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化妝品,保障「面子安全」

廣州日報 發佈 2020-07-02T12:44:28+00:00

6月29日,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2017年,中國化妝品的市場規模已占到全球市場的11.5%,僅次於美國的18.5%。

6月29日,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下文簡稱《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同時廢止。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化妝品消費也在近幾年裡迅速崛起。201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2017年,中國化妝品的市場規模已占到全球市場的11.5%,僅次於美國的18.5%。如此龐大的化妝品消費市場,是一片廣闊藍海,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必然吸引各方資本。在利益驅動下,若無明確合理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規範,市場難免會出現魚龍混雜的狀況,可能會給方興未艾的市場帶來不和諧的聲音。

這幾年,化妝品市場出現的爭議並不少。「三無」微商產品風靡朋友圈,自製口紅成為「健康環保」噱頭,直播和海淘化妝品常常難逃「假貨」坑……如若放任這樣的化妝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無疑會給消費者帶來欺騙和傷害,讓人難以安心消費。長久來看,這也會對化妝品市場造成不可挽回的形象「反噬」,最終影響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面對問題,無論是想要「藥到病除」或者是「防患未然」,都要在明確病症後精準制定藥方,對症下藥。

因此,《條例》一方面通過對各類行政處罰情形的細化,對相關的監管和責任主體的明確讓各方主體對化妝品市場的「病情研判」變得更加有規可循,有章可依。例如《條例》首次提出的註冊人和備案人制度,將從整體上提升化妝品生產經營者的准入門檻,引導並規範中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促進行業平穩、有序規範發展。

另一方面,《條例》又通過加大對化妝品假冒偽劣和非法添加、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處罰力度,給化妝品生產經營中的違法行為帶來更強的威懾力。比如,通過明確「對未經許可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生產經營未經註冊的特殊化妝品、使用禁用物質、非法添加等嚴重違法行為,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30倍罰款」,以及「處罰到人」的規定,給現階段有待規範的企業行為和化妝品產業鏈條中所謂「灰色地帶」敲響了警鐘。

總的來說,此次《條例》既針對當前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比如新原料管理、化妝品分類、功效的科學依據和安全評估等方面制定出相應的規範約束,也對市場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預判和防範。相信有了《條例》的約束和規範,我國化妝品市場將得到更加健康的長足發展。

(許曉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