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第八條好漢:勇奪武狀元,不單靠自己,更要感謝宇文成都發怒

老樂說歷史 發佈 2020-07-01T09:10:36+00:00

看到「隋唐第八條好漢:勇奪武狀元,不單靠自己,更要感謝宇文成都發怒」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相關小說的朋友,應該會想到,本文又是跟楊林有關。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第八條好漢:勇奪武狀元,不單靠自己,更要感謝宇文成都發怒」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相關小說的朋友,應該會想到,本文又是跟楊林有關。然而,楊林在小說中登場時,已經是功成名就的靠山王,雖然宇文成都的勇武遠在他之上,在李元霸出世以前,宇文成都就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可是他終歸是楊林的後生晚輩,跟楊林有什麼競爭的資本嗎?更何況,楊林還用去奪武狀元嗎?這都是哪跟哪呢?

想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是要從隋唐系列小說的衍生作品中尋找答案,在「楊堅伐北齊」的故事裡,楊林還是個剛剛學藝下山,只有三十多歲的壯年英雄,而宇文成都更是個不滿二十,血氣方剛的青年才俊,他們當時還都是北周的臣民。按照隋唐小說的武評大範圍,那時李元霸、裴元慶和羅成都沒有出生,雄闊海、伍天錫和伍雲召充其量是不懂事的孩子,所以天下最強的兩大名將,就屬於宇文成都和楊林了,當然,像是雙槍定彥平,神刀魚俱羅,還有羅士信的父親羅鮑威等人也是數一數二的頂級人物,可能要比他倆更高,所以實在沒法給他們一個標準的排序,只能說在北周境內,沒人超過這倆人。

因此,當北周選拔人才,徵召武狀元的時候,這倆人絕對是最有利的競爭者,而且按照傳統小說簡單的邏輯,第一就應該是宇文成都,第二是楊林,可是,老樂在標題已經介紹了,楊林勇奪武狀元,除了自己有實力外,還因為宇文成都發怒了。這話沒有矛盾嗎?如果宇文成都發怒的話,他應該發揮出更大的威力,楊林更不是他的對手了,怎麼還讓楊林奪魁,難道是宇文成都氣糊塗了?當然不可能是這樣,因為宇文成都並不是對楊林發怒,而是對他的父親宇文化及滿腔怒氣。

由於楊林勇武異常,在武科場中,輕鬆打敗了使用三節棍的英祥,而後又力勝薛世衡,反正這些人不管名頭聽著多大,兵器多花哨,歸根結底都是「送人頭」,湊戰績的龍套角色,隨後楊林繼續打敗了三三兩兩的武舉人,眼看就要連勝十傑,校場奪魁了,宇文化及立刻動員兒子上陣,畢竟憑藉他的鳳翅鎦金钂,擊敗楊林是不成問題的。可是,宇文化及給宇文成都下的是死命令,要讓他在比武場下狠手,取楊林性命,這就讓大英雄不滿,索性不搭理父親,直接離開都城,回到鄉下侍奉祖母去了。宇文化及沒辦法,只能派上自己的心腹,寶刀將呂金龍攔擋楊林,這位呂將軍的兵器確實削鐵如泥,但是功夫和力氣差了很多,所以最終根本不能對楊林造成什麼影響,反而成就了楊林十連勝,奪得武狀元。

故事的大致框架和邏輯,其實是比較清晰的,什麼連勝十傑,成為武狀元,也是傳統評書小說的常見「梗」,並不算稀奇。老樂覺得,唯一需要解釋一點的是,為什麼宇文成都不滿父親要殺楊林的指令,因為在當時的故事背景中,楊林和楊堅兄弟都是北周的名將,而北周皇室就是姓宇文的,關於楊家和宇文家的矛盾,從大隋取代北周,就能說明問題,所以宇文化及對楊氏兄弟的仇怨,也都是屬於公仇範圍。但楊堅和宇文成都在小說中,卻是翁婿關係,所以宇文成都也該管楊林叫聲叔父,如此錯綜複雜的情況,宇文化及根本不考慮兒子的處境,就讓他強行出手,宇文成都焉有不怒之理?

因此,故事介紹到這裡,相關的人物關係和恩怨矛盾,就比較清晰了吧?當然,在歷史上的宇文化及跟楊堅是沒有成為兒女親家的,因為宇文成都和楊林本來也是虛構的角色,但這個屬於隋唐英雄人物的故事,卻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宇文化及不讓兒子下毒手,正常鼓勵他上場比武的話,楊林就不可能拿到武狀元,楊林拿不到武狀元,他們楊氏的軍事力量也就不會變得更大,宇文家族在小說里的危機,也可能就避免了。由此可見,很多時候,一個人惹下的大麻煩往往是因為自己的急功近利,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也正是不理智的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