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哥雜談:心理諮詢中,催眠不是萬能的,情感絕對是

京城催眠師 發佈 2020-07-02T12:59:08+00:00

恭喜「灰·vivi」朋友,獲得李濤老師簽名版《催眠密碼》一本,稍後我們會與您聯繫,儘快將書送出。我會告訴他們,催眠不是巫術,也不是什麼魔法。




感謝大家昨天的留言。恭喜「灰·vivi」朋友,獲得李濤老師簽名版《催眠密碼》一本,稍後我們會與您聯繫,儘快將書送出。


沒有得到贈書的朋友,也不要著急。每天留言點讚數最高的朋友,我們都會送出一本書,只要大家堅持,就一定可以得到我們的贈書!


在許多人眼裡,催眠就是一種很神奇的療法。很多人找到我的時候,會希望我打個響指,然後他進入某種催眠狀態,等醒來的時候,一切曾經困擾他的問題就都消失了。


我會告訴他們,催眠不是巫術,也不是什麼魔法。催眠只是一種技術,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催眠師打一個響指就能萬事大吉。


有人問我:「我常常在看到艾瑞克森的治療案例,有些案例艾瑞克森一兩次就幫人治好了很嚴重的心理問題。」


我告訴他:「我也有一、兩次就能幫人解決問題的案例。但是,大多數案例,依舊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


因為,真正能幫助一個人從心靈痛苦中走出來的,並不是哪種技術,而是諮詢師在訪客身上所投入的情感。


艾瑞克森的女兒貝蒂.艾麗絲.艾瑞克森在《世界第一催眠大師--艾瑞克森》中講道:


人們對父親的工作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關注的是他的語言模式、敘述結構、複雜的溝通手法、敏銳的臨床洞察力,以及他的催眠技巧。


然而,很少有人關注他在工作中以及和病人在一起時所體現的愛。他能夠將巨大的愛帶給那些願意敞開心扉接受這份愛的人。


要理解艾瑞克森在如何治癒病人,首先就要了解他對人性之善的堅定信仰。他知道世界上有邪惡,有精神病,但是他深信人類的自然狀態應該是去過一種有所建樹、健全而有意義的生活。


他一直相信,大多數人在內心深處都想要成為他們能夠成為的那個樣子。正如我們每個人都能獲得太陽的光和熱,都渴望能夠仰望那滿天星光一樣。


正是因為他對人性之善的堅定信仰,他在療愈的過程投入了情感。當他在聽人講話時,他實際傾聽的是別人的心靈。他的傾聽極其深入,以至於人們有時會認為他說出了他其實不曾說出的話來。


人們只看到了他五花八門的催眠技術,卻忽略了他對病人的愛。人們以為是催眠完成了療愈,事實上情感的連接才給了病人勇氣、希望。


艾瑞克森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治療案例:


有個7歲小姑娘,患有精神分裂症。她的身邊總有三個綠色小人陪著她(幻覺),跟她聊天。


原來這個小姑娘的父母工作非常忙碌,把她丟到奶奶家就不管了。奶奶對她疏於照顧,她長年累月覺得孤單寂寞,潛意識為了保護自己,分裂出三個綠色小人陪伴她。


一段療程即將結束,他對小姑娘說:「現在你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孤獨了,也交到了新朋友,要不你將三個小綠人留在我的抽屜里吧。如果你想她們,可以隨時來看她們。」


小姑娘於是將自己的綠人朋友留在了艾瑞克森的辦公桌抽屜里。後來她長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時不時的也會來找艾瑞克森,跟她的小綠人朋友聊聊天。


艾瑞克森沒有用催眠幫助小姑娘去掉幻覺,而是幫助小姑娘學會了交朋友。因為,他知道,小綠人只不過是小姑娘的潛意識幫助她,滿足小姑娘情感的需求,令小姑娘不那麼孤單。


如果單純地把幻覺去掉,小姑娘或許會陷入更深的痛苦當中。一個忽略病人對情感的需求的諮詢師,將無法把訪客從痛苦中帶領出來。


所以在我昨天的文章中,我寫道:


你永遠無法相信情感對我們人類有多麼重要。真正能夠幫助一個人從痛苦中走出來的,並不是某種諮詢技術,而是情感。


新書介紹


你的內心,是否長期在痛苦的困境中掙扎?當你感到心靈受困,絕望無助時,要怎樣才能擺脫束縛,走進內心渴望的信服與美好?


《催眠密碼》,一本記錄李濤老師十年心理諮詢生涯中經典療愈案例的書,一本講述身邊普通人故事的書。


作為職業催眠師,李濤老師以催眠打開我們潛意識的寶庫,通過催眠與潛意識溝通,在大量真實案例中,教我們認識潛意識的巨大力量,記錄一次次心靈成長的動人過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