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七月流火」:長期被誤用來形容暑熱,實是望文生義

九州錚史 發佈 2020-07-01T09:17:06+00:00

如果大家留心,應該會有印象,每每盛夏時節,總能在報刊文章或電視媒體上看到「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例如「七月流火戰高溫」、「七月流火,酷暑逼人」,還有「七月流火,何處覓清涼」、「此時小城顯得那麼精神抖擻,小城熬過了七月流火」等,甚至還有氣象播報員也常常說「七月流火,持續保持高溫天氣」、「七月流火,酷熱難耐」...

開篇聲明:本文為筆者原創圖文,歡迎關注@九州錚史 帶給你別的平台所沒有的歷史哲思。

如果大家留心,應該會有印象,每每盛夏時節,總能在報刊文章或電視媒體上看到「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例如「七月流火戰高溫」、「七月流火,酷暑逼人」,還有「七月流火,何處覓清涼」、「此時小城顯得那麼精神抖擻,小城熬過了七月流火」等,甚至還有氣象播報員也常常說「七月流火,持續保持高溫天氣」、「七月流火,酷熱難耐」......

從這些用法上來看,很多人是把「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當作形容盛夏酷暑的文雅用詞而頻頻使用。文章作者照樣寫,而媒體編輯也照樣登出,真把它當成天氣炎熱的代名詞,其實是典型的不知原意而望文生義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加準確的使用這一成語,今天九州就和大家掰扯一下「七月流火」的出處和應有之意。

《詩經·豳風·七月》中有這樣的樂詞: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畢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其中的首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便是這個成語的最早出處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七月」指的是農曆的七月,而非陽曆。其中的「」所指的不是真的火,亦非熱火,而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稱「大火」星,是一顆比較容易識別的紅巨星,能夠放出火紅色的光亮,因而得名。而「」字在這裡是指向下運行的意思,因為前面講的「大火星」在每年農曆六月每日的黃昏時刻,會出現在正南方位,此時其位置最高,而進入七月以後,其所處位置便從中天逐漸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此時,暑熱逐漸減退,天氣漸漸轉涼,這便是「知暑漸退而秋將至」。

可見,「七月流火」的原始本意,並不是用來形容天氣炎熱,恰恰相反,而是表示七月流火之後,天氣將開始漸漸變涼。

說到這,九州聯想到一些愛慕古風的「風雅」之人非常喜歡用「七月流火,八月未央」這一詞彙,甚至有人言之鑿鑿的說這也出自《詩經》但實際上在《詩經》里並未見到「八月未央」的字眼,倒是有「八月載績」、「八月其獲」、「八月在宇」等提法。九州找遍各類資料,終於發現了前幾年的兩個出處,一個是一部在網上連載的的穿越架空小說名為《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作者名叫納蘭墨;另一個是一個題為《八月未央》的小說散文集,作者名為安妮寶貝

關於「未央」兩字的詞義,主要的涵義有「未盡」之意。因不是本文探討重點,這裡不加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爬樓翻出九州前段時間所寫的《說文解字:何為「未央」?漢代宮殿為何取名「未央宮」?》一文了解一二。

書接前文,言歸正傳。之所以出現了「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用法,說到底也是源於對「七月流火」的錯誤理解。對於這句看起來神秘兮兮的八個字,簡單的翻譯過來就是「七月酷暑難當,八月尚未消退」,這樣的理解,我們結合前文的釋義,可以負責任的說作者也大大曲解了「七月流火」的本意,實在是錯上加錯,誤人子弟。

總結前面所說,「七月流火」這個成語多年來一直被誤用為形容天氣炎熱,與其原有本意相去甚遠,其實是被一些人望文生義的曲解了。近些年來,這一錯誤的用法還依然在持續,貌似有「坐實」其意的感覺,真是「假李逵」要取代了「真李逵」了。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我輩真的應當嚴謹待之以傳承發揚......

參考:《詩經》、《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等。

聲明:1.圖片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或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