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神話,終於神學——古希臘哲學史簡述

食肉龜的世界 發佈 2020-07-01T03:54:59+00:00

一種文化的最好註解,來自於哲學。所以,要了解中國文化,需要從道家的和儒家的哲學思想開始;要了解西方,我們無法繞開古希臘。本文嘗試從古希臘哲學史的各學科的發展脈絡做一些梳理,希望給更多西方哲學和文化的愛好者帶來一些幫助。

一種文化的最好註解,來自於哲學。所以,要了解中國文化,需要從道家的和儒家的哲學思想開始;要了解西方,我們無法繞開古希臘。

本文嘗試從古希臘哲學史的各學科的發展脈絡做一些梳理,希望給更多西方哲學和文化的愛好者帶來一些幫助。

發展脈絡

古希臘的哲學、詩歌與宗教密切相關,受到荷馬和赫西俄德等人描述的奧林匹斯眾神世界的深刻影響(公元前10世紀~前8世紀)。希臘哲學從早期自然哲學家研究世界本原開始(公元前6世紀),經歷了智者時代的對知識的懷疑與個人主義傾向(公元前5世紀),到蘇格拉底重新捍衛知識並開創了倫理哲學的方向(公元前5世紀末)、柏拉圖(蘇格拉底的弟子)對哲學體系的系統化發展(公元前4世紀初)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弟子)的最後之集大成(公元前4世紀中),以及後亞里士多德時代在倫理學和宗教方面的持續發展(直到公元初年)。可以說,古希臘哲學特別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賢的思想,對整個西方世界的價值體系產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與中國以孔孟儒學為代表的修身治國思想相比,西方哲學從本質上更看重知識和思辨。相應地,中國人更重視群體價值和服從權威,一切以某類「聖人」的理論為依據(雖然表面上中國人在這個充滿物慾的時代也表現地非常自我,但本質上大部分人都活在群體標準和他人眼光之中);而西方人更重視個人價值和獨立思考,從蘇格拉底時代就開始倡導讓人主動思考。因此,近代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出現在西方而不是中國,是有著深層次的哲學原因和必然性的。

下表匯總了希臘哲學各個時期的主要學派和思想。


主要概念

在古希臘哲學提出的很多關鍵的概念,一直延續到中世紀經院哲學和近代各種哲學學說。這裡先做一下簡單介紹。

演繹與歸納:演繹是從確定的規則推導出具體的現象,這在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那裡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歸納是從一般現象總結出普遍規則,在早期更多的是經驗的簡單總結,一直到18世紀弗朗西斯培根那裡才形成了基於實驗的科學歸納方法。

理性主義:也稱為唯理論。認為可以從邏輯推理中獲取知識而貶低感官知覺的作用。與之相對的就是經驗主義

存在或實在:形上學中最根本的概念,是世界的本原。有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等多種理論。最後不可避免的和上帝關聯在一起。

最高的善:倫理學的核心觀念,代表人的核心價值。是知識(蘇格拉底)或正義謙遜等美德,但最後也被歸結於上帝。

目的論:世界的形成是有目的的,存在最原初的理性的推動力,與機械主義相對。最後被歸結到上帝的創世學說。

邏各斯(logos):是世界運行的理性原則,是柏拉圖提出的理念,一般被認為是永恆且實在的。在基督教中是聖子即人神一體的耶穌基督。

形式和物質二元論:來自於柏拉圖的理念學說。形式或理念是實在的,是一般性,是善的;而物質是無形的,是個體,是惡的。因此形式優於物質。在中世紀還形成了實在論(形式或種/屬的實在性)和唯名論(種/屬只是一個稱謂)的爭論。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和唯心的本質區別,在於對物質與精神誰是第一性的看法不同。古希臘哲學,除了德謨克利特的機械主義原子學說和唯物主義沾點邊,基本都是唯心的。

認識論和邏輯學

認識論是對知識認知的理論。早期的自然哲學家在如何形成知識的概念上是模糊的,他們更關注萬物構成和變化的總體原則,這種一元論的原則可以看做是真理,但僅僅是一種想像和猜測的東西。而智者時代的哲學家甚至懷疑是否能真的獲取知識或真理。他們認為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可以都是真的(相對主義學說),或者反過來認為所有觀點都可能是假的,即一切皆無(否認存在)、一切皆不可感知(否認對存在的感知)、一切皆不可言說(否認知識的傳達)。

