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服簡史——校長對話校服設計師專題直播精選(一)

哈芙琳校服專家 發佈 2020-07-02T19:56:28+00:00

導語:本文內容來自「國際學校在線 | 精益課程直播」第17期直播分享,由無錫SK學校陳罡校長對話哈芙琳首席設計師劉暢,探討與校服相關的有價值、有意義的教育話題。

導語:本文內容來自「國際學校在線 | 精益課程直播」第17期直播分享,由無錫SK學校陳罡校長對話哈芙琳首席設計師劉暢,探討與校服相關的有價值、有意義的教育話題。


校長:內爾 · 諾丁斯的《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一書中談到「關心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其實在校服設計的方方面面,都飽含了設計師對學生的一種關心。

設計師:以「一顆紐扣的故事」作為開篇,引出今天的話題。通常西服紐扣採用金屬材質,然而金屬紐扣在學生上課時,一旦有輕微的活動,比如寫字,會發出碰撞的噪音,影響學生的專注力。因此,哈芙琳設計師對西服的金屬紐扣做了材質改良,將其疊代為樹脂紐扣,它不僅美觀,還能減少服裝對於教學的干擾。

這充分印證了校服設計是對學生的一種關心,校服對教育的影響也顯而易見。


01 當我們談校服時,我們談論什麼?

校長:今天我們談論的不單單是校服,而是更多從教育的角度,甚至是兒童生長的角度來看待校服。首先,開啟我們的第一個小論題:當我們談論校服時,我們談些什麼?回顧中國校服的發展,它折射出教育發展的形態。

設計師:明朝時期的進士服是中國早期統一著裝的舉措,圓領大袖衫是其顯著的服飾特點,冠帽以四方平定巾為主,這套服飾也被稱為「直身」。

校長:這張照片背後的教育形態是什麼樣的?陳青之先生的《中國教育史》對明朝教育做了這樣的闡釋:「待遇學生之優厚,與管束學生之嚴緊,也非前代所可比擬。」「視學校為重,視科舉亦為重。學校有時可以直接取得出身的資格,而科舉出身必要經過學校一期的培養,而始有應試的資格。」進士服的出現,體現了當時朝廷對教育的重視,突出學校作為教育機構的重要性。

設計師:近代1872年,清政府開始派遣一些年齡較小的幼童出國留學。由於被派遣的學生年齡不大,易於接受新鮮的西方思想,清政府試圖通過這些留學生將西方文化引入中國。

校長: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其實當時並沒有真正的校服,朝廷對兒童乃至教育是缺乏關照與重視的,他們的服裝只是成人服裝的改小版。

設計師:新文化運動時期,當時的校服呈現出「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合影中的右一女學生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當時她12歲就讀於北京培華女中。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當時女學生的穿著特點,中式立領上襖搭配西式及膝百褶長裙、小皮鞋,簡約大方,素雅清新。

校長:它既表明了民國校服的特點,又透露出當時教育「傳統與現代」、「保守與開放」、「精英與大眾」的特徵。

設計師:在二十年代末,校服已初具雛形,甚至出現某種服裝就可以代表某一學校校風的情況,中山裝是當時最受追捧的校服。五四運動以後,當時受日本服飾文化的影響,出現了樸素的「文明新裝」,滿足了當時女性精神和生活方面的需求。

六、七十年代,受前蘇聯的影響,穿著綠軍裝、綠軍帽、綠挎包、紅袖章,是當時人們的一種驕傲,列寧裝和幹部裝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捧。這段時期「校服」這個詞從我們國家消失了。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部分地區的學校開始要求學生統一著裝,校服再次回到大眾的視線。男學生是白襯衫搭配天藍色短褲,女學生是白襯衫配天藍色背帶裙,裙擺處還鑲嵌了兩條織帶。這樣的服裝款式直到現在都是具有美感的。

校長:據我判斷,當時並非所有的學校都能穿著這樣的校服。從校服的款式、材質可以看出,當時只有一些城市的重點學校的學生才有可能穿著這樣的校服。一方面,它代表了改革開放時期教育部門推動重點學校的建設,以培養精英學子為目標;另一方面,它反映出當時中國城鄉差距是切實存在的。

設計師:九十年代,學生統一著裝制度在我國正式推行。中國承辦了亞運會,全民運動的熱潮在國內掀起,運動校服以其價格親民、款式包容度大、工藝簡單等優勢,迅速席捲了全國的中小學,「面口袋校服」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現在仍有一些學校在使用這樣的校服。

校長:「面口袋」校服只考慮了校服的功能需求,它便於學校的統一管理和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對於「學生是否喜歡穿著」、「 校服是否能夠傳播校園文化」 、「校服是否凸顯學校的教育理念」這些問題,是直接忽視的。


(未完待續)

關鍵字: