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喜酒愛賭好懟人,一篇文章噴遍北宋詞人,後人卻評:罵得好

葉子聽禪 發佈 2020-07-02T08:37:58+00:00

世人眼裡,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是閒居閨中的大家閨秀。當時有一個朋友經常帶女兒來看她,李清照覺得這小女孩聰明伶俐,是個好苗子,準備把畢生所學都傳授與她。

李清照隱藏的太深。

世人眼裡,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是閒居閨中的大家閨秀。她結婚時,輕聲吟唱:「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第一次與丈夫趙明誠見面實在太害羞,跟受驚的兔子一樣,金釵也掉了,襪子也忘了。等跑開後,卻忍不住依靠房門回頭看,人看沒看到不知道,倒是又聞到了一陣青梅的花香。

這首李清照新婚之夜所作的《點絳唇·蹴罷鞦韆》,活生生把一個嬌羞小女子的形象給描繪了出來。

也正是這首詞,讓很多人誤會了李清照。這些誤會李清照是小女子的人,我時常在想,是不是還沒有結婚,不懂女子情竇初開與結婚之後的天壤之別。或者說,他們根本沒看清歷史賦予李清照的人設。

李清照,拿的是又酷又颯的大女主劇本,可不是什麼嬌滴滴的小女人。

她的驕傲,她的勇氣,她的才情,以及她的堅持,似乎是與生俱來。以至於我們無法準確概括她,只能用「才女」這兩個單薄的詞來形容她。她的粉絲不再只滿足於喊她易安居士,而是親切得稱呼為「易安大人」。

有人說,唐朝最狂者為李白,那麼宋朝最狂者,當屬李清照。

在她溫婉雅致的詞與面容下,是一顆不遜於七尺男兒的豪邁之心。

01

李清照的豪邁之心得來不易。

北宋時期雖是文壇盛世,中國文化在此臻至巔峰,但其實對於女性來說,算不上一件好事。朱程理學的出現,再加上儒家地位的更進一步提高,女性地位較之唐朝其實是有所降低的。

女兒之身,天生就該待嫁閨中,相夫教子,成為男性的附庸。

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李清照埋首家中藏書,不僅讀出了滿腹經綸,還讀出了一腔心頭熱血,實在是難能可貴。

17歲那年,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寫了一首《讀中興頌碑》,憑弔唐朝安史之亂的英雄。

「金戈鐵馬從西來,郭公凜凜英雄才。」

郭子儀固然是英雄之姿,但我們易安大人亦縱橫睥睨。

她看了這首詩後,寫出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兩首,總結分析安史之亂的原因並借古喻今,頓時轟動整個文壇。

她的和詩與張耒的原詩差距,在於立意。

就像我們看安史之亂的古裝電視劇一樣,一般會發出「哦,郭子儀真帥」「啊,安祿山真醜」「楊貴妃好美」這類的感嘆。

而她則不一樣,她要分析安史之亂失敗的原因,還要關心家國社稷,勸誡當朝諸公和官家。

「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這份覺悟,不是那個朝代女子能有的覺悟。

難怪南宋的周煇認為,這兩首和詩能從婦人手裡寫出來,不是思慮深遠到極致的人幹不了這事。

李清照的豪邁,從一開始就隱藏在柔弱的身體之中。只不過限於封建禮教,不得破封而出。在爹爹面前,她依舊是乖乖的小女子,而非易安大人。

直到一年後,她嫁給了趙明誠。

02

趙明誠在前十幾年的婚姻生活中,按宋代的標準來看,無疑是個好丈夫。

他跟李清照琴瑟和弦,舉案齊眉,後兩人因家庭變故,搬去青州,度過了很長的一段快樂時光。這段時光里,已嫁為人婦的李清照漸漸暴露了本性。

文人多愛酒,李清照也不例外。

這一點,她就完全比不上前輩李白了。據不完全統計,李白詩題中出現酒或與酒有關的如「酌」「飲」「醉」之類的大作有50餘篇,而內容中出現「酒」「醉」之類的有240多篇。

而在李清照的詞集《漱玉詞》中,「酒」字出現了19次,「醉」字出現了11次。

當然,一般人哪喝得過酒中仙李白,尤其李白最愛寫詩吹牛自己喝酒多麼多麼厲害。實際上,就李清照這個愛酒程度而言,在古代女子中也算得上一騎絕塵了。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喝了點扶頭酒,醉醺醺得更好作詩,好不容易趁著這股酒勁做了一首好詩,感覺特別滿足。

這種感覺其實我們普通人也有,與兩三好友喝酒談心,高興處縱酒高歌。嘿,別說,連《青藏高原》都可以唱上去。

除了愛喝酒,她還愛「賭博」。

這個「賭博」非是賭骰子牌九,而是比拼智力。

宋朝之時,流行一種「打馬」的棋類遊戲。「馬」,便是對棋子的稱呼。這種棋的玩法跟飛行棋差不多,玩家可以是兩人或者多人,每人都有多枚棋子,大家擲骰子行棋,按骰子的點數走,全部棋子最先走到終點者為勝。

因為她本人智力高,而且愛玩,所以特別喜歡這個遊戲。不僅如此,因為與人玩勝的太多,有點獨孤求敗,高處不勝寒的意思,她不再僅限於跟人玩,更開始研究其規則來。

她寫了一本遊戲攻略,名曰《打馬圖經》,還在之前三種遊戲玩法之上,自創一種易安馬遊戲玩法,成功完成了從玩家到遊戲設計師的華麗轉型。

不過我想,這時候估計沒人願意跟她一起快樂的玩耍「打馬」了。

明朝有個她的路人粉,叫趙世傑。聽說了李清照的驚人事跡,有感於我國「博戲」源遠流長,受眾面廣,連「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都樂於其中。

於是,他給李清照安了個「博家之祖」的名頭,使她成為我國古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賭神。

李清照與趙明誠在青州度過了這輩子最開心的一段時光。她在閒暇之餘,還全力輔佐丈夫研究金石之學,兩人合著了《金石錄》。

然而,和美日月總有過去的一天,災難在等著他兩和整個宋王朝。

03

公元1127年,李清照43歲。

金人大舉入侵,宋徽宗、欽宗父子被俘,史稱「靖康之恥」。

李清照居住的青州,也將被金人所占據。因為趙明誠母親恰巧在之前去世,趙明誠只帶了幾件衣物就南下奔喪。

李清照沒有辦法,一人孤身上路,因為捨不得自己與趙明誠的心血,竟足足押運了15車書籍器物。千里之徒,即便雇了幫手,李清照作為主人,依舊肩負了很大的重擔。

她一介弱女子,危難時依舊鎮定自若,在戰亂時奇蹟般地把15車書籍器物都運送到了建康。後來,李清照回憶這次旅途,只輕描淡寫記下了20個字:「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可惜的是,趙明誠與她形成了鮮明對比。

趙明誠任建康知府期間,做了一件丟人丟到了一千年以後的事。

當時,建康城裡發生了一場小小的兵變,趙明誠竟然趁著夜色從城牆上系根繩子跑了。全城的百姓,和家中的妻子,他一個都沒要。

最關鍵的是,史書記載,這場兵變趙明誠的下屬早有察覺,還提前告訴了趙明誠。只不過趙明誠沒在意,後來聽見城中騷動才想起,結果就是一個人撒腿就跑。令人尷尬的是,這場兵變因為下屬早有準備,很快就被鎮壓。

你說,趙明誠尷尬不?如果尷尬有10分,我願意給趙明誠打11分。

因為這件事,李清照徹底認清了枕邊人,心有芥蒂,兩人再也不回去以前。

後來,兩人途徑霸王自刎之處烏江。李清照一時沒忍住,就當場做了一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趙明誠此時本來就被世人唾罵,為周圍人所輕,再聽見自己的妻子是如此態度,拐著彎譏諷自己。因此積鬱成疾,沒多久就染病身亡。

趙明誠沒有想到,一向愛懟人的李清照,會把矛頭對準自己。他也想不到,以李清照的懟人功力,自己根本招架不住。

或許彌留之際,他回憶起李清照當時懟北宋詞壇的英姿,會有稍許安慰。

04

說李清照狂,全是因為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名叫《詞論》。某度上說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關於詞的專論文章」,不過在我看來,更像是彰顯她桀驁不羈一面的「噴子」之作。

