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做好今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

中國網財經 發佈 2020-06-30T18:43:55+00:00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

中國網財經6月30日訊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要綜合運用工程、農機、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突出重點、用養結合、綜合施策,集中連片推廣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治理技術模式,重點解決項目區黑土變「瘦」變「薄」變「硬」的問題,持續改善黑土地耕地質量,防止耕地退化。與2017年相比,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示範區,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3%以上,黑土耕層厚度達到25厘米以上,耕地質量提高0.5個等級以上。

《通知》明確,要繼續在東北4省(區)的32個縣(市、區、旗、農場)推進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示範。一是在8個縣(市、旗、區)開展整建制推進示範,每縣示範面積50萬畝以上,至少建設10個萬畝以上集中連片示範區。黑土地保護利用治理模式要示範推廣到各鄉(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整鄉(鎮)示範,在實施5年以上的項目縣實現20%的鄉(鎮)整建制示範。二是在24個縣(市、旗、農場)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每縣示範面積20萬畝以上,至少建設3個萬畝以上集中連片示範區。在實施2年以上的項目縣,黑土地保護利用治理模式要示範推廣到20%的鄉(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整鄉(鎮)示範。

《通知》要求,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土壤存在的主要障礙因素,因地制宜、分類分區施策,集中連片治理,確保黑土地在利用中得到保護,在保護中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各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發揮已經形成的黑土地保護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優勢,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繼續實施技術專家包片指導,確保黑土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綜合治理模式取得實效。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調度監管,做好項目縣年度績效評價,確保工作符合績效目標。

《通知》原文如下: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

農建發〔2020〕3號

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農業農村(農牧)廳,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為落實2020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中央財政繼續在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中安排專項資金開展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各地要按照《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20〕3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持續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一)主要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東北黑土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綜合運用工程、農機、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突出重點、用養結合、綜合施策,集中連片推廣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治理技術模式,重點解決項目區黑土變「瘦」變「薄」變「硬」的問題,持續改善黑土地耕地質量,防止耕地退化。與2017年相比,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示範區,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3%以上,黑土耕層厚度達到25厘米以上,耕地質量提高0.5個等級以上。

(二)重點任務。繼續在東北4省(區)的32個縣(市、區、旗、農場)推進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示範(名單見附件)。一是在8個縣(市、旗、區)開展整建制推進示範,每縣示範面積50萬畝以上,至少建設10個萬畝以上集中連片示範區。黑土地保護利用治理模式要示範推廣到各鄉(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整鄉(鎮)示範,在實施5年以上的項目縣實現20%的鄉(鎮)整建制示範。二是在24個縣(市、旗、農場)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每縣示範面積20萬畝以上,至少建設3個萬畝以上集中連片示範區。在實施2年以上的項目縣,黑土地保護利用治理模式要示範推廣到20%的鄉(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整鄉(鎮)示範。

二、技術措施

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土壤存在的主要障礙因素,因地制宜、分類分區施策,集中連片治理,確保黑土地在利用中得到保護,在保護中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一)北部高緯度區。主要包括克山縣、樺川縣、海倫市、富錦市、青岡縣、綏稜縣、五大連池市和寶泉嶺農場等。該區域積溫和平均氣溫低,針對黑土地過度利用、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板結等問題,可選擇秸稈深翻深混還田、秋季整地、施用有機肥、合理輪作和節水控灌等集成技術模式。

(二)東部濕潤區。主要包括東豐縣、輝南縣、柳河縣、密山市、虎林市、寶清縣等。針對水土流失嚴重、耕作層淺、土壤酸化等問題,可選擇秸稈覆蓋還田與條帶耕作、施用有機肥、深松與秋整地等集成技術模式。有條件的地區,可結合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草業冠」種植、秸稈填埋修復小型侵蝕溝、等高改壟、截/排水溝建設等措施。

(三)西部乾旱半乾旱區。主要包括阿榮旗、開魯縣、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松原市寧江區、龍江縣、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雙遼市等。該區域乾旱少雨,存在風蝕、耕作層淺、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低等問題,可選擇秸稈留高茬覆蓋還田或秸稈粉碎覆蓋還田與免耕播種、條帶耕作結合,配合施用有機肥、輪作培肥、水肥一體化等集成技術模式。淺山丘陵地區可結合實際實施環坡打壟、侵蝕溝復墾等措施,防止田間水土流失。

(四)中部雨養區。主要包括鐵嶺縣、台安縣、新民市、燈塔市、公主嶺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五常市、賓縣、巴彥縣等。針對耕作層淺、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下降等問題,可選擇秸稈覆蓋還田和免(少)耕、結合秋整地秸稈粉碎全量還田、施用有機肥等集成技術模式。

三、工作要求

各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發揮已經形成的黑土地保護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優勢,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繼續實施技術專家包片指導,確保黑土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綜合治理模式取得實效。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調度監管,做好項目縣年度績效評價,確保工作符合績效目標。

(一)細化實施方案。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下達的任務清單,指導項目縣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實施地點、主要技術模式、補助標準(統籌制定單項技術補貼標準,確保相鄰地區同一技術補貼標準相對一致)、操作方式、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按照《通知》要求,於6月30日前將省級實施方案報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備案。7月30日前填報上半年省級項目進度表,編寫進展報告,報送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抄送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同時發送電子文檔)。

(二)加強統籌實施。以綜合治理技術模式為示範,統籌銜接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機深松整地、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實施,按照「各炒一盤菜、共做一桌席」和「既銜接配合,又避免重複」的原則,協同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探索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與黑土地保護責任落實掛鈎的機制,引導農民自覺提升耕地地力。

(三)開展監測評價。及時做好項目區耕地質量監測和分析,依據《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黑土地耕地質量監測技術規程》(耕地監測函〔2018〕66號)做好項目區耕地質量調查、監測工作。及時採集項目實施前后土樣,分析化驗,收集數據信息,編制監測報告。可利用遙感監測、農機操作信息平台等對項目實施效果跟蹤監測,確保技術實施質量和效果。以監測評價為基礎,全面梳理項目開展以來各技術模式和實施效果,加快完善綜合技術模式,為持續推廣有效治理模式提供保障。

(四)做好宣傳總結。項目縣(市、區、旗、農場)要在重點示範區的醒目位置設置示範標牌,註明示範區實施主體、技術模式、技術指導專家和地塊四至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及新媒體平台,廣泛宣傳黑土地保護的好經驗、好做法。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和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對2020年度和2018—2020年整體實施情況分別進行全面總結。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按照《通知》要求,編寫項目總結報告,填寫年度項目進度表,於12月20日前報送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抄送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同時發送電子文檔)。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0年6月19日

(責任編輯:朱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