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取得近60項原創成果

中國青年網 發佈 2020-06-29T16:48:42+00:00

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成立5年,即取得近60項原創成果,其經驗啟發我們:給予優秀科研團隊相對穩定、靈活的支持,讓他們在方向選擇、經費支配、資源調動上擁有更大自主權,一分支持,就可能換來十分驚喜。

王新泉(左)和團隊在做實驗。

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供圖

基礎研究是疫苗研發的重要支撐。依據對新冠病毒的深入研究,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以下簡稱「高精尖中心」)王新泉團隊與張林琦團隊著手研發的疫苗,被國內外同行寄予厚望,相關工作正順利推進。

成立5年來,高精尖中心科技創新突飛猛進。目前,已經取得近60項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均發表於《科學》《自然》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高精尖中心一躍成為結構生物學領域全球領先的研究中心。

這是怎麼做到的?

「沒有什麼秘訣。」高精尖中心主任施一公教授說,「我們只是遵循科技創新和人才成長規律。」

機制穩定靈活,激勵大膽探索

6月17日,王新泉團隊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刊發文章,闡述冠狀病毒進化路徑,這一成果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越前沿、越原創的研究,就越需要長期堅持。沒有穩定支持,只能紙上談兵。」王新泉在冠狀病毒結構研究領域深耕十多年,對此深有體會,「科研經費斷斷續續,我只能在限定的框框裡做事。不用為經費發愁,就能痛快地做有價值、有挑戰的研究。」

成立之初,高精尖中心就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支持機制。施一公常對科研人員說:「你的研究應該與天比高。只要研究課題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你就只管做,不用為錢操心。」

靈活,是高精尖中心支持機制的另一個特點。

5年前,高精尖中心研究員譚旭提出設想:研究蝙蝠的基因組學。蝙蝠自身攜帶多種對人類致命的病毒,包括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但其自身卻不得病。利用基因組學,從源頭尋找答案,或許能幫助尋找新的抗病毒藥物靶點。這一課題不屬於結構生物學資助範疇,加上思路新奇、風險極高,在別的地方很難得到支持。施一公與幾位同事論證後,做出了大膽決定:支持!

如今,研究蝙蝠基因組學,譚旭團隊發現了廣譜抗病毒藥物靶點和抗新冠病毒潛在藥物分子。論文發表後在國際學術界引發轟動,科技部還專門邀請他去做專題匯報。

高精尖中心敞開大門,鼓勵科研人員開展跨單位、跨學科合作研究。經費不僅給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者也有一份。

科學的支持機制,換來了源源不斷的高質量產出:施一公團隊的剪接體相關研究榮獲201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楊茂君團隊的線粒體呼吸鏈超級複合物相關研究獲得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中,兩項研究有高精尖中心研究人員的身影。

高精尖中心聚攏了一支頂尖隊伍。這裡有23位常駐學術帶頭人,14位合作學術帶頭人,包括2名諾獎得主在內的11位國際學術顧問,30多位跨學科項目合作研究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這裡23名具有博導資格的獨立實驗室負責人,平均年齡40歲,處於創新的黃金階段。」施一公說。

為年輕人雪中送炭,激發創新潛能

為培養30歲以下的科研新銳,高精尖中心專門設立了針對博士生、博士後的支持項目。

支持博士後的「卓越學者」和「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旨在激勵年輕學者大膽探索,積極進行原創性科學研究。

「博士後面臨成家立業的雙重壓力,能否得到支持至關重要。」高精尖中心副主任劉旻昊介紹,目前「卓越」項目已支持了43位國內外優秀的博士後和青年科學家。

針對博士研究生的支持項目,分「卓越獎學金」和「創新獎學金」兩類,前者鼓勵在學術研究上取得顯著成果的優秀博士生,後者鼓勵在技術方法開發領域努力創新的博士生。

90後學術新星萬蕊雪就是受益者。她專注於酵母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目前已取得十多項重要突破,成果均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獲得2018年度《科學》雜誌和瑞典國立生命科學實驗室頒發的青年科學家獎。

「這裡鼓勵年輕人敢想、敢闖,去挑戰真正的問題。」萬蕊雪說,就拿卓越獎學金來說,看重的不是你已經取得了怎樣的成果,而是你的想法是否有足夠的價值。「這對年輕人是莫大的鼓舞,能激發我們身上的潛力。」

2016年設立至今,博士生獎學金已資助110位優秀的博士生從事高質量科學研究,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顯著提高,萬蕊雪、白蕊、吳建平、胡明旭、范瀟等一批後起之秀嶄露頭角。

目前,高精尖中心擁有93位博士後和273位博士研究生,成為全球結構生物學領域頂尖青年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中心培養的博士後和博士生中,32位成長為國內外主要研究型大學和一流科研院所具有博導資格的獨立實驗室負責人。

科研文化潤物無聲,只爭朝夕攻堅克難

留住人才的,不僅僅是科研經費的「硬支撐」,還有科研文化。

不看論文看貢獻。高精尖中心執行主任王宏偉介紹,高精尖中心從沒有要求過任何一位博士生導師一年發幾篇文章,也不會因為文章少了就減少支持。在業績考核上,從來不會數文章、算影響因子,而是看你能解決的科學問題。

不跟風、重原創。在課題論證會上,施一公經常向科研人員發問:如果少了你的研究,國際學術界會不會就出現一點空白?如果沒有,那你的研究就是可有可無。

心繫祖國勇攀高峰。在高精尖中心採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走廊兩側張貼的科研介紹、科研人員腳步匆匆的身影,以及會議室外密密麻麻的預約單。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高精尖中心的許多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連軸轉。為了能早一秒依託上海光源設施解析出病毒關鍵蛋白的結構,中心的科研人員開車十多個小時趕到上海。

多位資深科研人員坦言:這裡的每個人都很優秀、很刻苦,大家儘管嘴上不說,但都暗中你追我趕。在這樣的氛圍中,你想要不掉隊,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上世紀60年代,我國在全球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並成功解析其晶體結構,結構生物學研究一度走在世界前列。

「我們非常自豪,把這根接力棒接了過來,並發揚光大。」施一公說,現在高精尖中心正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我們將牢記初心,在原始科學研究和原創方法創新上更上層樓,努力成為我國在世界範圍內基礎研究的一面旗幟,讓我國結構生物學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光彩奪目。」

營造鼓勵原始創新的環境(記者手記)

長期以來,跟蹤式的研究多、重大原創成果少,是我國與科技強國的主要差距。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如何激發科研人員開展原始創新的積極性,是我們必須直面的現實課題。

優秀的創新成果往往不是計劃出來的,而是在自由探索的寬鬆環境中「冒」出來的。在基礎研究領域,包括一些應用科技領域,科學研究具有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尊重規律,就應鼓勵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成立5年,即取得近60項原創成果,其經驗啟發我們:給予優秀科研團隊相對穩定、靈活的支持,讓他們在方向選擇、經費支配、資源調動上擁有更大自主權,一分支持,就可能換來十分驚喜。

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期待能夠有更多類似的探索,在科技界催生出鼓勵原始創新、呵護原始創新、崇尚原始創新的大氣候。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9日 19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