蘇格拉底重新提出了知識的重要性,以及獲取知識的邏輯方法,比如概念定義、從經驗歸納再到演繹等過程。特別是他的「助產士式」的談話,先自稱自己對討論的問題無知,在討論時激發對方的思辨能力,幫助其自己去思考和發現真理。這種鼓勵獨立思考的習慣在西方社會一直延續至今。但蘇格拉底更多的是倡導一種認知的思想,而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柏拉圖認為知識必須建立在理性之上,並重視辯證論證,提出了「四線段喻」的認知層次,即知識從低級到高級分為:猜測(如幻影和夢)、信念(來自於感官的知識)、推理(才智或理解力)和理性洞察力(用辯證法獲取的知識)。但柏拉圖的理念學說過於拔高了理念或形式這種抽象的概念(理念是世界善的基質)而貶低了物質和感官經驗的重要性(物質是世界惡的基質),甚至於認為理念是超驗的,而知識獲取不過是重新喚起靈魂對知識的回憶,具有強烈的唯心主義傾向。

亞里士多德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思想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正,開創了邏輯學這一新的學科。他認為科學知識必須有嚴格的必然性且可證明,並提出了三段論(從一個大前提和小前提來推導出結論)的具體方法論。邏輯學被認為是研究科學的科學。儘管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偏向於理性主義的,但這種追求嚴格證明的演繹方法,與後來弗朗西斯培根基於實驗的歸納法相結合,對西方世界在中世紀被長期壓抑之後重新煥發科學探索的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亞里士多德本人及之後的伊壁鳩魯和斯多葛學派也多多少少都提到了感官知覺在獲取知識中的作用,特別是伊壁鳩魯提出知識源於經驗,錯覺可以通過重複觀察來糾正,已經體現出一定的近代經驗主義的思想。

形上學和宇宙論

形上學探究的是世界存在的本性或所謂實體的問題。在古代,形上學是複雜而抽象的,不同的哲學家提出的學說,不管是唯心還是唯物的,都停留在想像或者超驗的層面上,因此黑格爾和馬克思都把它當做辯證法的反例來批判。到了近現代,隨著宏觀的宇宙理論及微觀的粒子理論的不斷發展,世界本原問題越來越變成一個物理問題。誠然如此,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依然是有限的,形上學是否真的已經完全過時也未為可知。

早期的自然哲學家們已經開始嘗試去解釋世界是由什麼構成,萬物是如何變化的。泰勒斯認為基本實體是水,而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萬物可用「數」來表達。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本原、世界一直在變化中(人不能同時踏進同一條河中),而埃利亞學派認為世界是永恆的、變化只是表象。恩培多克勒提出了質的理論(土、氣、水、火四種基本元素的不同性質和組合構成了不同的事物;話說四種基本元素再加上亞里士多德提出的第五元素即以太的概念,在西方歷史上的影響太深遠了),而德謨克利特提出了量的理論(不同形狀且不可分割的原子的量的變化構成了世界萬物)。這些理論學說臆測的成分居多且沒有形成體系。之後的智者時代的哲學家們,包括大師蘇格拉底,都將視野轉向了人類本身特別是倫理問題,而不再去糾結世界到底是什麼。

柏拉圖再次拾起這個問題,和所有過去的理論不同,他提出了一種二元論的理念學說,即世界是由較高級的、永恆的、代表善的「形式」或「理念」與較低級的、會消亡的、代表惡的「範例」或「物質」兩種基質構成。形式與物質是分離的,形式可以獨立於物質存在。換句話說,形式是實在,而獨立的個體是非實在的,同類的物體不過是「分有」了形式的概念。

不過,這種過於強烈的唯心主義學說,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並不完全認同。亞里士多德雖然保留了形式和物質的二元論,但認為形式和物質是對立而統一的,物質是不完善的狀態(即潛在),而形式是完善後的狀態(即現實);並且個別實體是雜多而有等級排列的,從上帝以下,是人、動植物及各種物理對象,最後是不確定的物質。到了亞里士多德這裡,形上學才真正作為獨立的哲學分支被提出來。有趣的是,希臘語中形上學的字面意思是「物理學之後」,只不過是因為亞里士多德的這部分學說被放在了《物理學》一書的後面。

