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體溫已不再是標準,人類的體溫普遍降低,人類涼了?

背後轉身 發佈 2020-07-02T17:44:36+00:00

本篇文章參考論文:《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我們從小就知道,體溫超過37度,就是生病了,可是最近你們出門測體溫時有沒有發現,我們的體溫都不沒有達到37度,更多的是36度幾。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我們不健康嗎?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

為什麼你的體溫總是偏低

1851 年,一位名叫卡爾 · 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但是,近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體溫在不斷下降,37℃已經成為歷史。

我們再來看看最近的研究

2020年1月斯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帶領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度降到36.6度

回到現實中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體溫也確實很少,達到37度達到37度還會擔心是不是低燒了,那麼為什麼人的體溫會下降?

研究人員認為,平均體溫的下降可以用代謝率的降低或能量消耗的減少來解釋。這種能量消耗減少,可能是由於人體內炎症減少。

「炎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蛋白質和細胞激素,它們會加速你的新陳代謝,提高你的體溫。」帕森內特說。

醫療條件的進步,生活標準的提高,更加充足的食物供應,都讓公眾健康得到極大改善。研究團隊還認為,現代人長期處於適宜溫度,也是能量消耗減少的原因之一。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為是新陳代謝的變低,使我們體溫隨之下降了,人是恆溫動物,當面對寒冷時,人體為了保持恆溫狀態,會需要更高的新陳代謝來促進身體產熱或者釋放熱量

也就是說新陳代謝高使我們的體溫也會升高

這點其實不難理解,我們在運動時體內的代謝速度高,所以跑完步就會熱得滿頭大汗,冬天坐在家裡靜止不動,代謝速率低就會越做越冷

在離我們並不遙遠的50年前,人們每天都要做很多運動:農村的人要種莊稼或者放牧,即使是城市人群,也會每天手洗衣服、自己做飯、清掃房間;大家出門會優先考慮步行或自行車,閒暇時靠戶外運動打發時間。

但現在光是中國每天對著電腦久坐的上班族就接近2億了,辦公室里的恆溫的空調保障室內溫度,我們也有了更暖和的衣服,不再需要應對嚴寒的威脅,也就不太需要靠調節新陳代謝來應對寒冷,所以現在的我們新陳代謝的速率會降低,體溫也不會像以前一樣高了


「從生理學角度來說,我們已經是隨著時間進化的人類了,」帕森內特說,「我們變得和19世紀的普通人不同,甚至有別於上世紀60年代的人,我們變成了如今更加涼涼的人類。」

換句話說物質文明的發展讓人類的體溫逐漸變低了

當然以上的原因都還只是科學家的推測,體溫的變化跟諸多因素有關,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還不能下結論,不過確實有學者擔心體溫下降意味著新陳代謝降低,可能會讓人更容易長胖,進而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

那麼目前健康的體溫應該是多少?

臨床上通常用直腸、口腔和腋下的溫度來代表體溫,我們的生理學書籍上都提到直腸溫度正常值為36.9~37.9度,口腔溫度正常值為36.7~37.7度,腋下溫度正常值為36~37.4度,也就是說人體的正常體溫平均值在36~37度之間,不存在完全固定的健康溫度,我們平常腋下測溫室環境溫度出汗情況和測量姿勢都可能影響到測量,結果出門時被紅外測溫槍測溫,也跟風速快慢環境溫度甚至是額頭油不油有關。

本篇文章參考論文:《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