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州花生:聲名遠播 生生不息

環渤海新聞網 發佈 2020-06-30T18:22:26+00:00

每有大人講起這個謎語,小娃娃們就會大聲喊出謎底:「花生!花生!」自然稟賦得天獨厚 東路花生名揚四海。也許你並不知道,在清中期以前,這種花生可是筵席上的珍貴之物,尋常人很難吃到,後來大面積種植後,才成為百姓的盤中餐。

[灤州花生]聲名遠播·生生不息

□ 記者 劉琿 通訊員 劉佳利 張建華

「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個白胖子!」每有大人講起這個謎語,小娃娃們就會大聲喊出謎底:「花生!花生!」

在灤州市,人們對於花生的情感更加濃郁而特別。這裡是「中國花生之鄉」,「灤縣花生(東路花生)」早在2014年就通過了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這裡出產的花生以果白、果大、粒飽、色鮮、味美的特點成為「東路花生」的代表,這裡繁育並推廣的高油酸花生一枝獨秀蜚聲海內外,這裡的花生常年播種面積達23-25萬畝,產業迅速發展、生機勃勃——

自然稟賦得天獨厚 東路花生名揚四海

收穫高油酸花生

外形似蠶繭,莢果表面麻眼淺而光滑白凈,薄而鬆脆;果仁與果殼間有一定間隙,搖晃時有清脆聲;果仁皮呈粉色,果肉呈象牙色;味道鮮美,不油不膩……我們常見常吃的花生,種類有很多,而以「東路花生」為佳。也許你並不知道,在清中期以前,這種花生可是筵席上的珍貴之物,尋常人很難吃到,後來大面積種植後,才成為百姓的盤中餐。

灤州花生又叫「東路花生」,這是為什麼呢?

灤州花生種植歷史悠久,相傳始於明代,清末年間,開始流向國際市場。「當時出口都經天津的大沽口港口外運,各地的花生都集中到那裡,人們就按照產地與大沽口的相對位置來給花生命名。」對花生歷史頗有研究的曾凡春告訴記者,產自山東河南的稱為「南路花生」,從陝西運來的成為「西路花生」,而灤州的花生就稱為「東路花生」。由於灤州花生的品質特別好,很快,「東路花生」就聲名遠播,這個名號叫響了100多年,至今,人們還習慣性地稱灤州花生為「東路花生」。

小花生,大學問。由於產地和品種的不同,花生的品質差異很大,而「東路花生」的優良品質則更多得益於灤州獨特的地理環境。灤州市農業農村局主管生產技術的副局長張建華介紹,灤州地處冀東地區,燕山南麓、灤河西畔,河流和氣候的塑造,讓灤州中南部平原地區逐漸形成了以沙質和砂壤質土壤為主的土壤類型。和人們印象中深厚、肥沃的沖積平原不同,灤州的這片平原,在傳統意義上講,卻難稱肥沃。「沙質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抗旱力差、養分含量少、土溫變化快,不利於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生長。」張建華說。很長時間以來,為了提高這片土地的小麥、玉米產量,灤州農民進行了多種嘗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和一些天生沃土的平原種植區相比,產量仍有差距。

但在不斷嘗試中,他們找到了這片土地隱藏於「瘠薄」中的「富饒」——花生種植。和大部分農作物不同,花生的有用部分主要是生長在地下的果實。因此,它對於種植土壤的需求也與眾不同:土層有一定厚度,軟硬適度,不能過干或過濕,透水透氣性好,必須要利於地下莢果的發育。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好的灤州平原沙地,正具有這種優勢。

除土壤類型適合外,灤州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也與花生的生長需求「不謀而合」:處在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花生生長中期養分充足、雨量充沛,生長後期至收穫秋高氣爽,晝夜溫差較大,有效抑制黃麴黴素生長,花生品質高。

2019年,灤州全市花生種植面積達24.2萬畝,平均畝產292.3公斤,總產花生(莢果)7.07萬噸。

選育推廣優新品種 高油酸花生再樹品牌

大型農機耕作

「東路花生」的品牌100多年來愈加閃亮,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外,勤勞的灤州人一直沒有停止對花生品種的引進和改良。在最好的地里種最好的品種,一直是灤州花生追求的方向。如果說「東路花生」是花生領域中的王冠,那麼,如今這裡出產的高油酸花生,就是這座王冠上最閃亮的寶石。

高油酸花生是在普通花生基礎上,改良和提升了花生脂肪酸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含量。傳統品種花生油中油酸含量在36%—67%,而高油酸花生能到73%以上。油酸含量的提高,降低了多不飽和脂肪酸中亞油酸和飽和脂肪酸中棕櫚酸含量。長期食用高油酸花生及其製品,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而且,高油酸可以延長花生保質期2年以上,解決了花生不能越夏保存的歷史性難題。

「目前,我們灤州市不僅承擔著河北省和唐山市的各項高油酸花生試驗,還承擔著國家農業農村部安排的全國高油酸花生品比試驗。我們腳下的這幾百畝試驗田裡,種植著30多個來自全國不同育種單位的高油酸花生品種。」灤縣百信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秀雲頗感自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消費理念轉變為少吃油,吃好油,高油酸花生的市場前景非常好!」合作社把發展高油酸花生作為抓手,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不斷示範推廣,建成了萬畝「高油酸花生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最終,篩選出了冀花11、16、18等系列品種進行擴繁,根據篩選出的品種集成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制定高油酸花生保純和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

可以說,高油酸花生的引進和推廣,實現了灤州花生的升級,也成為未來花生產業的主打方向。全球最大的食品生產商之一美國瑪氏公司專程訂購灤州的高油酸花生用於士力架的生產。