這篇文章,她一共點名了當時的20位名家的詞作,挨個點評,指出不足。

其中我們較為熟悉的有唐宋八大家裡的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曾鞏,還有奉旨填詞柳三變,鵲橋仙秦觀,婉約派代表人物晏殊等等大咖。

這些人,基本就是我們九年義務教育里的背誦天團成員。文學成就之高,毋庸多言。

李清照卻毫不畏懼,犀利點評張口就來。

「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

晏殊、歐陽修、蘇軾那是學究天人,厲害厲害。然而做起詞來,音律都不協調,只能算是長短不一的詩罷了。

「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劉永寫得好,寫得妙,人人都夸,曲也是真真極好的,就是詞太媚俗,落於塵下。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

王安石和曾鞏文章做得好啊,有西漢之風,只不過詞就算了,看來人估計要被嚇趴下。

當時的文人認為她「多有妄評諸公」,如今有的文人如李長之則認為她"狹小與尖刻","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虛"。

但更多的學者,則認為李清照的《詞論》有理有據。這篇文章強調了詞與詩的分野,強調了音律,強調了詞配合詞牌所對應的曲調演唱的重要性,全篇並不是空說玄談,也不是發泄情緒。

著名詞學家繆鉞就公允地評價道:「此非好為大言,以自矜重,蓋易安孤秀奇芬,卓有見地,故掎摭利病,不假稍借,雖生諸人之後,不肯模擬任何一家。」

只是因為李清照想自成一家,故以自己的標準做此評論,於是因標準的不同而作《詞論》。

其實要我說,無論李清照出於什麼想法,什麼目的做了這篇文章,但就這表現出來的反抗權威,桀驁不羈的性格,就讓人目眩神迷。

遙想千年之前的宋朝,就有如此奇女子,豈不幸哉?

05

可能是時代不容這個奇女子繼續瀟洒下去,李清照的後半生過得尤為悽苦。這時候,她再也沒有年輕時的洒脫,幽怨之情溢於詞中。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國破家亡,孤身一人,自然免不了憂鬱哀愁。

但她的那口與生俱來的氣還在。這口氣,是那個時代女子普遍不曾擁有的傲氣,是自立自強的骨氣,是不曾改變的志氣,更是敢於與世俗禮教做鬥爭的勇氣。

第二任丈夫張汝舟貪贓枉法,騙財又騙色,還要家暴。李清照奮起反抗,拼著坐兩年牢,也要告發他。後來,張汝舟去職流放,兩人終於離婚成功。李清照因為其才華和氣節,得朝中高官相助,只在牢中待了9天。

(宋朝妻子告丈夫,無論什麼原因,都要坐牢兩年。由此可見,宋朝女子地位並不高。)

再後來,李清照始終是孤孤單單一個人。但她也並未完全消沉,她在整理趙明誠的《金石錄》之餘,依舊不忘關心國家大事。

南宋派軍委委員韓肖胄和工部部長鬍松年出使金朝,她還特意寫詩相贈。

「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哎,姑娘,除非宋朝男人死完了,不然又何須你一介弱女子去血濺山河。

再後來,史書記載中的李清照事跡變少,沉寂江湖。世人只知道她去過金華八詠樓,感嘆「江山留與後人愁」;只知道她在60歲那年把自己與趙明誠的心血之作《金石錄》獻給朝廷。

她最後在歷史上留下的蹤影,是在1155年。

73歲的她風華已不再,兩鬢斑白,鶴顏橘皮,只剩時光長河沖刷過後,沉澱在內里的恬靜氣質。當時有一個朋友經常帶女兒來看她,李清照覺得這小女孩聰明伶俐,是個好苗子,準備把畢生所學都傳授與她。

誰知,小女孩以「女子無才便是德」謝絕了李清照。

再後來,李清照孤身一人離開這個世界,成為絕唱。

結語

李清照,以其鍾靈毓秀的才華,特立獨行的作為,化為中國歷史上最靚麗的一抹顏色。她慷慨激昂、她洒脫不羈、她嬌羞可愛、她幽怨愁哀,她永遠是那個獨一無二的李清照。

千年難遇的易安大人,走好。

文/葉子聽禪

圖/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