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杭州佛教之吳越興佛

中華網佛教頻道 發佈 2020-06-22T12:32:16+00:00

五代時期,中國南北紛爭,五代更迭,十國割據,戰亂不止,社會動盪。錢鏐以杭城為國都,割據一方,為保境安民,對內發展生產,對外臣服中原,代代錢王皆遵錢鏐遺囑:「善事中國,勿以易姓而廢大禮」,使吳越國在此期間為唯一的經濟發達地區。




五代時期,中國南北紛爭,五代更迭,十國割據,戰亂不止,社會動盪。錢鏐以杭城為國都,割據一方,為保境安民,對內發展生產,對外臣服中原,代代錢王皆遵錢鏐遺囑:「善事中國,勿以易姓而廢大禮」,使吳越國在此期間為唯一的經濟發達地區。對五代政局,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曾撰文稱:「於此之時,天下大亂,中國之禍,篡弒相尋」,「五十三年間易五姓十三君」、「置君猶易吏,變國若傳舍」。



在這混亂的局面下,地處兩浙的吳越國三世四主錢王堅持「保境安民,獎勵生產」的國策,開國之初,對人民曾重加賦斂,後期又改為「輕徭薄賦」。錢鏐初奉道教,後兼奉佛道在法濟禪師點化下,一心專信佛教。為了教化民眾,歷代錢王以「信佛順天」為宗旨,大力提倡佛教。致使吳越國國都杭城寺院遍布,佛塔林立,梵音相聞,僧眾雲集。據《咸淳臨安志》稱:「吳越國時,九廂四壁,諸縣境內,一王所建,已盈八十八所,合十四州悉數數之,不勝舉止矣。」僅杭州擴建創建的寺院可查的就有二百餘所。除重建靈隱寺,擴大規模,並改建下天竺五百羅漢院,擴建中天竺寺,改名崇壽院外,還於唐天祐元年(904)在錢鏐受封吳王時首建南塔,後來建成塔院名梵天寺;於後晉天福元年(936),錢元瓘接吳越王位時建昭慶寺;錢弘佐即位後先後在慈雲嶺、石屋洞等處鐫刻摩崖造像;錢弘俶即位後,除在靈隱青林洞造摩崖石刻外,還廣建寺院,在南屏山下創建了慧日永明院(即凈慈寺)。



在五代吳越新建大批寺院中,其中著名的有九溪的理安寺、赤山埠的六通寺、南高峰的榮國寺、紫陽山的寶成寺、月輪山的開化寺以及海會寺、雲棲寺、瑪瑙寺、清蓮寺等;同時還建造了一批佛塔。現在杭城有名的六和塔、保俶塔、白塔以及已倒坍的雷峰塔均為吳越所建,現存的梵天寺、靈隱寺經幢也系吳越遺物。錢弘俶還鑄造七寶塔八萬四千座,刻印金字《法華經》分發部內兩浙叢林,以為鎮國之寶。五代十國,吳越寺院叢林「倍於九國」。吳越雕印佛經的數量也居十國之首。錢弘俶與延壽禪師所印佛教經像、咒語,有數字可考者就有六十八萬二千卷,數量之巨,在我國印刷史上是空前的。


▲杭州靈隱寺經幢


吳越國歷代錢王對佛教十分虔誠,高僧名師也都很崇敬。早在吳越立國前,錢鏐任鎮海軍節度使兼潤州(今鎮江)刺史時就專程上徑山參謁洪諲禪師,並為徑山寺幾代住持奏請封號。吳越立國後,尊法眼宗創始人文益弟子德韶為吳越國師,並延請高僧住持杭城名剎。於南屏山下建慧日永明院後,即邀請衢州高僧道潛住院。請永明延壽主持重建靈隱寺,使該寺殿宇房舍多達一千三百餘間;並請他主持建造六和塔,邀他繼慧日永明院法席,使延壽得以悉心研究佛學,著有佛學經典《宗鏡錄》百卷。延壽為我國佛教史上一代宗匠,他原為法眼宗德韶傳法弟子,高麗國王聞其名曾派國僧三十六人來杭學法,使法眼一宗流傳國外。史稱永明延壽「聲被異國,高麗王常投書問道,執弟子禮,奉金絲織成伽黎、水晶數珠、金澡瓶等,遣僧三十六人親承印證,相繼歸國,各化一方」。同時他還注重凈土宗的實踐,在其著作《萬善同歸集》中發揮「禪凈雙修」主張,被奉為凈土宗六祖,他對禪宗只重直觀而不讀書的流弊有所批評,並廣引經論,闡明佛菩薩與眾生皆具「清凈」佛性,「從本以來,性自滿足」。法眼宗宋初極盛,宋中葉後逐漸衰微。但凈土宗在永明延壽倡導并力行修持實踐下,又因修持簡易,逐漸廣泛流行,日後又與禪宗融合,流傳至今。延壽所著《宗鏡錄》作為佛教經典也一直流傳後世。


▲杭州石屋洞摩崖石刻遺址


從中國佛教發展史來看,禪宗與凈土宗合流是一種基本走勢,而永明延壽是禪凈雙修的先驅者。他原本是「五家禪」之一的法眼宗傳人,但他卻每天誦經念佛,全力主張禪凈合一,「禪凈共修」最終歸向凈土,提出了禪僧可以念佛,念佛有助於禪定,他的」念佛四料揀「偈中有」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為佛祖「。吳越王封他為」智覺禪師「。而他的」禪凈雙修「一直廣泛影響了中國禪宗各派,凈土宗也隨之勃興。



