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惡性腫瘤,骨肉瘤

骨語 發佈 2020-06-22T05:32:38+00:00

骨肉瘤亦稱成骨肉瘤,是指瘤細胞能直接形成骨樣組織或骨質的惡性腫瘤。其惡性程度高、發展快,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發病率約占骨惡性腫瘤的34%。骨肉瘤按其發生的部位可分為髓性骨肉瘤和表面骨肉瘤,前者發生於髓腔,約占全部骨肉瘤的3/4,後者發生於骨表面。

骨肉瘤亦稱成骨肉瘤,是指瘤細胞能直接形成骨樣組織或骨質惡性腫瘤。

其惡性程度高、發展快,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發病率約占骨惡性腫瘤的34%

骨肉瘤按其發生的部位可分為髓性骨肉瘤表面骨肉瘤,前者發生於髓腔,約占全部骨肉瘤的3/4,後者發生於骨表面。

骨肉瘤也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繼發性是指在原先某種骨疾患的基礎上所發生的骨肉瘤,如在畸形性骨炎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基礎上和骨受放射線照射後所發生者。原發性骨肉瘤多見於男性,男女性之比約為1.7:1,好發年齡為11~30歲。骨肉瘤的惡性程度高,進展快,多早期發生肺轉移疼痛局部腫脹運動障礙是骨肉瘤的三大主要症狀;實驗室檢查多數有鹼性磷酸酶明顯升高。腫瘤的切面呈多彩性。骨肉瘤腫瘤細胞具有形成骨樣組織和骨質、軟骨以及纖維組織的潛能,鏡下主要成分是腫瘤性成骨細胞、腫瘤性骨樣組織和腫瘤骨,還可見多少不等的腫瘤性軟骨組織和纖維組織。

骨肉瘤可發生於任何骨。國內統計資料顯示最常發生於股骨(47%),其次為脛骨(26.3%),其餘依次為肱骨(7.1%)、頜骨(5.1%)腓骨(3.8%)及骨盆(2.7%)。腫瘤好發於長骨幹骺端,尤其是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最多見。X線平片檢查,骨肉瘤有以下基本表現:骨質破壞:多始於干骺端中央或邊緣部分,骨松質呈小斑片狀骨破壞,皮質邊緣可見小而密集的蟲蝕樣破壞區,在皮質內表現為哈弗斯管擴張而呈篩孔狀破壞;以後骨破壞區融合擴大形成大片的骨缺損。腫瘤骨:骨破壞區和軟組織腫塊內的腫瘤骨是骨肉瘤本質的表現,也是影像診斷的重要依據。骨膜反應和Codman三角:骨肉瘤可引起各種形態的骨膜反應和Codman三角,兩者雖是骨肉瘤常見而重要的徵象,但並非特異,也可見於其他骨腫瘤和非腫瘤性病變。

絕大多數骨肉瘤可依X線平片確立診斷。

典型骨肉瘤X線表現為長骨幹骺端髓腔內邊界不清的骨質破壞區,穿破骨皮質生長並軟組織腫塊形成,內見瘤骨、Codman三角(或)日光照射樣骨膜反應,有時可發生病理性骨折。

應當強調的是,對於大多數骨肉瘤的患者,憑X線平片基本上可作出診斷,但CT或MRI是必不可少的補充。

MRI能清楚了解腫瘤侵犯的範圍,提供腫瘤周圍血管、神經、肌肉受累的信息,有利於治療方案的確立

CT除了與MRI一樣有利於發現平片上不易顯示部位的病變外,由於其對細小的骨化和鈣化敏感,當平片上不能確定有無瘤骨或瘤軟骨鈣化時,CT對確定骨肉瘤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骨肉瘤需與以下疾患鑑別:

與成骨性病變鑑別

成骨性骨轉移瘤:發病年齡較大,好發於軀體干骨和四肢長骨骨端。表現為骨松質內的多發性骨硬化灶,境界清楚,骨破壞少見,骨皮質一般不受累。

化膿性骨髓炎:骨肉瘤與化膿性的骨髓炎的徵象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兩者均有瀰漫性骨質破壞、較明顯的新生骨和廣泛的骨膜反應。

兩者的鑑別是必要的,有時也是困難的。

以下幾點有助於鑑別:

骨髓炎的骨破壞、新生骨和骨膜反應從早期到晚期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即早期骨破壞模糊,新生骨密度低,骨膜反應輕微,到晚期骨破壞清除,新生骨密度高,骨膜反應光滑完整骨肉瘤則相反,新生骨的骨質有可破壞,骨膜反應不是趨向修復而是繼續破壞。

骨髓炎的骨增生和骨破壞是聯繫在一起的,即骨破壞的周圍有骨增生,而增生的骨中有破壞;骨肉瘤的增生和破壞不一定具有這種聯繫。

骨髓炎早期有較廣泛的軟組織腫脹,當骨破壞出現後腫脹反而消退;而骨肉瘤在穿破骨皮質後往往形成明顯的軟組織腫塊。

動態觀察,骨肉瘤是穩定進展;骨髓炎急性期進展迅速,而在慢性期發展緩慢,經治療後可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與溶骨性病變鑑別

骨巨細胞瘤:多見於已與骨幹癒合後的骨骺部,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起病緩慢,症狀較輕。

X線表現為偏心性膨脹性骨破壞,骨破壞區內無新生骨;若進展較快,骨殼可不完整,但發病年齡、部位和破壞區內無新生骨等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骨纖維肉瘤:發病年齡較大(25~45歲),好發於骨幹,呈溶骨性破壞。少見骨質增生,骨膜反應一般較少,破壞區內無腫瘤骨形成

溶骨性骨轉移:發病年齡較大,好發於軀幹骨和四肢長骨骨端,常為多發性,較少出現骨膜反應和軟組織腫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