亞里士多德之後,伊壁鳩魯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的原子論和是唯物主義思想,認為萬物由原子構成,原子永恆運動;生命源於自然而不是上帝創造,神祗雖然存在但並不干預人類生活。而斯多葛學派的思想是對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形式/物質二元論的修正,其認為火和氣是積極的元素,構成了生命和心靈,而土和水是消極的元素,構成了低級的事物;火和熱產生了萬物,宇宙充滿了理性和善,上帝作為必然規則影響著世界。

與形上學不可分割的問題,就是宇宙論,也就是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和天體是什麼樣的關係。各家學派基於自己的學說,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宇宙論,這裡不再贅述。但總的來說,都未脫離地心說的局限性。另外,除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大部分哲學家的概念里,宇宙的形成都是有目的的,因此最後都會歸結到一個原初的推動力也就是上帝,不管這個上帝是有形還是無形的,也不管這個上帝是人格化的還是普遍的規則。而且,大部分哲學家都會將這個最終的目的定義為「善」或「美德」。這種思想也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普世宗教的一神論形成的重要基礎。

心理學

心理學在柏拉圖這裡才開始顯現。古典的心理學,和現在的心理學研究的差異很大,更多是在探討靈魂和肉體的關係,由此引申出人的感官知覺和心理狀態。柏拉圖從其理念學說和形式物質二元論出發,將靈魂歸於純粹的理性,而身體是惡的,是對靈魂的束縛,靈魂自身是不朽的。相應地,人具有兩種能力,即慷慨謙遜等理性的能力,以及非理性的能力,包括精神能力(類似於中世紀經院哲學思想中的意志)與身體欲求能力。理性和非理性有高低之分,因此快樂也是有層次的。同時,快樂和痛苦都是積極的情感,並且兩者之間存在一個不確定的狀態(心理相對主義學說)。

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感官知覺是通過感官中介在靈魂中產生的變化引起的,而心臟是一個共通感的器官,用於形成對事物的總體印象,並能夠進行記憶和聯想。知覺功能得到促進,就會感覺快樂,反之就會痛苦,由此也讓人產生了慾望和厭惡並促使人採取不同的行為。

伊壁鳩魯學派從原子論出發,認為靈魂是由精巧的原子構成,會隨著死亡而消散,否認了柏拉圖的靈魂不朽說,這也是其現世享樂主義思想的基礎。同時,其認為感官知覺是從物體流出的影像對感官的撞擊形成的。

倫理學

倫理學追問的是道德的含義、善惡的標準與人生的價值,這幾乎是所有哲學家都著迷的一個方向。這不奇怪,儘管哲學家們經常會從存在本性的形上學出發,但最後一定會落地到與人相關的倫理學的現實層面上。像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師,還會在倫理學之外,探討政治學(人的群體)的問題。

早期的自然哲學家們都在思考世界構成和變化的問題而無暇顧忌人的自身。智者時代的哲學家們則更多地懷疑正義的存在和道德的價值,因此發展出了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直到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請回了人間」,為倫理學打下了基礎。蘇格拉底認為的最高的善就是知識,美德即知識,美德與幸福是同一的。蘇格拉底學派的後人對這個善又有各自的理解,比如昔勒尼學派認為快樂就是善,而犬儒學派(代表人物是對亞歷山大大帝說「不要擋住我的陽光」的那位第歐根尼)則認為善在於自身價值從而提倡禁慾。

柏拉圖的倫理學說,也體現一定的禁慾和貶抑現世的思想。這種思想根植於其理念學說(形式先於物質,靈魂先於肉體)和理性/非理性能力的二元論,認為理性部分應通過精神部分來控制身體的慾望,因此理性和美德是最高的善,合理的慾望才能帶來快樂。而人生最終的目標,是靈魂能從軀體中解放。柏拉圖主義及其公元初年的後繼者新柏拉圖主義(其將最高的善歸於上帝這一人性神性合一的造物主),是基督教及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

