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演練向海外部署轟炸機,美軍全球兵力布勢有何變化?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7-02T14:13:49+00:00

二戰後,美軍建成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基地群,形成了覆蓋全球的海外駐軍網,名義上是保護盟友和懾止對手,實則是為了維護美國全球霸權。

日本民眾集會抗議在沖繩縣邊野古地區修建美軍新基地。 新華社發

製圖:梁 晨

據報導,美海軍「里根」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近日在菲律賓海舉行了聯合演習。加上「羅斯福」號,目前美軍在印太地區部署了3個航母戰鬥群

此前,美空軍於今年4月宣布撤回部署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B-52H戰略轟炸機,終止在關島不間斷部署戰略轟炸機部隊的靜態部署模式,隨即密集演練從美國本土向海外戰區應急部署B-1B戰略轟炸機,以驗證動態力量部署模式。

這些動作是美軍在大國競爭背景下調整全球兵力布勢的一個縮影,折射出美軍為應對新局勢加快重塑其在全球力量態勢的最新動向。

圍繞新國防戰略目標,因勢而變

二戰後,美軍建成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基地群,形成了覆蓋全球的海外駐軍網,名義上是保護盟友和懾止對手,實則是為了維護美國全球霸權。過去70餘年,美軍全球兵力布勢曾經歷多次重大調整,大都緊緊圍繞國防戰略要求,因勢而變。

冷戰時期,美軍延續了先歐後亞的傳統政策,以應對歐洲方向的蘇聯威脅為國防戰略重點,長期在西歐駐紮重兵,部署了大量的陸軍重型部隊、防空部隊,以及空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部隊。冷戰結束後,蘇聯威脅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國際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非傳統安全威脅,維持海外大規模駐軍的必要性大大減小。之後20多年,美軍海外駐軍規模從冷戰後期的近50萬縮減到2016年的19.3萬。其間,美國先後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海外駐軍從歐洲、東亞等傳統駐軍密集區向阿富汗、伊拉克兩個作戰區集中。

2017年12月以來,美國先後出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國防戰略報告》,認為世界重新進入「大國競爭時代」。基於新的威脅判斷,美國全球兵力布局快速調整。一方面,重新強調前沿部署和前沿威懾,海外駐軍規模增至22.5萬,2年內增加3萬多人,這還不包括應急部署到中東地區的兵力。另一方面,在全球兵力配置上重點布局亞歐兩線,包括壓縮駐中東和非洲美軍規模、向歐洲增加部署1個戰鬥航空旅和部分後勤部隊等。在亞歐兩個方向,改變先歐後亞的傳統做法,將亞洲打造成美軍新的力量中心,快速推進印太戰略,將F-35B戰機、「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陸軍多域特遣部隊等新型作戰平台和作戰力量優先部署至印太戰區。

緊盯潛在對手能力特點,有進有退

近幾年,美軍把印太和歐洲作為優先方向,增加的海外駐軍主要部署在這兩個地區。除了增兵外,美軍還根據潛在對手作戰能力和特點,不斷優化力量布勢。

在歐洲戰區,美軍在穩定駐義大利、英國軍隊規模的基礎上,由南至北沿俄羅斯邊界全線加強力量存在,對俄西線形成合圍之勢。在北線,2017年春季開始以輪駐的方式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部署4個北約戰鬥群,包括1個美軍戰鬥群,每個戰鬥群約1000人。在中線,向波蘭常態化部署1個「愛國者」飛彈連和1個營級規模戰鬥群,並加大與烏克蘭軍隊聯演聯訓力度。去年6月,美國與波蘭達成一致,向波蘭增派1000名駐軍,以鞏固兩國關係,對抗「俄羅斯威脅」。不久前,美國駐波蘭大使莫斯巴赫還公開表態稱,美國可以將部署在德國的核武器轉移到波蘭,引發俄羅斯強烈不滿。在南線,頻繁與喬治亞、羅馬尼亞等國開展聯演聯訓,美海軍第六艦隊定期進入黑海活動。據俄國防部披露,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每年在歐洲舉行近40場明顯針對俄羅斯的大型軍演,2019年沿俄羅斯邊界的空中偵察次數同比增加了33%,海上/沿海岸偵察次數增加了24%。

在印太戰區,美在增強駐日、駐韓美軍防空反導能力的同時,以退為進,精兵重器從第一島鏈大步後退至以關島為中心的第二島鏈和以夏威夷為中心的第三島鏈。美軍此番從關島撤回戰略轟炸機部隊並密集演練洲際打擊能力,正是基於以退為進的作戰思想,塑造「你打不到我,但我能打到你」的作戰態勢。

大步後退的同時,美軍基於對手遠程精確打擊兵器威力大幅提升的現實,在兵力部署上堅持「去中心化、去節點化」思想,對兵力兵器進行廣域疏散配置。這一做法與美海軍「分布式殺傷」概念一脈相承,基本思路是將前沿基地、主要兵力和主戰平台分散配置在廣闊、多維戰場空間,避免遭敵飽和式攻擊而被「一鍋端」。同時,迫使對手分散使用偵察預警和火力打擊資源,使其無法攥指成拳;而己方能夠從多方向實施聚合式向心攻擊,達到「形散神聚」的作戰效果。

廣泛實行動態力量部署,塑造態勢

美動態力量部署概念在2018年1月出台的《國防戰略報告》中正式提出。該概念是一個專為應對大國競爭設計的兵力管理工具,同時也是一種力量部署模式,通過增強美軍兵力部署的突然性、模糊性和非線性,提升美軍生存力和威懾力,達到「戰略上可預測,行動上不可預測」的效果。

美國海軍是最早轉向動態力量部署模式的軍種。2018年4月,在時任防長馬蒂斯的推動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開始向動態兵力部署模式轉變。在新模式下,航母打擊群的部署周期從7個月壓縮至3個月,但部署頻次增加,部署地點和時間間隔打破規律,航線和任務靈活可變,靈活性和不可預測性明顯增強。目前,印太戰區多個航母打擊群都已嘗試過動態力量部署模式,戰區海軍正向其他艦種推廣該部署模式。

美國陸軍主要通過短期輪流駐訓的方式實現動態力量部署。在印太戰區,陸軍主要以「太平洋通道」項目為抓手,開展短期輪訓。每條通道一般設置3個訓練站點,各站點位於戰區內不同地區,如東南亞、南亞、東亞等,陸軍部隊與各站點國家軍隊聯合演訓數周至數月,既利於維持陸軍在印太戰區的力量存在,提升與夥伴國的協同行動能力,又可錘鍊運輸司令部的遠程力量投送能力,讓更多的部隊有機會了解戰區內一線情況。

與海軍和陸軍相比,美國空軍轉向動態力量部署模式起步稍慢,但力度不小。今年4月中旬,空軍宣布戰略轟炸機部隊將從基於前沿部署的靜態兵力部署模式,向立足本土駐紮的動態兵力部署模式轉變,更好地發揮戰略轟炸機部隊「跑得遠、力臂長」的優勢,提升戰略威懾力。此後一個多月,空軍至少7次演練「全程不落地洲際打擊訓練」課目,每一次演練使用的航線、時間、攻擊方向、協同方式等都有所不同,集中檢驗動態兵力部署模式的可行性。事實上,動態兵力部署模式與空軍近年來提出的「疾速猛禽」和「敏捷戰鬥部署」概念存在許多共同點,下一步很可能結合運用。

(原標題:美軍調整全球兵力布勢維持霸權)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肖雅文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