灤州在發展花生產業之路上不斷前行,搭建科技創新平台,與中國農科院、河北省農科院、中國農大、河北農大、山東花生研究所、唐山市農科院等多家科研單位及高等院校合作,在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無公害生產、科學施肥等技術研究與應用方面展開合作,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突破,百信合作社還專門拿出800畝土地作為「科技試驗田」。

目前,灤州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油酸花生生產基地,年產量近萬噸。

大膽創新發展模式 短鏈條做成大產業

各式農機在花生種植中發揮巨大作用

「種地簡單,種好地很難。」郭秀雲說。以土地流轉和託管合作等方式,百信合作社經營著6萬多畝土地的花生種植。有了規模,就真正實現了集約化、機械化,在品質和產量上都有了保證,有效促進了灤州花生產業的發展,而這,都源於他們在灤州大地上大膽探索的農業規模化發展新模式。

自2010年起,合作社積極適應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通過創新土地種植服務模式,採取土地託管的辦法,實現了零散地塊的適度規模經營,為我省乃至全國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與範本。「百信模式」被一些「三農」專家譽為農業經營機制的「小崗式創新」。

按照「按茬託管、入社自願、退社自由」的原則,百信合作社不斷與農戶合作。「託管相當於給土地雇了個保姆,農民成了甩手掌柜」,不用下地、坐等收糧,實實在在的效果打消了農民的疑慮,「地是自己的,收穫也是自己的」。這一模式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滿足農民需求,贏得了農民的信任,廣大農戶紛紛要求入社。

2014年,合作社又探索實施了「土地入股」模式,在農民自願的前提下,將土地交給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合作社給農戶按每畝地以入股方式到年底發放保底收益,在除去農用物資成本、勞動力成本、機耕費等所有生產成本後獲得的收益按照比例分紅,農民分得純利潤的60%收益,合作社獲得純利潤的40%收益。

土地集中了,有了規模,領先的種植模式和技術就有了用武之地。每年花生播種和收穫的季節,灤州的土地成了大型農機設備的秀場,先進的機械化智能化耕作模式顛覆了人們對於傳統農業的印象。

大型拖拉機上都安裝有中央空調和自動駕駛裝置,機手吹著空調、聽著音樂就能完成耕作;GPS定位的精度能達到多少?答案是「2.5厘米。」當機器超過設定好的耕作範圍2.5厘米的距離,系統就會提示報警;播種的精度更是可以達到以粒計算。

「現在我們1個人可以打理1000畝土地,全靠智慧生產才能實現。」走進百信合作社,各式各樣的成排的農機映入眼帘,郭秀雲告訴記者,他們購進的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機器設備:「這個整地的犁產自德國,一天可平整500畝土地;

這台花生初加工機器,去石去土去雜、按照粒型大小和飽滿程度進行雙比重分選,一天能分選25-30噸花生。」

展開達24米寬,一天可為150畝土地實現「人工降雨」的卷盤式噴灌機;個子小本領大,1小時脫殼500公斤的花生種子脫殼機;站在田間就能自動將土壤溫濕度、風力、降雨等氣象信息傳到手機上的田間氣象站……數十種農機各司其職,在花生種植中大顯神威。

花生渾身都是寶,僅僅關注「種植」還遠遠不夠。灤州向科學種田要效益,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增加其附加值,探索出一條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模式:從前被扔掉的花生秧、花生殼如今都成了「寶貝」,花生秧加工成飼料銷往全國各地;花生殼做成生物質燃料,燃燒後的草木灰再回收作為磷鉀肥撒到田間滋養土壤。記者算了一筆帳:7畝地花生秧可做成1噸成品飼料售價1500元,整個灤州每年23-25萬畝花生秧可製成飼料3萬多噸,增收5000多萬元。

目前,灤州共有大小20多家花生加工企業,主要從事花生脫殼、分級、色選等初步加工、銷售,花生秸稈飼料化、花生殼壓塊燃料化已初具規模,實現了花生全株綜合利用。灤州以花生為主打走出了一條可持續、可循環、可複製的生態農業道路,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

灤州花生馳名已久 不懈努力未來可期

「東路花生」馳名已久。

1997年灤縣花生被農業部命名為名優特產品,1999年被認定為「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0年「東路花生」在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優農產品,2001年獲得中國農學會、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科技創新大擂台節目優秀創新獎;2002年被命名第六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名優產品。2014年,灤縣花生(東路花生)通過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誌產品認證。2016年核准灤縣百信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使用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識。2017年,「灤縣花生」品牌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授予2017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灤州花生」被評為河北省首批55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之一。

目前,灤州花生不僅占領國內的京津蒙及東北市場,還擴展到江浙、西南、東南的省市,並遠銷東南亞、東歐、北歐、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實現灤州花生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灤州市計劃按照市場需求,以效益為中心,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強化政府引導和扶植,真正把灤州花生產業建成公司加農戶,農戶連基地,技術先進,品牌一流,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現代農業運作模式。

充分發揮「東路花生」在國內外市場知名度高的優勢,全方位打造花生品牌,在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全方位進行科技攻關,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圍繞市場需求,在高產優質專用型新品種的引進推廣上重點突破,促進品種更新換代,以滿足國內外市場不斷求新的需求;圍繞新品種推廣,做好與之相配套的良種良法的研究開發與推廣工作;注重技術引進,積極引進國外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並通過技術嫁接,推動知名品牌的創建。

花生無論是作為榨油,還是食用品,都需要進行相當程度的深加工。灤州在積極整合個體花生加工和流通企業的同時,計劃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特別是積極引進花生深加工企業,擴大花生精加工的深度和規模。根據花生米品質好的優勢,瞄準、鎖定花生油加工以外的花生深加工企業,實現花生的增值,做大做強花生產業。

小花生連結大產業,灤州花生,未來可期!

(本版圖片由百信合作社提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