亞里士多德繼承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美德」和「善」的思想,認為最高的善才是幸福,而快樂只是美德活動的附屬品。但在什麼是最高的善上的理解上,蘇格拉底認為是知識,柏拉圖認為是理性,而亞里士多德認為是自我實現,這種自我實現並不是個人主義,而是對他人對國家有價值。

亞里士多德也繼承了柏拉圖的靈魂有理性和非理性的說法,美德體現在理性、情感和慾望的正確關係,其中智力美德是理性的完善活動,而倫理美德是情感的完善活動和對慾望的理性態度。由此衍生出來的幸福理論,亞里士多德認為快樂是合理的,是行為完善的結果,這與他的潛在(非完成狀態)與現實(完善狀態)學說是相契合的,也比柏拉圖更加看重現世的幸福。同時,他也認為幸福也是分層次的(這點和柏拉圖類似),最高的幸福是思辨活動,沒有體驗過純粹自由快樂的人才會轉而去追求肉體快樂。

另外,在知識即美德這點上,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非常唯心主義地)看來是一個自然的結果,而亞里士多德更加客觀地看待這一問題,認為知識並不能確保美德,還需要去實踐該知識。相應地,在社會層面或政治學的層面來看,大多數人都缺乏理性高尚的愛,美德及知識不能純靠人從道德上自發地維護,還需要通過法律政治等手段來約束。從這點上來說,倫理學和政治學是密切關聯的。

從倫理學以上的發展脈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蘇格拉底開創了倫理學,提出了善的概念和知識的價值,影響了包括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內的後世哲學家。柏拉圖的倫理學是高度唯心和看重理性的,他的靈魂解放和貶抑現世的思想對一神論的基督教影響巨大。而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則更加體系化和務實,看重自我實現與社會價值。概言之,蘇格拉底將哲學以倫理學的形式帶到了人間,而亞里士多德最終將倫理學落到了現實世界。

亞里士多德之後,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研究的重點也放在倫理方面,但觀點差異巨大。伊壁鳩魯認為幸福是目的,美德只是必要的手段。作為追求快樂的昔勒尼學派和德謨克利特機械原子論的繼承者,以及被後人認為是享樂主義的鼻祖,伊壁鳩魯其實被誤解很深,他推崇的是精神上的寧靜和有美德的快樂而不是肉體慾望上的快樂,但其追隨者卻用其理論來為放縱的生活辯護,從而敗壞了這位創始人的名聲。

相反,斯多葛學派認為美德才是目的,幸福只是附帶結果而不是必須的。該學派由芝諾開創,其倫理學繼承自赫拉克利特的物活論和邏各斯學說,同時深受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影響。他們認為宇宙是理性的,是logos(邏各斯),因此人也應該遵循理性;各種激情,不管是快樂、慾望、悲傷還是恐懼,都是對當前或未來的善和惡的錯誤判斷,因此需要通過勇敢、節制以及知識來擺脫激情、恢復理性。

政治學

在柏拉圖之前的哲學家們,雖然也不可避免地參與古希臘各個城邦的政治生活,但並沒有人提出體系化的政治學學說。

柏拉圖在其最重要的著作《理想國》中,設想了一整套完善的政治制度。首先,基於其對靈魂的理性、精神和慾望的劃分,相對應地將社會劃分為三個階級,即代表理性部分的有哲學洞見的統治者,代表精神部分的保衛國家的武士階級,以及代表慾望部分的農民、商人和藝術家。當然,奴隸是更低級的,不在上述階級之內。針對上層階級,柏拉圖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子女教育計劃,從訓練體育/哲學/詩歌/寫作/數學/辯論等各項專門的學科和技藝、到融會貫通學會整體性的思考、進一步參與城邦公職進行實踐鍛鍊、最後優秀之人投身於哲學研究從而有機會掌握高級的官職。柏拉圖開創了多學科教育的思想,一直影響至今,哪怕是在中世紀神學一統天下的時候,教會也在不斷支持大學的研究。雖然大學是為了神學目的服務,但依然無法阻擋自然科學研究不斷前進的腳步和前赴後繼被教會燒死的「異教徒」們。

