解讀為「防止中國對英國高校的影響力滲透」。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7日報導稱,這是英國大學首個全面的安全指南,將於今年秋季學期被應用於英國大學的所有部門。此指南旨在維護學術自由、機構自治和英國大學的價值觀;並將解決英國大學校園中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和人身安全問題,及英國大學從海外政府和海外實體獲得資金援助的問題。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UUK國際事務部主管斯特恩表示,這份指南不是針對某個特定國家推出的。但一些英國媒體認為,這份安全指南的出台,與英國政壇近期一些「疑華派」人士的言論有關。英國《每日郵報》27日說,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保守黨議員圖根哈特呼籲,英國高校應當擺脫「來自北京的,對於學生和研究資助的威脅」,避免高校生活受到影響,「我們現在看到的現實是,英國的學術自由遭到侵蝕。」在去年11月,圖根哈特領導的委員會曾出台報告稱,有顯著證據顯示英國高校正遭受外國勢力的滲透,而高校卻沒有能力獲得保護。

部分英國議員此前提出,英國高校里的中國學生太多,高校對於中國生源太過依賴。《星期日泰晤士報》稱,英國高校每年從中國留學生收取的學費超過2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高校產業總收入的5%。英國政府預計,留英的國際留學生人數到2030年將達到48.5萬到60萬之間。由於美國和澳大利亞與中國關係交惡,原本計劃留學美澳的中國學生,很多可能轉向留學英國。

報導稱,英國政府也在向UUK施壓,要求「加快採取措施,應對外國勢力對高校的滲透」。5月,英國外交部也警告稱,英國高校面臨依賴單一教育資金來源的局面,呼籲擴大國際招生範圍,實現可持續發展。

《星期日泰晤士報》分析認為,英國高校的發展仍然是成功的,並且高校仍然高度學術自治。眼下的爭議問題其實說明,中英外交風向在變化。報導稱,英國許多高校及校長對這份安全指南表示歡迎,但同時希望藉此可以解決爭議,繼續加強高校的對外合作。

延伸閱讀:

英媒:英國承受不起背棄中國的代價

英國《每日電訊報》文章,原題:英國承受不起背棄中國的代價 副題:我們與中國的共生互惠關係之深,遠超聒噪的批評者所願意承認的 當前,英國在對華關係問題上正進行某種認真反思。疫情危機以來,許多人呼籲我們在與第二大經濟體打交道方面「動真格的」。指責別人或許讓自己感覺良好,但這不是嚴肅和深思熟慮的戰略。就對華關係而言,「動真格的」意味著要認識到英中有著重要經濟關係,我們承受不起讓兩國關係陷入危機。這還意味著認識到這種關係會帶來影響力,並提供平台讓我們追求更廣泛的目標。

中國在英國經濟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是英國商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去年英國對華出口的商品價值258億英鎊,占到我們總出口逾7%,是我們2012年對華出口的兩倍多。隨著英國服務業企業突飛猛進,這方面的對華順差不斷擴大。隨著中國進一步開放,英國的銀行、學校和醫療機構的機遇也將進一步增加。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英國留學,為我們的大學提供了重要收入,而來自中國的遊客疫情前就已迅速增長。

由於出口成功,我們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正縮小。英國企業因中國需求而蓬勃發展。受疫情影響,今年貿易增長會放緩。然而,中國經濟已開始復甦,隨著中產變得更加富裕,中國的長期增長潛力巨大。自2000年以來,英國已獲得數百億英鎊的中國投資——是歐洲第二大投資接受國德國的兩倍多。

危言聳聽者稱中國偷走英國的專業知識。但其實,更多時候中國投資是幫助創造或保住英國的就業機會。典型例子就是中國敬業集團收購英國鋼鐵公司,幫助挽救3000餘個崗位。希望投資於基礎設施更新的英政府,拒絕不起中國的專業技術。誠然,英國要吸取供應鏈安全的教訓。但若僅僅因為全球化未能將中國這個古老國家變成(西方式)自由民主之國,就與其脫離關係,那將是愚蠢的。

很多分析忽略了中國崛起給英國帶來的好處。中國不僅為我們消費者提供更便宜的商品,為我們公司提供廣闊新市場,還為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贏得13億人心帶來機會。若我們現在背離中國,競爭者會欣然填補,將就業和軟實力的收益收入囊中。疫情危機過後,中國對地球的未來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現在轉身離場,背棄中國,或許帶來一時之快,但這絕非治國之道。(作者詹姆斯·薩松,喬恆譯)

來源:綜合環球時報

流程編輯:TF017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