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導演「武漢紀錄片」走紅,把真實的武漢呈現給世界

新京報 發佈 2020-07-01T03:40:36+00:00

6月1日,竹內亮抵達武漢,在火車站前留影。近日,由日籍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很火,一上線便收穫不少好評。

6月1日,竹內亮抵達武漢,在火車站前留影。受訪者供圖

近日,由日籍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很火,一上線便收穫不少好評。談及拍攝緣由,6月28日竹內亮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說,想通過這部紀錄片,向全世界展現疫情之後武漢人真實的生活現狀。

竹內亮導演說,武漢「有煙火氣息很濃的、特別接地氣的文化」。是的,疫情並沒有摧毀這座城市的市井底色。但也正如竹內亮所言,哪怕武漢恢復如初,經歷疫情之後,它依然「會遭遇偏見」。

尤其在一些外國人眼中,武漢可能還是危險之源,對這座城市的所有事物,他們還會保持不必要的戒心。在資訊冗餘的當下,別說跨越國界,就是在不同城市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隔膜,可能都依然存在。

疫後武漢的真實狀況,只有深度浸入這座城市,去觸摸武漢人的市井生活,才能感知得更清楚,真實的武漢需要被記錄。

作為一個外國導演,竹內亮的特殊身份,讓紀錄片的傳播能克服文化的隔閡,更有效地抵達國外民眾。而他鏡頭下的武漢,以及武漢人用力生活的姿態,便是去除偏見最好的素材。

在紀錄片中,竹內亮導演記錄了十個武漢人的故事:有從華南海鮮市場進貨的日料店老闆,有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也有家人因疫情離世的人……疫情的到來,徹底打斷了他們原本的生活節奏,不過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在用力生活這件事上,他們始終是樂觀豁達而又堅韌不拔的。

拍攝期間,竹內亮和武漢市民們在街頭合影。受訪者供圖

比如,那位外公因疫情離世的女生,依然直面鏡頭,講述悲歡離合;開奶茶店的小姑娘,含淚送別合夥的朋友後,選擇獨自留守武漢,迎接逆境的挑戰。

武漢人要強的性格總是如此,就好像在他們的方言中,所有的第四聲都會被讀成第二聲,激昂而又有力。遇到不服氣和不甘心的時候,武漢人習慣說一句「不服周」——鏡頭之下,武漢人「不服周」的韌性呼之欲出。

「不服周」正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所以我們看到,疫後武漢很快全面重啟,人們照例每天「過早」,吃上了宵夜,深夜的街邊大排檔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很多武漢網友在跟帖中表示感謝,事實上哪怕你不是武漢人,打開紀錄片那一刻,也很容易代入到現場,和這座渡盡劫波的城市產生某種情感聯繫。相對於電影或者短視頻,這是紀錄片所獨有的力量——最真實的,往往也是最打動人的。

問及對武漢的最大印象時,竹內亮導演用「熱情」兩個字形容。從開車到住宿,他的拍攝過程得到了很多武漢人的幫助。

江城市民的熱情,一方面源於熱心腸的城市性格,另一方面恰恰也是因為,他們迫切地渴望被看見、被記錄。

在疫情徹底結束前,對武漢甚至湖北的偏見,可能很難徹底煙消雲散。不過,隨著紀錄片在國外的傳播,很多日本網友表示想去武漢看看。

可見,竹內亮的鏡頭,讓更多的人卸下了戒心,刻板印象在逐漸改變,他們不再對這座城市充滿恐懼。

偏見和病毒一樣,都是無形而又致命的。一部紀錄片,可能改變不了所有人的看法,但後疫情時代,武漢城市認知的重建,恰恰需要更多的記錄與呈現——無論是來自「蜘蛛猴麵包」等武漢本地人的,還是來自竹內亮這些外國友人的。

余寒(媒體人)

編輯 陳靜 校對 趙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