柏拉圖的「理想國」儘管過於理想,但它是基於小城邦提出的,很多理想確實在斯巴達得到了實現。同時,其思想中一些不合理的成分,如上層階級實行共產主義、反對一夫一妻、提倡優生學和遺棄弱嬰等,在其晚年也得到了一定修正,讓家庭恢復其應有的地位,國家不再只是理性統治,也需要自由和友愛等等。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理念,與其整體優於部分的思想一致,認為國家的價值優於個人價值,因此需要在個人主義和國家主義之間找到一條中間道路。亞里士多德對政體的劃分傳承自柏拉圖,即將政體分為正宗的好的政體(照顧全體共同的利益),包括君主制、貴族制和共和制,以及變態的壞的政體(只照顧少數人或平民的利益),包括僭主制(暴君政體)、寡頭制(財閥整體)和民主制(平民政體)。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定程度上是提倡上層階級男性統治的(尤其推崇古希臘貴族統治的城邦制),對平民和女性多少有些歧視的態度,而奴隸及外國人則是更低一層次(在他們看來顯然希臘人更優秀)。因此,他們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局限性。

伊壁鳩魯在政治學上的觀點傾向於個人主義。社會美德被還原為追求個人利益,而正義來自於社會的契約,因此沒有絕對的正義存在,美德也不是柏拉圖們所認為的實在的必然真理。換句話說,人們傾向於追逐個人的利益,但只有通過契約實現良好的社會規範才有助於個人利益的實現。這已經比較接近於近現代民主社會的個人主義的觀念了。

與伊壁鳩魯相反,斯多葛學派的政治學觀點更傾向於集體利益。因為世界是理性的,需要我們將普遍的福利置於個人利益之上。與亞里士多德局限於希臘人的優越性相比,斯多葛學派的思想顯然更進一步,具有明顯的世界大同主義的理念,其提倡普世的人道主義而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甚至於應該去幫助和原諒自己的敵人。這種普世觀念,對於之後普世的基督教的建立並最終替代狹隘的猶太教,是有潛在的影響的。

古典哲學的落幕和神學運動的興起

在亞里士多德之後,希臘哲學事實上已經處於逐步衰退的狀態。倫理研究(伊壁鳩魯和斯多葛學派)和以皮浪為代表的懷疑論者們,其實都在繼承和不斷修正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遺產,而沒有再提出獨立的哲學體系。這種停滯一直持續到中世紀結束後近代哲學的興起。

儘管如此,哲學研究本身並沒有停止。在公元初年隨著基督教的崛起,哲學和神學的關係變的越發緊密。古典哲學特別是基於柏拉圖的理念學說發展起來的新柏拉圖主義為普世的基督教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教父們都忙於通過哲學的外衣來給聖經做出合理的解釋。

新柏拉圖主義及同時代的哲學觀念,普遍認為上帝是一,是永恆的存在,是世界的起源、動力和歸宿,萬物都是上帝的「流射」通過實體的理念或邏各斯作用於無形的物質而形成的。這種流射類似於太陽發出的光,照亮萬物但並不會讓自己有任何損失。從這種思想出發,理念或相應的世界靈魂是善的,而物質則是惡的。對應到人,靈魂因墮落而被局限在惡的肉體中,只有通過向善的理念(世界靈魂)甚至上帝靠近,才能得到救贖。可以看到,這與基督教中的亞當因貪念而墮落並被逐出伊甸園、其子孫被上帝拋棄和懲罰、耶穌基督降落凡間來拯救人類、人們只有在教會的指引下信仰上帝甚至禁慾才能獲得救贖的整個說法是一脈相承的。

在公元4世界基督教被確認為羅馬帝國國教之後,比柏拉圖理念學說更為極端的位格概念及聖父(存在)、聖子(邏各斯或理念)和聖靈(可被人感知的上帝的第三位格)三位一體的學說開始占據上風。儘管從哲學上來說,三位一體特別是耶穌基督的神性人性統一是很難解釋的通的,但頂著哲學家名頭的教父們自然有辦法來解決的。公元5世紀初,聖奧古斯丁把三位一體當成是無需解釋的基本原則,而其他一切現象都可以從三位一體出發來解釋。這種唯心主義的思想影響了整個中世紀,並在14世紀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聖托馬斯那裡達到了頂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