此時,經德韶推薦,天台宗的義寂也見重於吳越王錢弘俶。錢王為他在天台山建螺溪道場,又接受他的建議遣使向高麗索求」會昌「以來失散的天台教籍。天台名僧皓端也在杭州撰《金光明經隨義釋》,融會貫通慈恩、天台兩宗宗要,並啟發了天台宗內部的一些異解。當時慈光、悟恩等曾從皓端聽習經論,並將其學說融入天台教義。著有《金光明玄主》等,使天台宗有了新的發展。



吳越國歷代錢王始終以」信佛順天「為信條,還請高僧入宮授菩薩戒;在政務上遇有疑難也都向高僧問法請教,除前後兩次採納德韶、義寂的建議向高麗、日本派遣使臣請回天台教籍,中興佛教外。宋開寶八年(975)宋太祖最後消滅南唐時,錢弘俶作出了」納土歸宋,捨別歸總「的選擇,盡獻十三州之土歸降宋朝。這一主張也是永明延壽於是年臨終時的遺言。所謂」捨別歸總「就是佛教」六相「教義中的」總相「和」別相「,意為捨棄別立一國而歸總中原一統。錢弘俶採納了永明延壽臨終勸諭,為保一方民生,採取」重民輕土「毅然入宋的明智決策。後人贊稱」誠用師(延壽)之勸諭,於是十一萬兵,五十五萬戶,千四十四艘,官吏族屬之命,皆廣長舌所胎孕而更生者「。



在吳越崇佛的國策下,杭州寺院僧人激增,號稱有三百六十寺,一些名藍大剎掛單僧人常達千餘人,不少名僧接踵而來。後晉天福初有道宣律師偕同法弟道翊、道定來杭,各自結廬弘法,時稱」僧中三鳳「。

道宣

在西山路穎山塢結庵,為六通律寺開山祖。

道翊

在白雲峰下結廬,為上天竺教寺開山祖。

道定

在赤山埠山塢繼法相律寺法席。


吳越時,杭城禪、教、律三宗廣為傳播,分別有禪寺、教寺、律寺之分。在宗教教義、傳教形式、法系傳承等方面都各成體系,至唐末五代間,江南禪宗發展尤為迅猛。


禪 寺


以修持禪定為宗旨。當時佛教禪宗已分成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家,佛教史上稱為」一花五葉「。其中溈仰早衰,曹洞宗的曹山四傳而絕,洞山於南宋時東傳四明(今寧波天童寺)。雲門於宋時傳入杭城,高僧輩出,著名的有靈隱契嵩、凈慈圓照等,被尊為」雲門中興「的高僧重顯也慕」天下禪宗勝地「之名來到靈隱掛單,埋名潛心參學三年。一些名剎高僧如道潛、延壽、洪壽、大通善本等都受法於法眼創始人文益和德韶。文益(餘杭人)與德韶、延壽三世相傳,入宋時該宗極盛。史稱:圓照宗本、大通善本不但兼奉雲門,而且倡導」禪凈一體「,他們」雖弘禪宗,卻偏贊凈土「。臨濟宗至五代北宋間經」三佛「(佛鑒慧懃、佛眼清遠、佛果克勤)傳播,枝繁葉茂,弟子遍布兩浙。靈隱名剎先後就有雲門契嵩轉由臨濟之善主寺,至今靈隱仍有」無論為雲門臨濟均禪宗嫡派「的聯語。


教 寺


即後來的講寺,以研究並闡揚佛教教義、宣講佛教經典為宗旨。吳越時,一些講寺主講天台宗教觀。天台宗於陳隋時由智顗創建,杭州不少高僧如皓端、宗季、如寂、義通等都嗣法於天台宗創始人智顗,並有不少著作問世。


▲杭州昭慶寺大殿(現為杭州少年宮所在)


律 寺


以研習和傳播戒律為主旨。早在三國曹魏嘉平中(249-253)漢地就開始翻譯戒律。當時,中印度僧人曇柯迦羅來到洛陽,見中國僧人只剪落鬚髮而不受戒,於是譯出《僧祗戒心》以為持戒的準繩;又請梵僧建立」羯摩法「(即受戒規則),創行受戒。此後,印度的《十誦律》等經典又流入中國並逐步流傳於南北各地,但傳至杭州較遲,主要為南山律。據史載,唐末元表律師原在長安西明寺參與法寶講席,廣明時(880)首先來浙江傳南山律鈔,杭州佛學者紛紛前去聽講。其門人景霄深得奧理著《簡正記》,逐步形成南山正宗。此後西安法寶弟子慧則也曾來杭傳授律法,杭州僧人贊寧精研其律法,深得其要,被稱為」律虎「,吳越王授為」兩浙僧統「。他住在祥符寺時大力宣揚律宗,祥符寺成為著名律寺。此時天台宗的皓端、義寂等對律宗教理也很有研究,並將兩宗融為一體。實際上杭州佛教律宗直至宋仁宗時才真正興起。北宋中,允堪住持西湖菩提寺,專弘律部,於慶曆、皇祐中(1041-1053)依照戒律在大昭慶寺建立戒壇,每年授戒度僧,後又在蘇州開元寺,秀州(今嘉興)精嚴寺設壇度僧。繼之而起的有靈芝寺的元照,他也廣事講說和著述。由於元堪曾著《行事鈔會正記》,元照曾著《行事鈔資持記》,內容各異,故杭城南山律宗分為」會正「、」資持「兩家,分別流傳各地。

五代吳越時,溈仰宗較早衰亡,南禪宗派也出現枝蔓橫生的局面,而杭城各地盛行研習佛學,很多學者還融通儒家經典來解釋佛學,使儒者受到佛教影響,宋代的理學即由此而起。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